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时总细胞及祖细胞数量均倍增,但干细胞是否扩增的证据不足。动物移植模型是检测干细胞扩增的最佳实验。最近建立了一种人-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模型,可有效评估干细胞体外扩增后体内再植力水平。本文就NOD/SCID小鼠模型的发展、影响造血细胞植入的因素及其在评估造血细胞体外扩增后体内再植力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时总细胞及祖细胞数量均倍增,但干细胞是否扩增的证据不足。动物移植模型是检测干细胞扩增的最佳实验。最近建立了一种人-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模型,可有效评估干细胞体外扩增后体内再植力水平。本文就NOD/SCID小鼠模型的发展、影响造血细胞植入的因素及其在评估造血细胞体外扩增后体内再植力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的开发及应用前景广阔。建立脐血移植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脐血的生物学功能、脐血移植的机理和疗效等作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三种脐血移植的动物模型:①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植入人的脐血干细胞,观察人脐血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②将新生小鼠的外周血干细胞植入相同/不同品系的小鼠体内,建立鼠-鼠同种异体脐血移植的动物模型;③而人/绵羊异种基因移植模型,又克服了小鼠模型的某些缺点,补充了小鼠模型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发现为人造干细胞体内分析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小动物模型。在经放射线照射的SCID小鼠静脉内注入人骨髓、脐血或动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均能使小鼠受体内产生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物。本文主要介绍了C.B17-SCID小鼠、hu=SCID小鼠及NOD-SCID小鼠模型体系。观察人造血干细胞植入SCID小鼠后,在体内的增殖、分化情况,同时探讨了该模型体系在基因  相似文献   

5.
人造血干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移植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多种免疫缺陷动物被用于人造血干/祖细胞的检测。理想的免疫缺陷动物应具有完整的免疫缺陷,能高效的移植人造血干/祖细胞,又有足够长的寿命能适于观察。通过介绍Nude、SCID、Nod/SCID,NOD/SCID-β-2m^null等一系列免疫缺陷小鼠的遗传及免疫学特点及其在造血干细胞研究中的贡献。本文综述了小鼠移植模型的发展,评价了免疫缺陷移植模型在造血干细胞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小鼠移植模型的新进展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造血细胞体外扩增后是否保留体内再植力及其定量已成为血液学研究热点。通过人-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比较扩增前后造血细胞的再定居力学及其调控机制:体外扩增后细胞数倍增,但NOD/SCID小鼠体内能重建造血的SRC含量报道不一,后者变化受不同细胞因子、扩增时间长短及基质细胞有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小鼠CD122抗体促进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在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体内的重建能力。对NOD/SCID小鼠进行半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照射后腹腔注射200μg同型对照抗体或者抗小鼠CD122抗体,6-8 h后经尾静脉注射人脐血CD34^+细胞或者注入PBS作为对照。处理后第2、3、4周取仅注射抗小鼠CD122抗体或同型对照抗体的小鼠外周血,动态监测小鼠NK细胞比例变化。在经过脐血CD34^+细胞移植的小鼠中,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移植后小鼠骨髓中人CD45^+比例以及CD45^+细胞亚群中人CD34,CD19和CD33比例进行分析,观察抗小鼠CD122抗体对人造血干细胞在小鼠体内重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抗CD122抗体处理后2周和3周时,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分别为(4.6±0.6)%和(5.7±1.7)%,与注射同型对照抗体的NOD/SCID小鼠(12.2±1.4)%和(13.3±1.2)%相比下降约60%。在移植了人脐血CD34^+细胞的小鼠中,同时用CD122抗体处理组在移植后6周和8周时小鼠骨髓中h CD45^+比例分别为(63.0±12.2)%和(53.2±16.3)%,明显高于同型对照抗体组中h CD45^+比例(7.7±3.6)%和(6.1±2.4)%。此外,经过抗CD122抗体处理组的小鼠移植8周后骨髓中仍能够明显的检测到人CD34^+细胞的存在。结论:抗小鼠CD122抗体通过降低NOD/SCID小鼠的NK细胞的比例,大大促进了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重建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将人脐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经腹腔输入C.B-17SCID小鼠体内,动态观察了受体内人CD3抗原表达及增殖能力。结果输入脐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受体内均有逐渐增加的人CD3细胞(分别从2.0%、1.5%增至6.8%、5.4%),且脐血组高于骨髓组。接种后60d,二组实验小鼠骨髓CFU-GM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脐血组高于骨髓组(P<0.05)。在60d时受体小鼠外周血、骨髓、肝、脾、肺组织和骨髓CFU-GM集落,用PCR方法检测出人Y染色体特异DNA片段。结果表明,输注人脐血或骨髓细胞到SCID小鼠腹腔后,可在体内长期生长且具有增殖能力。这种模型的建立为今后造血细胞体内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途径,也进一步以动物实验证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具有不同于骨髓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小鼠造血组织为研究造血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自我复制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模型。1961年Till等基于正常小鼠能重建受过亚致死剂量的小鼠造血功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脾集落,预计了多能造血干细胞(PHSC)的存在。如何将小鼠造血干细胞有效分离?从80年代开始,相继有作者利用其细胞学特性如大小、密度、免疫表型,对其进行了成功的分离,并进行了体内外功能分析。表达在造血干细胞上的主要表型标志有:Lin~- H-2~k Thy-l~(low) SCa-1~ c-ki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131I-GM-CSF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 用SCID小鼠建立人白血病异种移植模型,用氯胺-T法制备131I-GM-CSF,观察131I-GM-CSF在白血病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结果①静脉接种的HL-60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植活,4周后发生白血病;②131I-GM-CSF主要滞留于模型小鼠的脾脏、骨髓及瘤体组织中,且前两者对131I-GM-CSF摄取于注入后30 min达峰值,组织摄取率分别为(442.9±86.4)%ID/g和(4283.8±252.8)%ID/g,滞留24h后高于其他脏器.而131I呈非特异性分布.结论 131I-GM-CSF集中分布于人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脾脏、骨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组织,具有组织器官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血液输注、骨髓及干细胞移植使用干细胞因子使小鼠体内的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绝对数 量增长 Blood 1993,82(2):445表达高数量C-kit受体的混合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纯化及 其特征 Blood 1993,82(3):762体内使用重组甲巯基人干细胞因子使人骨髓内造血干细 胞数量扩增 Blood 1993,82(3):784纤维蛋白原加强白介素-3对早期人造血祖细胞的作用 Blood 1993,82(3):800体内使用白介素-11及干细胞因子对骨髓移植后小鼠造血 功能重建作用的比较 Blood 1993,82(3):1016血细胞发生性分化抗原是与细胞膜有相关性的酶 Blood 1993,82(4):105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血小板(hPLTs)输注给WT小鼠和SCID小鼠后,在2种小鼠体内的复苏情况。方法通过一侧尾静脉分别给11只WT(FVB/NJ)小鼠和10只SCID小鼠输注单采的hPLTs 200μl/只,在输注后5、60、120、240 min从WT和SCID小鼠对侧尾静脉,以及360 min从SCID小鼠对侧尾静脉采集小鼠全血10μl/只(次),用3.8%EDTA抗凝后,立即采用4℃保存的1%多聚甲醛固定,4℃过夜保存;将固定的小鼠全血样本经过洗涤和再悬浮后,采用含有磁珠的TruCOUNT试管,用小鼠抗人FITC-CD61抗体和大鼠抗小鼠PE-CD41抗体染色细胞,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小鼠全血中复苏的hPLTs:以输注后5 min采集的小鼠全血中的hPLTs数量作为基数值,其余时间点的hPLTs数值分别与之比较,计算hPLTs输注后的复苏率。统计学分析比较hPLTs输注后,在WT和SCID小鼠体内的复苏率。结果WT和SCID小鼠体内hPLTs的复苏率,在输注后120 min分别为(37.15±10.39)%和(54.88±18.33)%(t=0.002,P<0.01);在输注后240 min分别为(20.69±8.44)%和(51.07±11.17)%(t=0.000,P<0.01);在输注后360 min在SCID小鼠体内的复苏率为(36.20±7.50)%。结论输注hPLTs后120和240 min,SCID小鼠体内hPLTs的复苏率明显高于WT小鼠,提示SCID小鼠可能作为一种动物模型替代人体实验来评价在体hPLTs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细胞因子介导的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有望能解决脐血移植数量不足的问题.目的:实验拟确立在无基质培养条件下体外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最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及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协同促聚核细胞生成因子对造血及免疫重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 d,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分组,将3因子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聚核细胞生成因子组合在无血清无基质条件下扩增培养7 d前后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给经亚致死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在扩增培养0,7 d检测脐血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62L+,CD34+CD49d+的细胞数.脐血移植6周后通过流式细胞仪,PCR法检测存活小鼠体内的人源性细胞.结果与结论:移植6周后,存活小鼠体内均可检测到人源性CD45+细胞,扩增脐血移植组的NOD/SCID小鼠存活率和人特异性基因捡出率均高于新鲜脐血移植组和高于生理盐水移植组(P<0.05).扩增脐血组存活NOD/SCID小鼠骨髓中可检测到人髓系细胞(CD33+),T淋巴细胞(CD4+),B淋巴细胞(CD19+)和人造血干细胞成分(CD34+)细胞的表达.结果提示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聚核细胞生成因子3因子组合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是最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其扩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够植入并重建NOD/SCID小鼠的造血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证实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基质细胞饲养层及其条件培养液可促进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目的:以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基质细胞为饲养层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并比较不同移植途径对造血干细胞体内造血重建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E14 胚胎干细胞诱导为拟胚体,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在人AGM区基质细胞饲养层上诱导6 d,接种NOD-SCID小鼠检测体内致瘤性.再将诱导后的拟胚体细胞移植经致死量60Co γ射线辐照的BALB/C雌鼠,受鼠随机分为静脉移植组、骨髓腔移植组、照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与结论:拟胚体细胞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后Sca-1+c-Kit+细胞占(13.12±1.30)%.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的拟胚体细胞可出现畸胎瘤,经骨髓腔接种未见肿瘤形成.静脉移植组动物全部死亡,骨髓腔移植组生存率为55.6%,移植后21 d外周血象基本恢复,存活受鼠检测到供体来源Sry基因.提示小鼠胚胎干细胞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分化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骨髓腔移植安全并具有一定的造血重建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行SCID鼠的人源化并建立人化SCID鼠视网膜母细胞瘤模型。方法SCID鼠腹腔注射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NC)生理盐水悬液。两周后割尾采血,检测其IgG水平。将10只人化的SCID鼠混分为两组,分别于腹股沟皮下注入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SoRb-70),浓度分别为2×106,2×107,然后对肿瘤的发生率及瘤体大小连续观察,并作统计学分析,最后做病理解剖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该实验经腹腔注射移植入SCID小鼠体内的CBMNC可在小鼠体内存活并大量增殖。移植后2~4周,SCID小鼠血清中即可检测到人免疫球蛋白。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以两个梯度接种人化SCID鼠10只,观察8周,10只SCID小鼠7只致瘤。结论该模型的建立方法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拟人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生发展机制及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造血细胞体外扩增后是否保留体内再植力及其定量已成为血液学研究热点。通过人-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比较扩增前后造血细胞的再定居力学及其调控机制:体外扩增后细胞数倍增,但NOD/SCID小鼠体内能重建造血的SRC含量报道不一,后者变化受不同细胞因子、扩增时间长短及基质细胞有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是血液肿瘤领域的研究重点,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培养可增加造血祖细胞数量。有些学者试图扩增具有体内重建能力的小鼠干细胞的数量,但结果仍有争议。本文报道了作者扩增具有体内植入能力的人造血干细胞的初步尝试。由于没有检测人造血干细胞植入能力的体外方法,故用人/羊异种移植模型来检测其植入能力,应用在该模型中具有长期植入能力的人造血干细胞CD34~+c-kit~(low)细胞作为移植细胞。 材料及方法:用甲基纤维素培养技术检测供者细胞的克隆形成细胞数量。分离人供者骨髓中的CD34~+c-kit~(low)细胞,一部分作为新鲜细胞直接注入58~63天已免疫(preimmune)的胎羊体内,一部分在加有KL、FL、IL-6各100μg/ml,IL-3100u/ml,EP 2u/ml的培养基中,在37℃、5%O_2、5%CO_2及90%N_2条件下,培养两周后注入胎羊内。移植后60天处死部分胎羊受者并检测其骨髓中人类细胞的出现率,其它胎羊待其出生后每月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证实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基质细胞饲养层及其条件培养液可促进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目的:以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基质细胞为饲养层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并比较不同移植途径对造血干细胞体内造血重建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E14胚胎干细胞诱导为拟胚体,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在人AGM区基质细胞饲养层上诱导6d,接种NOD-SCID小鼠检测体内致瘤性。再将诱导后的拟胚体细胞移植经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的BALB/C雌鼠,受鼠随机分为静脉移植组、骨髓腔移植组、照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与结论:拟胚体细胞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后Sca-1+c-Kit+细胞占(13.12±1.30)%。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的拟胚体细胞可出现畸胎瘤,经骨髓腔接种未见肿瘤形成。静脉移植组动物全部死亡,骨髓腔移植组生存率为55.6%,移植后21d外周血象基本恢复,存活受鼠检测到供体来源Sry基因。提示小鼠胚胎干细胞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分化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骨髓腔移植安全并具有一定的造血重建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是否成功,依赖于经静脉输注后能否定居于靶器官并长期存活,这个过程被称为归巢。然而,调节和控制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胎儿骨髓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向骨髓归巢的机制,观察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对干细胞归巢效率的影响,摸索提高其归巢和长期植入效率的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实验,于2005—09/2006-07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完成。材料:Fl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流产胎儿,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提供。6-8周龄NOD/SCID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特定细胞因子刺激前后Flk1+间充质干细胞CXCR4表达和体外迁移能力的变化。NOD/SCID小鼠预先经全身亚致死量照射后,从尾静脉输入经或未经细胞因子刺激的Flk1+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移植后24h,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中供体细胞的含量,或在移植后定期从小鼠的尾静脉取血,分析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移植后6个月,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骨髓中的人特异性DNA含量,了解人源细胞的植入情况。结果:Flk1+间充质干细胞的胞浆中有CXCR4表达,在适当细胞因子刺激下,能够在短时间内被诱导至细胞表面表达。通过24h短时间细胞因子刺激,不仅能够上凋细胞表面及内部的CXCR4,而且可以增加细胞在体外沿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浓度梯度迁移的活性,促进细胞植入经亚致死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后向骨髓的归巢及长期存活,同时也加快了受体小鼠的造血恢复;用CXCR4中和抗体处理的Flk1+间充质干细胞,则明显减少其移植后在受体小鼠中的归巢和植入。结论: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Flk1+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和归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加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有助于促进Flk1+间充质干细胞向骨髓归巢和加快受体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20.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是否成功,依赖于经静脉输沣后能否定居于靶器官并长期存活,这个过程被称为归巢.然而,调节和控制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胎儿骨髓源FIk1+间充质干细胞向骨髓归巢的机制,观察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对干细胞归巢效率的影响,摸索提高其归巢和长期植入效率的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实验,于2005-09/2006-07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完成.材料:FI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流产胎儿,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提供.6~8周龄NOD/SCID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特定细胞因子刺激前后FIk1+间充质干细胞CXCR4表达和体外迁移能力的变化.NOD/SCID小鼠预先经全身亚致死量照射后,从尾静脉输入经或未经细胞因子刺激的FIk1+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移植后24 h,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中供体细胞的含量,或在移植后定期从小鼠的尾静脉取血,分析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移植后6个月,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骨髓中的人特异性DNA含量,了解人源细胞的植入情况.结果:FIk1+间充质干细胞的胞浆中有CXCR4表达,在适当细胞因子刺激下,能够在短时间内被诱导至细胞表面表达.通过24 h短时间细胞因子刺激,不仅能够上调细胞表面及内部的CXCR4,而且可以增加细胞在体外沿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浓度梯度迁移的活性,促进细胞植入经亚致死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后向骨髓的归巢及长期存活,同时也加快了受体小鼠的造血恢复;用CXCR4巾和抗体处理的FIk1+间充质干细胞,则明显减少其移植后在受体小鼠中的归巢和植入.结论: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FIk1+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和归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加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有助于促进FIk1+间充质干细胞向骨髓归巢和加快受体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