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对比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氨磺必利组及利培酮组各76例,2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卡尔加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Simpson椎体系不良反应评定量表(SEPS)评价2组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氨磺必利组的CDSS量表减分为(6.43±1.14)分,利培酮组的CDSS量表减分为(5.11±1.12)分,经t检验,氨磺必利组的CDSS量表减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氨磺必利组的PANSS阴性量表减分为(8.56±1.15)分,利培酮组的PANSS阴性量表减分为(5.63±1.16)分,经t检验,氨磺必利组的PANSS阴性量表减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PANSS阳性量表减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2%,经χ~2检验,氨磺必利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与利培酮相比,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阴性症状效果更好,且其能有效减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郁安神颗粒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第3周、6周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副反应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nesS)评定。结果:治疗第3周末,PANSS总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2.41,P〈0.05),阴性症状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2.45,P〈0.05),HAMD评分在治疗第3、6周末时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01,t=2.22,P〈0.05),两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解郁安神颗粒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抑郁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执行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1月—2014年6月门诊就诊的符合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治疗16周。治疗前及治疗第4、8、16周末对患者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精神症状的变化和抑郁症状的变化,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 BRIEF-A)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结果治疗后,阿立哌唑组第4周末阳性症状评分、第12周末阴性症状评分、第12周末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第4、8、12周末HAMD量表总分较利培酮组明显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8周,阿立哌唑组BRIEF-A总分及分项评分与利培酮治疗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执行功能,其疗效显著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4.
张俊青  王秋玲  张增 《医药导报》2005,24(10):889-890
目的比较米安舍林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米安舍林30~90 mg·d-1,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75~225 mg·d-1,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米安舍林和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相当(P>0.05),其显效率分别为62.8%和65.1%,两组治疗前后HAMD、PANSS评分分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改善(P<0.01),但米安舍林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米安舍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肯定,用药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李祥  朱春凤  黄腊根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72-173,176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联合音乐治疗.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PANSS总分、SDS标准分、SAS标准分和PANSS中社会退缩、情感交流障碍、敌对性、注意障碍、意志障碍和情感不稳等因子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SDS标准分和SAS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00例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与卡尔加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价药物疗效,用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为86.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PANSS阴性量表和CDSS量表评分中,实验组的减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0%,对照组为40.0%,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发现氨磺必利对体质量和泌乳素的影响比较小。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利培酮相似,但是在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情况症状方面氨磺必利优于利培酮,而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照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实验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观察8周;采用PANSS(阳性与阴性量表)、CDSS(卡尔加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评价药物的疗效;采用TESS(症状量表)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连续给药治疗8周后,利培酮治疗总有效率为82%,氨磺必利治疗总有效率为86%,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抑郁症状评价指标N减分及CDSS减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氨磺必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氨磺必利对于患者体重及泌乳素分泌的影响更小。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与利培酮相似,其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方面更佳,且不良反应相对更少,对于患者体重和泌乳素的影响更轻。  相似文献   

8.
王领军  吴焕  杨福收 《中国药师》2009,12(9):1279-1281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使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2周末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8、12周末两组间比较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TE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互联网+”药学服务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疾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评分、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YMRS,HAMD,MRSS评分,以及PANSS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MAR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互联网+”药学服务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管理,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躁狂、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及康复质量,有效改善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10.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玉芳 《上海医药》2006,27(3):123-125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奥哌)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83例符合CCMD-3-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及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备因子分减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95.23%,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5.12%。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良好效果,阿立哌唑的副作用较小。结论: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阿立哌唑无明显体重增加、闭经和溢乳副作用,较利培酮具有优势,但胃肠道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29例精神分裂症首发病人(首发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的血清S100B蛋白.30例体检合格者为正常对照组,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慢性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12周时,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各组病人精神症状.结果 首发患者治疗前S100B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无显著相关(r均<0.357,P>0.05);治疗后及慢性组S100B浓度与PANSS阴性因子分呈显著相关(r均>0.374,P<0.05);首发组治疗前、后与慢性组、对照组之间血清S100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74,P>0.05).结论 血清S100B蛋白检测不宜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氮平长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体重指数(BMI)及其精神病理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病程5年以上、服用氯氮平至少12月的精神分裂症慢性期住院患者共141例,按性别将其分为两组,根据患者身高和体重计算其BMI,各组再按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分析各组BMI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女性组超重及肥胖患者所占比例(80.8%)显著高于男性组(57.3%),但女性组患者BMI增加与临床病理症状改善间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男性组肥胖、超重、正常体重和低体重各亚组间患者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分、一般病理症状分量表分和总分均存在差异,与正常体重和低体重组相比,肥胖和超重组患者上述三项量表分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患者BMI与上述三项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与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分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BMI明显增加,女性病例体重增加者占比高于男性;男性组患者BMI增加与其临床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症状的改善呈显著相关性,女性组患者BMI与其精神症状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张怀伦  张英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92-3093
目的:了解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人组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米氮平)和对照组(利培酮),治疗6周,在治疗前、治疗第二、六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评定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第二周末,PANSS总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阴性症状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P<0.01),HAMD评分在治疗第六周末时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1):106-108
目的探究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58例,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29例,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和研究组(29例,采用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的治疗效果明显较佳,治疗之后,研究组的PANSS(阴性与阳性综合征量表)评分、CDSS(卡尔加精神分裂抑郁量表)评分以及TE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PANSS评分、CDSS评分减分值差异较大,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较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3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患者应用西酞普兰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4周,分别在治疗0、2、4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t检验,治疗2周与4周时HAMD量表总分有显著性下降,治疗2周时HAMD量表6个因子分中焦虑/躯体化、迟缓2个因子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时HAMD量表6个因子分的下降较治疗2周时均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不同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00例偏执型及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不良反应量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不同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利培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不同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同一时间点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同一时间点所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组前体重基线值为(63.91±11.75)kg,治疗8周后为(65.48±10.9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培酮对偏执型及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既往生活节奏与临床症状、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方法收集2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92名健康人既往生活节奏与P300资料,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既往生活紧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很紧张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生活不紧张组的P300-N1波幅降低,PANSS抑郁分增高,意志障碍分下降。结论既往生活节奏紧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脑功能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温占红 《北方药学》2011,8(4):44-45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90例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评定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该药物的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8周中均有较好疗效。而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较少较轻。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且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蓝艳 《北方药学》2012,(12):12-13
目的:观察奥氮平(欧兰宁)合用碳酸锂缓释片与单用奥氮平(欧兰宁)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0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用碳酸锂缓释片组(研究组)30例和单用奥氮平组(对照组)30例,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PANSS评分(包括兴奋症状分及攻击因子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奥氮平合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李斌  蔡艳 《海峡药学》2014,(3):100-101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60例以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1日2~6mg,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日10~20mg,以6周为1个疗程,评估治疗2周、6周后两组患者症状量表 PANSS 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第二周起观察组 PANSS总分及抑郁症状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具有疗效好,用药安全性高的特点,具有理想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