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科患者全麻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全麻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早期表现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52例骨科全麻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对重症患者辅以药物治疗.结果 均于发病后2周内恢复正常,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对骨科全麻术后患者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可早期发现其急性精神障碍,及时处理,有利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老年急性脑血栓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老年急性脑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健全康复,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骨科患者全麻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全麻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早期表现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52例骨科全麻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对重症患者辅以药物治疗。结果 均于发病后2周内恢复正常,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对骨科全麻术后患者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可早期发现其急性精神障碍,及时处理,有利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屈海宏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485-486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观察及护理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给予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再灌注治疗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通过密切观测心电监护的变化情况做相应处理。结果:56例患者经过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情况后做相应处理,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严重相关并发症,均获治愈。结论:心电监护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必需的监护手段,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先兆,给予及时积极的抢救,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较护理前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由于术后早期易发生休克和腹腔留置数根引流管、灌洗管进行腹腔灌洗,因此,术后在ICU期间的观察与护理非常关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00年7月~2003年6月共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2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43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脑出血术后病人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8例脑出血微创术后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包括急性卧床期患肢良好的功能位、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结果使脑出血微创术后病人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病残。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病人减少病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总结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的护理体会.我科采取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47例.血管再通率89.36%,死亡6例,死亡率12.77%,存活患者平均住院17.82d,术后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均在术后2~5d,术区皮下血肿1例、应激性溃病1例,再梗塞3例,心力衰竭1例.本文根据我科丰富临床经验,得出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及护理,术后早期康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丁琛  丁伟伟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321-322
目的:总结急性梗性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内镜微创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4例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经急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微创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54例患者平均年龄69.9±14.2岁,ERCP减压术后死亡率为0,术后并发胰腺炎1例、乳头出血1例。结论:早期积极行ERCP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关键,护理上做好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为及时救治患者争取时间,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并保证术后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死率极高的严重并发症,绝大多数为肾前性肾功能衰竭[1],它是人体各脏器衰竭中经治疗后能完全恢复功能的器官。因此,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终止病情的发展,已成为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重点。通过2010-01~2010-07我们临床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患者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无严重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按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包括重症阶段术侧制动,健侧肢体按摩,主动和被动锻炼患肢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及出院前模拟出院后活动量对患者进行上下肢运动功能锻炼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护理指导。观察两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便秘发生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康复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均P〈0.05);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急性脑梗死(无严重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按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包括重症阶段术侧制动,健侧肢体按摩,主动和被动锻炼惠肢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及出院前模拟出院后活动量对患者进行上下肢运动功能锻炼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护理指导.观察两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便秘发生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康复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均P<0.05);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接受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鼻肠营养管置管、输注营养液及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干预。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时间为9~25 min,肠内营养支持时间为6~16 d。置管后出现腹泻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误吸、感染等并发症及计划外脱管等现象。结论对接受经鼻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规范做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成功置管率,改善患者的营养、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喉炎患儿继发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的救治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2例急性喉炎继发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患儿采取救治措施及周密的护理观察。结果 32例患儿中29例痊愈出院,2例病情好转后转内地医院康复治疗,未留后遗症;1例患儿死于继发性呼吸循环衰竭、高原脑水肿。平均住院日8.2d,最短7h,无护患纠纷,患儿家属对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在高原地区急性喉炎患儿容易继发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协助医生作出正确诊断,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早期康复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施以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卧位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床下行走训练等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早期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中、后的护理.结果:对静脉溶栓前病情评估、溶栓中药物输注速度、时间、病情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是对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评价和预后的重要保障,也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康复护理对PTCA术后病人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TCA术后病人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评价其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 10 2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PTCA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5 1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活动指导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活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术后步行距离及上台阶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P <0 .0 1)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PTCA术后病人早期康复 ,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移植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8例成人肺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行肾脏替代疗法,同时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行循环支持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治疗后,2例肾病患者肾功能恢复至原有水平;6例SCr值恢复正常;住院时间10~32d痊愈出院。结论肺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早期行肾脏替代治疗,做好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的监测与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威对照组与早期康复纽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施以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卧位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床下行走训练等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早期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围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舒适组联合舒适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LA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间联合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高,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