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包括天人相副、人天依存、天人相合等不同认识。西医学整体观包含着"人的可分解性",即合整体观;中医学整体观的核心是人与环境、人体自身的"不可分割性",即元整体观。从元整体观探讨天人相应的理论内涵可知,天人相应包含天人本一、以人应天、天人合一在内的逻辑递进的多层次概念。其具体表现在:从宇宙本体论来看,天人相应首先是天人本一;从宇宙发生的过程看,人的健康疾病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从宇宙生态平衡角度看,养生防病上需要天人合一。阐明"天人相应"理论深层次内涵,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健康与疾病及其防治,有益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医原创思维“意象”的心理实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意象思维是最具特色与优势的中医原创思维,深入挖掘“意象”的心理实质有助于促进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中医原创思维,“意象”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宇宙大生命观为认知主体,既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更是一种独特而深奥的思维策略.以心理学方法论去阐发“意象”,结果表明,“意象”是一种内源性的、客观主观化的思维路径,是一种人文取向的认知心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医哲学以时间为本位,从大化流行、天地气交演生万物的角度看世界,这就决定了一是由于坚持自然整体观,中医学与哲学必定保持特殊密切联系;二是中医哲学是世界哲学独立的一元,与以空间为本位的西方哲学有本质区别,不可拿西方哲学的概念来框套;三是中医学是现象层面的医学,其使命是寻找生命现象层面的规律。中医学无论怎样创新,其本位不可离"象";反之,只要本位不离开"象",什么先进方法都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中医整体观还是全息生物学,其相关性的特点就在用于整体的观点认识人,认识人与宇宙的统一性,讨论二者的关系,旨在寻找相互交叉融合的基本点,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理论和语言加以深化和表述一中医诊断、防病、治病,养生等方面的机制和思想,使中医学快速发展,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赵博同志《(黄帝内经)的整体观模式及其评价》一文,发表于贵刊1990年第四期。(以下简称《赵文》)。《赵文》认为《内经的整体观模式表现为“共宗主性结构”、“同基源性结构”和“阴阳五行结构”三种整体模式”。拜读之后,不敢苟同,现略陈管见,以与赵博同志商榷。 (一) 《赵文》在“共宗主性结构”一节中说: “这种模式的整体观,……系指宇宙万物依据某种原则,或在宇宙本体的统摄和某种力量的支配下而存在变化,从而表征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最通常的观念是把“宗主”视为道或天道。”并列举了《老子》、《周易》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整体观角度来认识、探讨整体护理,其理论及实践过程与中医“整体观“理论及实践过程吻合默契,故中医护理人员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把中医“整体观“理论和其指导下的中医护理的临床思维方法即辩证施护,运用到现代整体护理的护理程序的各步骤中,既能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又能让传统中医护理在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让祖国医学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雄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78-3379
从中医整体观角度来认识、探讨整体护理,其理论及实践过程与中医"整体观"理论及实践过程吻合默契,故中医护理人员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把中医"整体观"理论和其指导下的中医护理的临床思维方法即辩证施护,运用到现代整体护理的护理程序的各步骤中,既能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又能让传统中医护理在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让祖国医学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本文解析了整体观在中医药学中的体现,分析了中医师的知识结构、医药一体、中药材本身、中药组方、临床诊疗上的整体性及特殊性。正确理解中医药的整体性,对中医药事业的管理、教育、科研、临床等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它源于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辩证、治疗等各个方面知识体系的构成具有指导作用。在以临床诊治为基础的医疗实践中,中医整体观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图跳出中医理论框架的限制,从现代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中医整体观的意义,赋予中医整体观更多的科学内涵,为以后的中医理论深度的挖掘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医哲学思想的特定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包括诸如自然观、物质观、运动观、整体观、联系观、时空观、矛盾观、系统观、调控观、社会观、生命观、疾病观、辩证观、治疗观、思维观、实践观、认知观等众多特定内容,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就中医自然观、生命观和整体观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谈谈个人的看法,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观思想探析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与中医整体观之间的关系,从整体观思想的角度论述了沙盘游戏治疗室的构建、治疗师与来访者关系以及沙盘游戏作品制作过程三个环节治疗技术要求与技术关键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的本土化必须运用中医辩证思想分析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引导来访者完成自我探索以自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这种整体观念是以时间和空间纵横交错的变化来体现。由于人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随着自然界年、月、日、时的推移,人体的生理病理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生理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诊治琐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诊断是以中医理论作指导,从整体观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待疾病,使诊疗过程完全建立在客观事实和正确思维的基础之上.中医在诊治过程中的有5点应该注意的问题,即:忌四诊掉以轻心,不求详审、忌辨证只靠经验,不谙理论、忌诊病仅凭印象,不合病机、忌用药杂乱无章,不讲法度、忌囿于西医诊断,不假思索.  相似文献   

14.
论机能状态紊乱与中医阴阳平衡失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体机能状态紊乱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在现代医学中用整体观观察认识疾病在机体发生的早期阶段由"细胞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机能状态紊乱.研究发现这一机能改变表现于多系统、多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障碍,主要是能量代谢障碍,而导致细胞超微结构发生的"细胞器质性改变",从而引起细胞功能异常或降低,它是疾病的早期发展阶段,久而久之发展为临床明显的"疾病"的结果.应用中医的理论的观点它属于"阴阳平衡失调",<内经>认为阴阳二气是宇宙万物和人体生命的根本.在临床对疾病治疗上需要从调整机能状态上和调整阴阳平衡上着手,便会达到意想不到神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创伤骨科患者多为急诊等方式入院,在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下,其护理需求比其他科室的要求更高.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护理相比,整体观是中医护理策主导思想,辨证施护是其活的灵魂,情志护理是护理的关键,应贯穿护理的始终,充分应用好中医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探讨中医护理思维指导临床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9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中医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慢病管理,中医组患者在常规慢病管理基础上,基于“整体观”给予患者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干预,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氨基末端脑肽钠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每搏输出量(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LHFQ)评分。结果 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SV、LVESD、LVEDD、LVEF、NT-proBNP水平、6MWD、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心脏功能指标、NT-proBNP水...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的控制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医学与控制论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维纳1948年出版《控制论》一书,标志着控制论这门新学科的诞生。控制是对系统的信息作出分析、比较及判断,进而执行的过程。是一个有组织的按预定目的多次往返调节(反馈)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系统联系的观点,有机整体的观点,辨证统一的观点。生物控制论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形成,它是应用控制论的一般原理研究生物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交换以及处理过程的调节控制规律的科学,重点研究生物控制过程,信息处理及新陈代谢作用等。其特点是用系统观和整体观考察生物系统,把生物系统看作一个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中药调周法是中医时间医学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体现,它根据月经节律中气血阴阳消长变化的生理特点,在月经周期的各个阶段,辨病、辨证结合施治,使月经节律恢复正常,符合中医时间医学强调的"整体观""节律性"和"因时治宜"等原则。在治疗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痛经、月经量少、月经量多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不断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 (简称慢乙肝 )病情缠绵难愈,无论其为湿毒症、气分证或血分证,治疗均难取捷效.往往是利其湿而湿难尽,清其火而火易伏,凉其血而血不清,行其瘀而瘀难消,或其证虽已而化验指标未平,或检验指标皆平而过劳又复,故古人有"剥茧抽丝"之叹,然而临诊中倘若能重视整体观,勿偏执一法一方,辨证论治,除邪扶正,调畅气血阴阳,治愈者并非少见.  相似文献   

20.
五运六气学说是《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天之五运与地之六气相结合,推断天、地、月的运动变化规律.运气变化,天地自然有四时节律、日节律、月节律及特殊节律,人体气血阴阳也会随着这种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人体体质的倾向性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认为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息息相通,依据胎儿在母体的孕育及出生时的宇宙干支运气来判断当时的宇宙气化特点,从而推测人的体质倾向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