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术前置D-J管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术前膀胱镜下留置D-J管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3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术前膀胱镜下留置D-J管。结果:3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完成率100%,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ml;术后漏尿3例。术后3~5d拔除后腹膜腔引流管,留置导尿5~7d,术后住院平均6d。随访2~22个月,患者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口处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前置D-J管安全可行;比术中置管具有损伤小、寻找输尿管容易、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二者结合,适用于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5例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25例,均为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平均年龄(45.7±22.4)岁,其中左侧17例,右侧8例;单发21例,多发4例;结石直径1.3~2.8cm;患者均采用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中均以F3或F4输尿管导管未内芯置入F5~7双J管,可吸收线妥善缝合输尿管,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4.3±31.9min,失血(30.1±18.7)mL,术后20~48h下床活动,术后仅1例尿漏2d停止,腹膜后引流管3~5d拔除,住院时间为5~10d,随访3~24个月,输尿管无狭窄,原有积水消失或减轻.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术中以F3或F4输尿管导管为内芯置入F5~7双J管,可以较容易置入支架管,可吸收线妥善缝合输尿管可防止术后尿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处理输尿管并发病变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1例,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左侧19例,右侧12例。结石最小12mm×10mill,最大18mm×15mm。结果3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13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ml;肠功能恢复时间12~24h;术后无漏尿发生,30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术后住院7~9d;术后1个月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随访31例2~20个月,超声及IVU检查证实患者肾盂积水及肾功能好转,所有病例输尿管切开处无狭窄,结石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可同时处理继发性输尿管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直径6~26mm,平均12.7mm,其中58例患者病程大于2个月.镜下放置5F ~7F输尿管双J管并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 61例手术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余59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 40~135min,平均53min;术中出血平均18ml;腹膜后引流管留置术后1~4天拔除,双J管术后2~4周拔除,无尿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4~9天.52例获随访2 ~24个月,所有患侧肾积水好转,无结石复发、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术中快速放置双J管,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损伤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选择的微创方法,对于无腹膜后手术史,结石较大、其他治疗方法失败者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输尿管内D-J管置入治疗孕妇输尿管结石合并顽固性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局麻下应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放置输尿管D-J管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肾绞痛孕妇16例,患者年龄19 ~38岁,孕周12 ~31周,结石最大径4~13mm,均为顽固性肾绞痛,部分患者有脓肾形成.结果 16例顽固性肾绞痛孕妇患侧输尿管放置D-J管后肾绞痛均缓解,无一例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其中2例DJ-JD管自动滑出,再次置管后未再滑出.16例D-J管留置1~8个月,术后5例患者有尿频尿急现象,可耐受;3例患者有肉眼血尿,对症治疗后缓解;6例患者腰部轻度不适,可耐受,无流产发生.15例孕妇足月分娩,1例患者因胎膜早破早产1周,分娩胎儿均健健.分娩后10例结石已排出,另6例:4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结石成功排出,2例行经皮肾镜超生碎石取石术(PCNL)成功清除结石.结论 对于输尿管结石并发顽固肾绞痛孕妇,患侧输尿管置入D-J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技术要点和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3年10月对13例复杂性输尿管下段结石行经腹腹腔镜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术,术中切开腹膜,游离结石段输尿管,纵行切开输尿管壁取出结石,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2~3针,保留尿管及腹腔引流管。结果13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180 min,平均103.9 min;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56.2 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1~6 d,平均2.7 d;术后住院时间4~9 d,平均5.6 d。术后出现漏尿1例,发现双J管回缩,第4天输尿管镜下调整双J管位置,尿漏消失,第6天拔出引流管。所有患者4周后B超检查,输尿管均无结石残留,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13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手术侧肾盂积水消失5例,减轻7例,1例术前重度肾积水术后出现肾脏萎缩。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术安全可行,结石取净率高,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评价微创手术方法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应用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36例的临床资料,术中发现3例输尿管结石周围有息肉包裹,摘除息肉.结果 3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5~23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ml;肠功能恢复时间12~24 h;术后2例发生漏尿,7~15天后消失,余病例均3~4 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7 d;所有手术术中均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经膀胱镜拔除,其中一例术后出现持续发热,于15天拔除双"J"管后体温正常.随访30例时间3~12个月,B超及IVU检查证实患者肾盂积水及肾功能好转,所有病例无输尿管切开处狭窄.所有随访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肠系膜途径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地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腹腔镜下经肠系膜途径治疗的6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改善和B超复查结果。结果 67例手术取石顺利,有1例结石上行到肾盂而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手术时间(41.2±4.7)min,术中出血量(5.3±1.6)mL,术后肠道恢复时间(9.5±2.1)h。68例患者随访1~36个月,全部患者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 对体形瘦、肠系膜脂肪少的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腹腔镜经结肠系膜途径输尿管切开取石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创伤、缩短肠道恢复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腹入路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因复杂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复杂性结石的定义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结石长径1.5 cm且病史1个月;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治疗失败;双侧结石;多发结石。结果:76例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平均(51.3±15.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4.6±5.8)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2.7±1.2)d;术后疼痛评分平均(1.8±0.4)分;术后平均住院(4.5±1.8)d。术后KUB平片均显示无结石残留。术后发生漏尿3例,无尿路感染、继发出血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9.7±2.3)个月,肾积水均较术前减轻。结论:经腹入路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I,)同期治疗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7月共收治22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22例患者(44例侧)一次穿刺成功,17例患者一次取净双侧结石,5例患者术后复查一侧残存肾内结石碎粒,其中4例口服排石药物,一个月后复查结石大部分排空,少量残留。1例患者于术后结合ESWL排净结石,手术结石取净率88.6%。平均手术时间(98.9±24.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平均(240.5±108.1)ml,术后肾造瘘管留置1~2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8±1.3)天。结论:对于身体条件良好,结石相对容易清除的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同期MPCNL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3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均采用后腹腔镜下输管切开取石术.其中,26例有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或输尿管镜下碎石(URSL)治疗史,结石直径0.7~2.1 cm.结果 3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20~80 ml,平均40 ml;随访6~12 个月,肾积水减轻,无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其他方法治疗失败的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12.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22例,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上段输尿管和结石,用尖刀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常规在输尿管内置入支架管并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1例因结石进入肾内术中改开放手术,1例术后出现持续漏尿500~800 ml/d,3d后改开放手术放置双J管治愈出院.余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24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0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2~30 h,平均18 h.术后住院5~8 d,平均6.8 d.手术成功的20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8月,B超及IVU复查,15例肾盂积水消失,5例轻度肾盂积水,无结石残余及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对于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 收治64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2例行腰硬麻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32例行气管全麻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两组术中均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输尿管镜组与后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1.0±10.8 minVS 43.8±8.1 min(t=3.02,P=0.0037),住院时间为3.0±1.3 d VS 3.1t±0.9 d (t=-0.36,P=0.7217),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87.5% (28/32) VS 100% (32/32),输尿管镜组术中4例发生结石上移,术后配合ESWL清除结石.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未见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联合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伴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联合钬激光内切开治疗。31例患者为医源性输尿管上段狭窄伴结石23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伴结石8例;并发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肾结石20例。结果:31例无一例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62.6±8.6)min,恢复进食时间(32±6)h,下床活动时间(3.2±1.2)d。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予结石取净,肾结石患者2例下盏残留8mm结石,结石取净率为93.5%(29/31)。术后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12.9%,术后并发出血1例,予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止血治愈,感染2例,予敏感抗菌素控制,双J管移位1例,予输尿管下调整位置。术后3~6个月复查,肾积水改善总有效率87.1%(27/31),4例肾积水无明显变化。随访6~36个月,2例出现腰部酸胀、积水加重症状,予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球囊扩张后好转,1例反复感染肾积水加重予肾切除。结论: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联合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伴狭窄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膜路径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11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中转开放,均成功取石;手术时间50~105min,平均(76.3±28.5)min,术中出血量25~90ml,平均(35.4±16.8)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8d,平均(5.7±1.1)d,术后住院时间6~9d,平均(6.5±1.3)d;术后随访1~70个月,平均(46.3±18.6)个月。患者患侧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一例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后腹膜路径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总结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间我科采用三套管法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4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7例、输尿管中段结石5例,采用经后腹腔途径。输尿管下段结石6例,采用经腹腔途径。结果 48例腹腔镜手术中47例获成功,早期1例输尿管中段结石因结石移位至下段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90min,平均85.2±23.1min。术中出血量为15~120ml,平均35.4±21.3ml。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6.1±1.1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取代部分开放手术,在基层医院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腹腔镜经腹膜后径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均留置双J管.结果 手术成功28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手术时间(90±20)min,术中出血量(30±5)ml,平均住院时间(5±0.5)d.30例随访3个月~3年,无中、远期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微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应用三套管技术对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取石后镜下置入双J管,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0 min;出血量50~150 ml,平均75 ml。结石清除率98.3%(59/60),部分结石上移至肾盂1例。术后住院5~7d,尿漏1例。术后2~4周拔出双J管。31例随访3~12个月,平均4个月,B超、KUB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均显示输尿管无狭窄及结石复发,轻度肾盂扩张(4例)或无肾积水(27例)。结论后腹腔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良好的双J管引流和镜下缝合打结技术是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输尿管上段,用尖刀或电钩切开结石段输尿管,取出结石,术中借助"加长的转换帽",通过trocar顺行留置双J管,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手术时间60~200min,平均120min;出血量20~50ml,平均35ml;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2例发生尿漏,延长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于术后7、15d尿漏停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住院时间5~17d,平均8d。21例随访6~60个月,平均24个月:无结石复发,B超及IVP复查,15例肾盂积水消失,6例轻度肾盂积水,无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5例血肌酐偏高者术后均恢复至正常。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可作为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大体积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临床经验。方法:对7例大体积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长径36~60mm,平均49mm,患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中度1例,重度6例。结果:7例手术均一次性取石成功,手术时间55~130min,平均(70.0±18.5)min,术中出血20~120ml,平均(40.0±23.5)ml,术后住院4~7d,尿管保留7d,双J管1个月后拔除。随访3~36个月,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延迟愈合,无漏尿、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无结石复发。结论:该方法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具备良好腹腔镜下分离、缝合技巧的术者可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