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其与之代谢相关的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为临床中早期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H cy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993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116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被检者血清 Hcy ,同时检测其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 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在不同 Hcy水平(16~30μmol/L ,31~50μmol/L ,>50μmol/L )的分布不同( 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明显较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脑梗死患者中血清 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及叶酸呈负相关( P < 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及时监测血清 Hcy水平,并且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等降低 Hcy水平,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宜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生化联合指标的水平及相关性;以及宜春市社区与农村脑卒中高危人群联合生化指标的水平差异。方法在2015、2016年宜春市脑卒中筛查中的高危人群354例,其中社区高危人群115例、乡村239例;男226例、女128例,年龄40~86岁。非脑卒中高危人群共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28~85岁。分别进行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7项生化联合指标的检测、统计和分析。结果在脑卒中高危人群和对照组的比较中,CH、TG、LDL、Hc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GLU、HbA1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区和农村的脑卒中高危组的比较中,CH、TG、LDL、GLU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Hcy、HbA1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TG、LDL、Hcy升高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而CH、TG、LDL、Hcy是可干预危险因素,在早期诊治、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是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的运动、定期对CH、TG、LDL、Hcy、GLU监测、预警、防治,可使脑卒中不发生或少发生,从而降低发病率。大大减少发病率、复发率,减少家庭和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延安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脑卒中筛查的高危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连续六年对延安市宝塔区40岁以上常住人口随机进行卒中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达54 209例,筛出伴高血压的脑卒中高危人群3 427例,其中男性1 324例,占38.63%; 女性2 103例,占61.37%; 50岁以上占78.79%,男女比63:100; 选取健康体检者104例,应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进行血脂、血糖、Hcy水平检测,采用t检验和LSD-t检验,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血糖、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男性40~49岁组Hcy水平为21.82±15.53 μmol/L,50~59岁组Hcy水平为25.45±20.42 μmol/L,60~69岁组Hcy水平为24.70±18.90 μmol/L,>70岁组Hcy水平为23.85±15.75 μmol/L。女性40~49岁组Hcy水平为16.61±11.60 μmol/L,50~59岁组Hcy水平为18.40±12.92 μmol/L,60~69岁组Hcy水平为18.35±12.88 μmol/L,>70岁组Hcy水平为18.18±12.63μmol/L。各年龄组男性的Hcy水平均高于女性,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9,6.742,5.732,4.286,均P<0.01); 男女Hcy水平较高人群均分布在50~59岁年龄段。结论 延安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男女在50~59岁年龄段Hcy水平达高峰,应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脑卒中重点防护与干预,以期减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因素,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防治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选取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2020年度内蒙古地区医院7 472例脑卒中患者的数据,对病例基本特征、临床检测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  结果   内蒙古地区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为主,占比89.7%,且男性高发。 缺血性脑卒中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单因素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组的体质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缺血性脑卒中组各年龄组BMI均大于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为年龄、BMI、高TC、低HDL-C、高Hcy、吸烟史和糖尿病;而相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为高血压、蒙古族和饮酒情况。 汉族人群中年龄、BMI、TC、HDL-C、Hcy水平、吸烟(史)和过量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情况等是两类脑卒中的影响因素(P<0.05);而蒙古族人群TG、HDL-C及饮酒情况不是发生两类脑卒中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内蒙古地区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为主,男性高发。糖尿病、BMI、血脂异常(高TC、低HDL-C和高Hcy)和高龄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 低龄、高血压、饮酒及蒙古族人群更易发生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择三组人群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是糖尿病确诊组(未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均进行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测定,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确诊组与正常对照组 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 HbA1c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bA1c检测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有价值,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无诊断价值,故不宜用此法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63例,其中脑出血组24例、脑梗死组39例,同年龄健康体检人群的对照组40例,应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叶酸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cy和叶酸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的血清叶酸的水平随着血清Hcy的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r=-0.14和-0.17)。结论脑血管疾病组患者血清Hcy升高,而叶酸水平降低,说明高Hcy血症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Hcy和叶酸水平检测,通过补充叶酸等治疗措施,使Hcy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变化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和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对300例脑卒中患者(研究组)进行了Hcy、FA、VitB12水平检测,并与10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FA、VitB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cy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呈正相关,FA、VitB12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呈负相关。结论 Hcy、FA、VitB12可作为早期诊断脑卒中的指标之一。联合检测血清Hcy、FA、VitB12能明显提高检测阳性率,对早期预防和控制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HITACH17600—020生化分析仪对8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中Hcy、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组的血浆Hcy、PAI-1、LPa、TG、LD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和PAI-1检测在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患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安市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按脑卒中诊断标准,从整群抽样调查中纳入脑卒中高危人群807例,血糖(GLU)采用己糖激酶法;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采用循环酶速率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选择性抑带l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选择性清除法;载脂蛋白A(APO-A)、栽脂蛋白B(APO-B)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748例进行比较,同时进行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斑块,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与健康对照组血浆GLU,TG,TC,LDL_C和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HDL-C和AP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0~49岁血浆TG,TC,LDL-C和APO-B水平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其水平女性高于男性;观察组血浆TG,TC,LDL_C和APO-B水平有斑块高于无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浆GLU,TG,TC,LDL-C和AP()-B水平和斑块均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是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监测血脂、血糖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多发性31例,单发性41例)和33名健康者的Hcy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Hcy水平为(20.46±3.7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2±2.07)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多发组高于单发组,差异也具显著性(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区分其多发性和单发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 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观察2004 年1 月至2008 年1 月于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6 例,随访1 年记录卒中复发情况并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同时于急性发病3 d 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Hcy≥10 μmol/L 作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标准.高血压伴HHcy 者为H 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或单纯HHcy 为非H 型高血压组.结果 (1)65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11 例复发,1 年复发率为16.9%.(2)复发组患者83.8%具有高血压病史,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70.6%;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2.39 ±9.45)μmol/L]亦明显高于非复发组[(16.94 ±9.85)μmol/L],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复发组H 型高血压的比例为78.2%,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65.1%(P <0.01).(3)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H 型高血压、高龄、高血压、HHcy 和低高密度脂蛋白.结论 H 型高血压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综合防治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起病3 d内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同期门诊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TG、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TC和高血压病为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常规检查,在预防和减少脑梗死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改良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脑梗死组;按照2007年韩国改良TOAST病因分型分为5种不同的亚型,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AT)48例(40.0%)、小动脉疾病型(SAD)36例(30.0%)、心源性栓塞型(CE)14例(11.7%)、其他原因卒中型(SOD)2例(1.6%)、不明原因卒中型(SUD)20例(16.7%)。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浆Hcy水平,分析改良TOAST各亚型与Hcy水平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改良TOAST各亚型中SOD因例数少未作分析,其他各型中AT、SAD、CE、SUD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T组Hcy水平与S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组高于SUD组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高Hcy血症有关,各亚型的血浆Hcy水平均增高并随TOAST亚型的不同而变化,AT、SAD亚型水平最高,提示高Hcy血症可能通过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122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合并脑卒中的患者(A组,n=17)和无并发脑卒中的患者(B组,n=105).统计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清尿酸浓度的差异.分析年龄、腹膜透析龄、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CRP水平、血清尿酸浓度、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BNP)等指标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共发生脑卒17例,发生率为13.9%,其中男性13例(76.5%),女性4例(23.5%).60岁以上患者发生脑卒中者共11例(64.7%),60及岁以下患者发生脑卒中为6例(35.3%),A组患者平均年龄63.5±10.7岁,B组患者平均年龄52.7±14.9岁,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0.05).血清CRP水平A组(30.1±21.7mg/1)高于B组(12.1±13.3mg/1)、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A组(19.6±4.8umol/1)高于B组(14.8±6.9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浓度A组(340.4±71.0umol/l)低于B组(418.4±119.1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户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P=0.026),糖尿病(P-0.022),CRP (P=0.001),BNP(P=0.04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P=0.017)均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组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13.9%.高血压、糖尿病、高CRP浓度、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均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评估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联合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治疗及脑卒中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40例Ⅰ级、Ⅱ级原发性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组120例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组120例。在入组前测量所有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在干预3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干预1年后复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1年内随时记录患者的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等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组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组降压和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作用明显,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组同时降压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率为83.3%(100/120),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组为75.0%(90/12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6,P=0.112)。1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显示两组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上都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组发生脑血管疾病7例,发生率为6.5%(7/108);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组发生脑血管病5例,发生率是5.0%(5/1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在治疗Ⅰ级、Ⅱ级H型高血压患者在同时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缓解动脉粥样硬化速度,有效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相当。  相似文献   

16.
郑邈  郑凯 《中国康复》2012,27(5):330-332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P-选择素(CD62P)表达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脑梗死患者62例(A组),脑梗死高危患者56例(B组),健康体检者40例(C组),A组在发病第3~5天药物治疗前,B、C组于清晨空腹采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周围血中FIBR、CD62P的表达;A组患者再进行颈部超声检测,观察血管有无斑块形成。结果:经检测,A、B组FIBR和CD62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C组(P<0.01),且A组更高于B组(P<0.05)。A组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FIBR、CD62P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结论:血小板膜蛋白FIBR、CD62P有望成为预测高危患者发生脑梗死和指导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CS)复发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及口服叶酸、维生素B12对ICS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50例IC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脂、降糖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叶酸片10 mg,1次.d-1;维生素B120.5 mg,1次.d-1。2组疗程均为2年。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6、12、18、24个月血浆Hcy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6、12、18、24个月ICS复发等情况,ICS复发与血浆Hcy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12、18、24个月血浆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对照组总复发率分别为16.25%、3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S复发与糖尿病、高Hcy血症均有关(P〈0.05或P〈0.01),高Hcy血症是IC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Hcy血症与ICS复发相关;口服叶酸及维生素B12能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减少ICS复发率,在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323-2325
目的探讨督导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效果和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玉田镇19例及县城外6个乡镇9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两组患者分为玉田镇观察组、玉田镇对照组、县城外观察组、县城外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有计划的督导式健康教育,玉田镇与县城外的对照组患者均只发放脑卒中相关治疗的健康宣传册。随后记录并评估4组在宣教前后1个月对焦虑状态(采用汉密尔顿 HAMA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 Barthel Index 指数评估)、生活满意度、功能独立性(采用 FIM指数量表评估)、实施前后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并进行比较与总结。结果玉田镇、县城外观察组实施督导式教育后与各自教育前、本地对照组教育后比较,H AMA 评分、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IM指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危险因素发生率均下降,县城外观察组教育后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督导式健康教育可以有助于患者主动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家属对患者的监督性,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