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戴庆研 《黑龙江医药》2014,(6):1505-150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行介入治疗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100例患者介入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心脏听诊无杂音,出院前均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手术成功率100%,术后4-7天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先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进程、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围手术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入住的3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对其进行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管理,包括术前对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实验、口服抗凝剂、准备抢救药品和设备,患者在手术中要积极的配合医师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对肝素的用量进行监测。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防止患者身体发生异样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结果对35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成功率高达92%,手术成功率高达97%,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从14%下降到如今的3%。结论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快的特点,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管理进行严格的监控,可以适当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介入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行支架植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在手术期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手术期展开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手术前SAS评分(20.5±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2.6±2.1)分;术后经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2.1%显著高于对照组73.5%,并发症发生率7.9%显著低于对照组26.5%(P〈0.05)。结论在为冠心病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时,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确保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心脏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围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54例高龄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心脏术前、术中与术后呼吸道精心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经精心护理后,2例患者(3.70%)有轻微肺部感染症状,经为期5d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高龄心脏手术患者展开围术期呼吸道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有助于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6例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2010年1月至8月份收治的120例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 120例患者中无不良事件出现。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无1例护理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于患者入院前及出院时发放SAS与SDS量表,比较入院前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的差异.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SAS及SDS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欧莹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513-5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洼。方法对我院282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过程中的要点。结果282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了术后感染,经护理及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治愈后出院。结论加强对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10):1757-1759
近年来,心脏疾病发病率在社会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的作用下日益升高,而在心脏疾病的治疗中,心脏介入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射频消融、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等[1]。手术成败受到护理工作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心脏介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逐渐引入了护理安全这一先进护理观念,心脏介入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体征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将预期的手术治疗效果获取过来[2]。本文研究了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卢皓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721-722
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收集61例宫颈癌行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患者,对围手术期出现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及处理。结果 61例宫颈癌患者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少,且治疗后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介入术后35例患者顺利进行了根治性手术。结论临床中护理质量非常重要,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及良好护理技术,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3年5月间入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医疗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率降低,医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意识都有所提升,实施效果较好。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临床应用效果好,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即术前、术中、术后3个方面的护理,并对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48例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手术顺利,术后保肛成功率100.00%,虽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但经积极处理后恢复良好,患者如期康复出院。结论我院制定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手术治疗。为促进患者康复给予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介入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2例患者在手术操作中出现过度迷走神经反射,1例出现心室颤动,手术后有1例患者穿刺部位出现出血现象,并不存在拔管综合征、血肿、肾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时候,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利于术前做好充足准备,术中病情观察与护理配合,加强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我科7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资料,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7例痊愈,2例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根据脑动脉瘤和介入栓塞技术的特点开展临床护理,术后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12-1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择期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择期行脑血管介入诊治的患者共7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术前参观导管室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分析其心理特征变化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两组入院时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后观察组抑郁分数、焦虑分数、护理满意度、对血压、心率影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37、0.001、0.035、0.015、0.016)。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择期脑血管介入患者可降低抑郁焦虑分数,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机体血压、心率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介入手术期处理的临床作用。方法对3年来40例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介入手术期中进行详细体检、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对重要脏器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恰当处理。结暴40例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全面检查发现并存病32例占80%,经及时处理,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结论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围介入手术期处理对保证介入手术安全进行及术后顺利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贵学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26-328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6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对其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手术患者60例,经围手术期护理未出现永久性尿失禁、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均顺利康复。结论对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合并症护理干预能够预防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应用双人配合护理模式对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采用常规心脏介入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双人配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介入术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人配合护理模式对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