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包装的目的是防止食品受外界微生物或其他物质的污染,防止或减少食品氧化和其他反应,从而保护食品的安全卫生。然而,近期由于食品包装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PVC保鲜膜致癌风波”到“一次性餐具污染事件”,再到雀巢液态奶被包装印刷油墨污染等等。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我国各地对食品包装的抽检结果表明,除一般的塑料袋外,专用食品包装不合格率达15%。本针对食品包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PVC保鲜膜致癌风波"到"一次性餐具污染事件", 再到雀巢液态婴儿奶被包装印刷油墨污染……近年来,由于食品包装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使食品包装安全隐患也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安全的食品离不开安全的包装,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对我国市场上常见产品包装进行的调查发现,食品包装处处暗藏危险.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说:“与食品接触的包装产品被称为隐形添加剂,目前很多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包装惹的祸”.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该协会近日发布了“2012中国食品包装消费警示”,为消费者提供最准确、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江波 《家庭医学》2007,(17):6-7
近年来,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从美国和日本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日本雪印牌低脂牛奶大规模中毒,到我国肯德基苏丹红事件、麦当劳薯条事件、海城豆奶中毒事件、“劣质奶粉”案、蔬菜水果重金属超标、“毒酒案”、毛发水酱油、陈化粮事件、“福寿螺”事件、“瘦肉精”事件、滥吃野生动物果子狸将SARS病原从动物传播到人群事件和误食病禽导致禽流感暴发事件……  相似文献   

5.
从几年前让人至今心有余悸的“疯牛病”、“苏丹红”,到最近的“受三聚氰胺污染的问题奶粉”,食品安全事件,一直是广大民众,尤其是家庭主妇备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进入本世纪以来,从“三聚氰胺奶粉”、“红心鸭蛋”、“瘦肉精猪肉”,到近期的上海“染色馒买”事件、“牛肉膏”事件,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百姓的食品安全感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很多人在网上发出呼吁:“我们能够吃什么为生?”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瘦肉精事件、“大头娃娃”事件……再到最近被广泛关注的“结石娃娃”事件,无一不显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从余波未了三聚氰氨“毒奶粉”事件,到早几年的苏丹红、注水肉、福寿螺、红心鸭蛋、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影响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
早在上海瘦肉精事件查处之时,笔者听到有关食品安全的专家预测,下一个食品安全危机很可能是现在滥用的色素。专家的话音未散,河北、江苏等地出产的含苏丹红成分的禽蛋被媒体相继曝光,从出产地到事发地,全国范围地展开清查“红心黑蛋”事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再一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漏洞,监管严重缺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政府部门吸取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训,充分认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像“三鹿奶粉”、“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数见不鲜,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本文将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医药与保健》2011,(6):2-2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然而,最近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却屡屡困扰着广大民众。从担心“病从口入”到害怕“毒从口入”.人们越来越关注餐桌安全。那么如何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呢?  相似文献   

14.
声音地带     
《中国卫生产业》2008,(10):12-12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健康,而健康离不开食物。这次事件对整个食品安全都是一个警示。通过处理这件事情,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反思,把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抓好,让坏事变成好事。 ——9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市医院看望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患病的儿童时说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地沟油事件尚未平息,“鼠羊肉”再度来袭.食品安全事件持续频发令人担忧。2013年5月3日,我们根据采集到的“鼠羊肉”舆情信息,第一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布置了排查工作,从而稳定了食品安全市场秩序。我们认为,及时准确掌握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动态,对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直处在江苏省的前列,这与我们重视信息收集、认真做好信息分析、及时有效应对各种食品安全风险的工作理念是分不开的,现将我们的有关做法和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说到食品安全,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食品包装问题。其中,食品包装发生卫生质量问题,印刷油墨是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解伟 《中国卫生》2011,(8):71-71
近年来我国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存在一个2到3年的规律性周期。2003年前后,有“敌敌畏火腿”、“龙口粉丝”等事件,到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东窗事发达到顶峰,国务院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正式启动分段监管;2006前后,出现了“孔雀石绿”、“苏丹红”等事件,国务院紧急出台《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重典治乱;  相似文献   

18.
《自我保健》2011,(1):12-13
近年来,“注水肉”、“打蜡米”、“地沟油”、“洗虾粉”等热词成为老百姓关注的话题。种植业中农药、化肥使用无节制,养殖业中催长剂、抗生素滥用成灾等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不禁要问:从农田到餐桌,保障食品安全要靠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食品安全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如1999年欧洲四国的“二恶英”、1999年的“法国疯牛病葡萄酒”、2000年的“日本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奶粉”以及“法国李斯特杆菌污染肉食品”等。尤其是2006年比利时、荷兰、德国又发生了“二恶英污染猪食品”事件,时刻说明食品安全不可松懈。  相似文献   

20.
“三鹿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也是一起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且受到国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