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伟祺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173-3174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应用于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90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0例(90颗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45颗牙)与对照组45例(45颗牙)。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两组治疗后1周进行近期疗效评估,治疗后随访1年进行远期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x2=4.05,P〈0.0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成功42例,失败3例。对照组成功39例,失败6例。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应用于治疗急性牙髓炎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远期疗效相当,能达到同样的临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传统根管治疗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评价隐裂性牙髓炎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116例随机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使用多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成功率70.7%,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成功率93.1%,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一次性的根管治疗和全冠保护,可以使患者治疗的周期明显的缩短、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可作为隐裂性牙髓炎治疗的首选方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红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82-183,188
目的研究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填充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本院治疗的7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填充根管.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测压法填充根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疼痛消失状况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P〈O.05)。实验组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P〈0.05)。结论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测压法填充根管相比,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填充根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感染根管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急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20颗,随机分成实验组(64颗)与对照组(56颗)。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牙的治愈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根管治疗术后,两组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8%(60/64),对照组有效率为94.6%(53/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取得与传统根管治疗同等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陈岑  宋红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79-2180
目的:比较鼻外径路与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46例(观察组),行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将同期接受鼻外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χ2=5.261,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χ2=7.439,P<0.05)。结论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优于鼻外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充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牙髓炎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都采用奥丹牙科超声综合治疗器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术,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充治疗术。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治疗牙髓炎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与咪唑斯汀联合应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6例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口服抗组胺药物咪唑斯汀缓释片;观察组87例服用咪唑斯汀缓释片的同时,服用润燥止痒胶囊。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皮肤瘙痒症疗效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痊愈率52.9%,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8%、83.7%(χ2=14.5、10.6,均P<0.05);观察组无效率仅2.3%,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7,P<0.05)。且观察组瘙痒缓解起效时间(6.0±1.9)d、瘙痒症状消失比例为52.9%,症状消失时间(12.4±5.7)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14.5,χ2=13.3,t=14.1,均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周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4,(7):1057-1058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口服氯沙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灯盏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3.124,P<0.05),而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76、2.67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2.992、3.013、3.245,均P<0.05),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3.154、3.022、3.263,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3/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76,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尿蛋白,有效保护肾功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并对不同hs-CRP水平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χ2=3.98,P<0.05);对照组hs-CRP水平异常患者总有效率65%,观察组总有效率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对照组hs-CRP的体内水平正常的患者总有效率94%,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以很好的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牙髓炎患者采用Cortisomol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的根管治疗比较分析。结果Cortisomol糊剂一次法根管充填急性牙髓炎在术后24h和7d急症发生率分别为13.85%和3.07%,对照组分别为33.33%和19.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可有效减少术后急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232例,所有患者均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6例。观察组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1%,对照组为8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远期疗效:随访2年,观察组中治疗成功112例,占96.55%,对照组治疗成功96例,占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中,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谢红帼  彭澜  黎琼  张青  卢骁鹏 《安徽医药》2013,17(6):978-979
目的比较冷侧方加压法(CLC)与热牙胶充填法(WVC)在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采用CLC进行根管填充;B组46例采用WVC进行根管填充,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根管填充时间为(4.2±0.7)min,短于A组的(5.3±0.8)min(P0.01);B组治疗成功率为93.48%,高于A组的76.19%(P0.05);B组根管恰填率为91.30%,高于A组的73.81%(P0.05)。结论对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采用WVC填充可有效缩短填充时间,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行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口腔科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210例共210颗患牙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治疗措施不同进行随机分组,一次性根管治疗为实验组110例和多次性根管治疗为对照组100例,通过12年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根管治疗患者在治疗12年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根管治疗患者在治疗12年后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均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和费用,减少治疗期间细菌感染的机会,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朱彦红 《中国药房》2011,(46):4396-4398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糊剂、替硝唑粉联合牙胶进行根管充填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的180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根管照。组比,各较920组颗的牙充,对填照效组果采。用结根果管:观糊察剂组加与牙对胶照充组填的根超管充,观填察、欠组充将填氢、氧适化充填钙效糊果剂比和较替,硝差唑异粉无以统2计∶1学的意比义例(调P>配0好.0后5)加。牙但胶治充疗后填7d,观察组的急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充填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慢性牙髓炎充填有效率、急慢性根尖周炎充填有效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替硝唑粉联合牙胶根管充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感染性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芜湖市中医医院2009年2月到2010年6月之间收治的43例采取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牙髓坏死和慢/急性根尖周炎患者(75颗患牙)和同期的47例采取感染根管二次性根管治疗的牙髓坏死和慢/急性根尖周炎患者(83颗患牙)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率与对照组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临床中采取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30例采取THR,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42/53)(χ2=11.2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45.33±6.21)min、(575.65±26.84)mL和(278.51±14.15)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80.12±5.36)min、(322.52±25.34)mL和(185.46±12.48)mL(t=9.56、8.83、10.03,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4%(12/53)(χ2=12.16,P<0.05)。结论 THR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磨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12月口腔科就诊的磨牙牙髓病、根尖周病的老年人患者100例,共有120颗患有牙髓病、慢性根尖周炎的磨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每组60颗患牙。对照组按常规根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根充联合改良塑化术治疗,采用根尖周指数(PAI)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随访2年。结果对照组患牙的恰填率为81.67%,观察组为95.00%,两组患牙的恰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P〈0.01);对照组术后1周的患牙疼痛率为20.83%,观察组为1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P〈0.01);两组患者除对照组1例患者失访外,均随访2年,临床检查均无松动、叩痛、无漏管,X线检查根尖周无阴影;术后2年随访观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充联合改良塑化术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简化了技术操作,减少了医生和患者的体力消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可满足临床需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半髋与全髋置换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翻修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慢性疼痛总发生率为22.8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0,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为(93.25±4.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3.8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3,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2, P <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股骨颈骨折术后疼痛感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中远期疗效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9.
李艳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51-3253
目的:探讨维胺酯胶囊治疗脂溢性皮炎及可行性分析安全性。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84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吡美莫司乳膏外涂,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胺酯胶囊50 mg/次,2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红斑、鳞屑、皮脂溢、瘙痒等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红斑t=5.865、5.786,鳞屑t=6.112、5.886,皮脂溢t=5.963、5.629,瘙痒t=6.123、6.072,均P<0.05)。观察组治疗1周、4周、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7.14%、85.71%、95.24%,对照组分别为42.86%、59.52%、8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6.986、5.252,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6.123,均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9,P>0.05)。结论维胺酯胶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脂溢性皮炎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