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及解放军252医院建立孕产妇保健卡的待产妇7846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妊娠期营养指导、干预和随访;另选2005年1月-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待产妇28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巨大儿发生率,以及分娩巨大儿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妊娠合并症等。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分娩巨大儿产妇的总剖宫产率,以及头盆不称、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营养干预可显著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GDM 245例(观察组)及同期正常妊娠期妇女26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有产科指征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期并发症可产生不良影响,及早发现、及早诊治对GDM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盈  樊阳阳 《人民军医》2014,(9):995-99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红蛋白(Hb)水平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晚期住院分娩的产妇627例,根据Hb水平分为4组,即高水平组(A组)237例:Hb≥135g/L;正常高限组(B组)122例:Hb 127-134g/L;正常组(C组)130例:Hb 119-126g/L;正常低限组(D组)138例:Hb≤118g/L。采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Hb。比较各组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结果:A组糖代谢异常和早产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C组(P〈0.01)。B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D组(P〈0.0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高Hb水平,会增加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于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2月。2013年2月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选取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200例足月无胎膜早破的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褥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足月产妇发生胎膜早破时,会导致剖宫产率增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增高,应重视及时对症处理,提高妊娠预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管理对预防巨大儿的效果。方法将30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0例,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产前营养管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系统饮食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巨大儿出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巨大儿率、助产率分别为35.00%、3.40%、2.60%,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增加值、体重增加值、体重增加达标率分别为(5.8±1.3)kg/m2、(12.4±3.2)kg、84.93%,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率、妊娠期高血压率、产后出血率、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孕期营养管理,控制孕妇体重科学增长,可降低巨大儿出生率和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7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妊娠期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分为观察I组(血小板计数%50×10^9/L)17例和观察Ⅱ组[血小板计数(50-99)×10^9/L]53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血小板正常妊娠妇女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比较各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贫血(MA)分别占77.1%、8.6%、7.1%和2.9%。观察组阴道分娩率2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3%(P〈0.05);剖宫产率61.4%,与对照组的55.7%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Ⅱ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观察I组(P〈0.05);剖宫产率与观察I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8.6%,与对照组的2.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贫血发生率1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4%,对照组无一例发生新生儿窒息;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I组产后出血、产后贫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观察Ⅱ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较多,以PAT最为多见,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同,妊娠结局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孕妇1835例,其中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8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56例。比较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及正常孕妇的母婴结局。结果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早产及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未治疗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胎儿畸形发生率及剖腹产率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GDM与GIGT均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师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同时加强产后随访,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相关因素和分娩结局。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待产过期妊娠孕妇94例(过期妊娠组),调查其家族史等相关因素,观察分娩特征和结局,等量选取同期住院孕40~40^+6周自动发动分娩孕妇(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初产年龄、过期妊娠家族史、月经稀发、孕期保健、孕前药物避孕、骨盆狭窄、生活负性事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期妊娠家族史,孕前药物避孕,生活负性事件是过期妊娠高危因素,孕期规范保健为保护因素;(3)过期妊娠剖宫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羊水粪染发生率高于正常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盘重量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过期妊娠有遗传倾向,孕前药物避孕,生活负性事件等是其高危因素;过期妊娠分娩结局不良,应加强孕期保健和产时监护,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适当干预,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9.
西宁地区巨大儿33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336例巨大儿发生情况及国产儿的分析,合理选择巨大儿的分娩方式,提高对巨大儿阴道分娩的风险意识,努力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将我院1989年1月-2003年12月15年问分娩的体重≥4000g的巨大儿336例及全部产科资料纳入分析研究,与同期分娩的体重〈4000g的正常体重新生儿336例作为对照,比较孕妇分娩并发症及围产儿有关情况。结果: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5年间发生率平均为1.5%,明显低于国内报道。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剖宫产率为40.77%,阴道分娩中肩难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宁地区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国内平原地区。巨大儿发生与孕母身高、过期妊娠及多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球囊导管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初产妇594例,将采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10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及引产104例作为对照1组,自然临产并阴道分娩384例作为对照2组。比较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情况,以及3组阴道分娩结局和产程等。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1组药(械)取出时宫颈Bishop评分,均较放置前非常显著改善(P〈0.01);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2)对照1组经阴道分娩产程中子宫强直收缩发生率1.6%,观察组和对照2组均无一例发生子宫强直收缩;3组均无一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组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3)观察组总产程和第1产程,显著短于对照2组(P〈0.05);第2、第3产程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活跃期显著长于对照1组(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可显著改善宫颈条件,缩短产程,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杨隽  武海荣  蔡贞玉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039-1040,104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909例孕妇进行血糖筛查试验.阳性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NI)DG和IADPSG两种诊断标准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并分组,对两组的母几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5337例孕妇根据NDDC标准诊断GDM及GIGT患者共66例,为NDDG组.检出率为1.23%,2572例孕妇根据IADPSC标;住诊断GDM患者共86例,为IADPSC组,检出率为3.34%两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ADPSG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儿显著低于NDDG组(P〈0.05)。结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可以使更多的GDM患者被诊断,对其进行膳食及生活方式的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百灵 《西南军医》2011,13(4):668-669
目的 探讨研究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产检及生产的41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BMI分为A组(超重组)67例、B组(正常组)258例和C组(消瘦组)85例,将三组的巨大儿、低体重儿、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将不同孕期增重指数产妇的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B组及C组,C组的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A组及B组,孕期增重指数≥4者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于BMI<4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有极大的相关性,保持好较佳的孕前及孕期体重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各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妊娠结局,从而掌握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处理方式,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防。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各项指标调查,对患者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合并症及分娩后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同时对138例非糖尿病孕妇进行同样的调查统计,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糖尿病对孕妇妊娠过程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妊娠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羊水指数、孕期母体体重以及新生儿体重均高于正常孕妇,差异性明显(P〈0.05);糖尿病患者组剖宫产比例高于正常组,羊水量出现异常情况也高于正常组。糖尿病患者的早产例数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率可高达6.5%;糖尿病患者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出正常组(P均〈0.01)。结论糖尿病不仅影响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影响围产儿结局,应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产前预测,以便更好地指导孕妇孕期保健,减少新生儿及孕产妇的早期及远期并发症。方法对比巨大儿组及正常体重儿组两组孕妇的孕周、宫高、腹围,B超观察胎儿双顶径、胎儿腹围。回顾性分析孕妇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情况、是否合并GDM等。结果①孕妇孕前BMI〉24、孕期体重增)加〉18kg、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周大于40周巨大儿组与正常体重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分娩巨大儿的高危因素。②胎儿腹同大于35cm,双顶径大于9.6cm,股骨长大于7.5cm,宫高+腹围≥140cm,这4个指标巨大儿组与正常体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巨大儿预测的方法。结论应该加强孕前及孕期指导,控制体重及血糖以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对孕前胎儿体重采取多方面综合评估,以期能预测巨大儿的发生,以便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过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42例高原地区过期妊娠产妇(观察组)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174例(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时损伤、产后出血、产褥病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国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过期妊娠可影响妊娠结局,需密切监护孕产妇的变化,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王心  方洁  尚丽新 《武警医学》2014,(12):1239-124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史)对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4-03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初诊建档、定期产检,并于该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病例322例(瘢痕组),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病例328例(非瘢痕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瘢痕组和非瘢痕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孕次、产次、分娩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瘢痕组剖宫产261例,占81.1%;非瘢痕组剖宫产173例,占5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0,P〈0.01)。瘢痕组的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率为13.7%、9.0%,均高于非瘢痕组的0.9%、0.6%(χ^2分别为39.38、25.22,P均〈0.01);而瘢痕组和非瘢痕组的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P〉0.05)。瘢痕组子宫破裂(1.6%)、产后出血(10.9%)、产褥发热(11.5%)等发生率均高于非瘢痕组(分别是0、2.7%和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13、17.00、7.56,P均〈0.01)。结论瘢痕子宫妊娠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瘢痕子宫妊娠,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的风险性明显升高。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仍以剖宫产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规范化诊疗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后对其结局的影响。方法2010-01-2011-11在本院分娩的符合IADPSG诊断标准而不符合NDDG诊断标准确诊的308例GDM孕妇未给予规范化诊疗干预作未治疗组,2011-12-2012-12在本院分娩的符合IADPSG诊断标准而不符合NDDG诊断标准确诊的195例GDM孕妇给予规范化诊疗干预作为治疗组,以同期我院分娩的按照IADPSG诊断标准糖代谢正常的4509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不良妊娠结局及产后随访糖脂代谢异常的差别。结果2010-01-2011-11按照NDDG诊断标准GDM发生率4.47%,2011-12-2012-12按照IADPSG诊断标准GDM发生率13.84%,两组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08例未治疗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率分别为12.67%、22.08%、14.29%、6.49%、73.70%,均明显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GDM孕妇羊水过多、产后大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随访率治疗组为87.01%,未治疗组为13.6%,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糖脂代谢异常发生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更多的GDM孕妇被诊断,对其进行规范化干预,即可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及产后糖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8.
姜文  邢梅  王蔼明 《人民军医》2009,(8):520-521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羊水偏少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孕周〉36周、两次B超提示羊水指数≤8cm的无阴道分娩禁忌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阴道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照组采用传统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用药后6h、12h宫颈Bishop评分、分娩发生时间、剖宫产率和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孕妇给药6h后Bishop评分提高(2.32±1.16)分,对照组提高(0.74±0.24)分,给药12h后观察组提高(3.92±1.14)分,对照组提高(1.24±0.1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2)观察组从给药到临产时间为(17.4±10.2)h,对照组为(54.2±36.4)h,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观察组剖宫产16例(40.0%),对照组25例(62.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4)两组孕妇产程中胎心变化、羊水异常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生时状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地诺前列酮用于羊水偏少妊娠引产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本院分娩产妇的肥胖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明确肥胖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方法 选择2011年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产妇共12 190例的临床资料,去除低体重样本,即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剩余11 628例。以孕前体重指数≥28为肥胖的诊断标准,比较肥胖组(2263例)及对照组(9365例)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 肥胖发病率18.6%(2263/12 190),肥胖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先露异常、巨大儿、不良孕史发生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产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2% vs 44.0%, P<0.05),其中无指征剖宫产及以产程停滞、瘢痕子宫、高龄、巨大儿、骨盆狭窄、子痫前期为指征的剖宫产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产妇产后出血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产妇属于高危妊娠,妊娠并发症显著增加,须加强体重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未规范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妇、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2年5月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未行系统治疗的产妇120例(A组)和妊娠期进行系统治疗的产妇120例(B组),另选同期住院的12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C组),对3组间孕妇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A组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心衰、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和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尽早给予规范治疗可延缓或阻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展,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和改善母婴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