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自腹泻患者粪中检出肠道致病性大肠菌(EPEC)、肠道产毒性大肠菌(ETEC)及肠道侵袭性大肠菌(EIEC)已有众多文献报告,但自健康人粪中检出 EIEC 的报告尚少,1987年我们在田林县食品从业者健康体检中分出一株 O_(124)(?)K_(72)血清型 EIEC,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制备两种与豚鼠结膜炎反应(Sereny 试验)有关的 DNA 探针,它们分别是痢疾杆菌毒力质粒中的VirG DNA 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 菌)毒力质粒DNA 中2.8kb 片段,均用半抗原(Digoxigenin)标记。用 VirG DNA 检测64株野生型宋氏痢菌,32株EIEC,2株宋氏菌减毒株,4株菌苗株以及18株耶氏菌属不同种,5株伤寒杆菌和5株大肠杆菌的 DNA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广州市部分医院腹泻门诊病人的粪便标本共1193份,分离EIEC菌20株(1.68%),其中能引起豚鼠角膜炎的有毒力菌株18株(90.00%),10.00%菌株已丧失了毒力。20株EIEC分布于5个血清型,其中O_(28)sacK_(73)9株(45.00%),O_(164)K? 8株(40.00%),O_(124)K_(72)、O_(136)K_(73)、O_(144)K? 各1株(5.00%)。该菌的生化反应类似志贺氏菌属,无动力,不产气,赖氨酸脱羧酶阴性,乳糖不发酵或迟发酵(除外7株O_(28)acK_(73)迅速发酵乳糖)。所分离的20株EIEC均具有140mdal质粒,并经豚鼠角膜毒力试验,其中18株证明该菌侵袭力很强,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黄锦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83-1684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458份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HBV)两对半,用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乙肝两对半模式不同血清型的HBV-DNA阳性率不同,HBsAg(+)、HBeAg(+)、抗-HBc(+)最高,其HBV-DNA检出率为95.5%,对数均值为7.4±2.15;HBsAg (+)、抗HBe(+)、抗-HBc(+)的HBV-DNA检出率为39.6%,对数均值为4.8±1.02。而HBsAg(+)、抗-HBc(+)其HBV-DNA检出率为73.8%,对数均值为3.7±0.84。结论:3种血清型的HBV-DNA检出率差异及拷贝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大肠杆菌的研究,我国自70年代末即陆续有所报道,但所分出的菌株均属于O_(2B)ac等9个血清型。我们于1986年6月分出一株生物学性状及豚鼠角膜毒力试验均呈EIEC典型反应的菌株,最近确认为侵袭性大肠杆菌O_(121):H-型,鉴于本菌为我国新分离和确定的血清型,特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6.
三种检测AmpC酶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三维试验、表型筛选法及头孢西丁纸片药敏法(K-B法)同时检测肠道G-杆菌的AmpC酶,并加以比较,找出一种适合临床常规应用的检测AmpC酶的方法。方法用头孢硝噻吩法检测出97株β-内酰胺酶阳性的肠道G-杆菌作为试验待测菌,用头孢西丁药敏法、表型筛选法测定细菌耐药情况,以判断产AmpC酶的情况。用三维分析法测定细菌粗提物中的AmpC酶情况。结果97株肠道杆菌头孢西丁药敏法结果显示产AmpC酶共有36株,占37.1%(36/97),与三维试验比较总符合率为74.2%。表型筛选法产AmpC酶的菌株有15株,占15.5%(15/97),与三维试验比较总符合率为91.8%。结论表型筛选法与三维试验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型筛选法可以作为一种临床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AmpC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赖氨葡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90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予以赖氨葡锌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CD8^(+)、CD3^(+)、CD4^(+)及CD4^(+)/CD8^(+)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联合赖氨葡锌可发挥协同效应,在治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调节机体细胞免疫机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的感染分布、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检测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120株P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120株PA中的金属酶β-内酰胺酶(M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AmpC酶。结果PA在临床上的感染主要以上呼吸道为主(痰液及咽拭子),1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达80%以上的抗生素有7种,依次为头孢曲松95.8%、头孢噻肟89.2%、加替沙星86.7%、氨曲南、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为85%、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3.3%。120株PA中65株产β-内酰胺酶,改良三维试验检出其中产ESBLs酶、AmpC酶、MBL酶分别为9株、4株和37株;10株同时产MBL酶和ESBLs;5株未检出β-内酰胺酶型别。结论P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性明显。产β-内酰胺酶复杂,以产MBL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产酶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1990年3月,在福建南平市一轻型痢疾样患者中检出1株新型大肠埃希菌(90-312)。该菌株有大肠菌与志贺菌之间的生化特性(葡萄糖产气,无动力,靛基质、醋酸钠、萄萄糖铵阳性和赖氨酸脱羧酶阴性等),噬菌体试验裂解Sh、E4,豚鼠角膜结膜炎试验阳性,琼脂糖蛋白电泳出现120~140Md质粒带,并与福氏志贺菌2a抗血清交叉凝集。但菌株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为与国际标准株大肠菌O_1~O_(170)抗血清不凝集的肠侵袭性大肠杆菌(9C-101)。作者等暂定名为肠侵袭性大肠杆菌——中国福建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腹泻症候群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和多重PCR检测,了解本地区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群、型分布规律,所携带毒力基因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为腹泻症候群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测、鉴定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阳性株的检出率。方法:对本地区2012-2013年腹泻症候群监测医院门诊未使用过抗生素腹泻患者的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标本通过増菌、各种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病原菌,后经生化试验、多重PCR试验和血清型分型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本次检测共检出65株血清凝集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属EPEC、EIEC、ETEC,以EPEC为主,占83.08%,共8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O55:H59、O128:H67占58.47%;共检出4种相关毒力基因,其中escV 49株(75.38%)。未分血清型菌株27株,检出相关毒力基因共5种,分属EPEC、EIEC、ETEC、EAEC,其中escV 15株(55.56%)。结论:本地区腹泻症候群中血清学阳性致泻大肠埃希菌以EPEC为主,常见血清型为O55:H59、O128:H67,毒力基因为escV、escV+bfpB、invE、elt。未分血清型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为escV、escV+bfpB、invE、elt、astA,与已分型菌株携带基因基本一致。腹泻患者的大肠埃希菌检测中,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检测,以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漏检,提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采用已报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DNA的检测方法(简称LL法)。从1982年在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1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125株(95.4%)中检出质粒,可分为21质粒谱。经单向及双向二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别,按分子量共有16个CCC型质粒带(P_1~P_(16))。用改良的LL法制备E.coli V517菌株质粒DNA,建立了简便的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DNA分子量的参考系统。结果表明:要本实验条件下,P_1~P_(16)的分子量为1.42 Md~22.24±0.73 Md;以含有14.88、2.66±0.06 Md质粒谱的菌株较常见,占总数的25.2%;2.66±0.06 Md的质粒最常见,在73.3%的菌株中检出。  相似文献   

12.
对福州地区分离的113株奈瑟氏淋球菌进行了质粒和耐药性的研究,发现86. 7%菌株携带2.6Md隐蔽性质粒,并检见含4.5Md耐药性质粒26株和24.5Md传递性质粒24株。所分离的淋菌69.9%出现耐药现象,其中耐3种以上抗生素占38.1%。对菌株的青霉素耐药现象和耐药性质粒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L Zhang 《中华医学杂志》1991,71(6):314-7, 24
From November 1988 to June 1989, 142 strains of S. typhi were isolated from patients of typhoid fever in Qingpu County, Shanghai These strains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ceftazidime, ceftriaxone, ofloxacin and enoxacin, the sensitive rates to chloramphenicol, co-trimoxazole and ampicillin being from 67% to 83%. Of these 142 strains, twenty-two were multiresistant strains, being resistant to chloramphenicol, co-trimoxazole, ampicillin, cefazolin, gentamicin, piperacillin and tetracycline. Beta-lactamase production wa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of S.typhi to beta-lactam antibiotics. Plasmid analysis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showed that a plasmid band of 98Md was found in all multiresistant strains as well as the conjugates, while in sensitive strains, no plasmid band was found. The 98Md large plasmid seem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ultiresistance of S.typhi. Phage typing of S.typhi strains in Qingpu area revealed that M1 was the most prevalent type and A, E1, D2 etc followed in order of frequency. M1 type seem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istance to chloramphenicol, co-trimoxazole and ampicillin.  相似文献   

14.
佛山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菌型分布及毒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佛山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型分布及毒力携带情况。方法采集佛山市十类食品362件中分离的17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按GB4789.6-94国家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血清分型;用ELISA检测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毒力测定采用小鼠致病力试验和采用irp2和irpB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检测ES-IEC菌株毒力岛。结果 菌型分布在三类11个型别上,其中EPEC占41.17%(7/17),EIEC为35.29%(6/17)。ESIEC为23.53%(4/17);17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七类食品中均有存在。对小鼠致病力试验均为阳性;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均为阴性,其中4株ESIEC中1株携带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PI)。结论佛山市食品中污染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普遍,对小鼠致病力与耐热和不耐热肠毒素无必然联系;有携带耶尔森氏菌HPI的ESIEC存在。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鉴别6种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方法。方法根据6种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的8种特异性毒力基因设计8对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后溶解曲线分析,根据曲线的峰值、高度、宽度、面积不同鉴别不同的致病菌。结果成功设计出8对引物,扩增出针对6种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的8种不同毒力基因,获得了特异性的溶解曲线。优化反应体系后在同一反应管中成功获得针对8种特异基因的溶解曲线,除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细胞致死膨胀性大肠杆菌具有相同的两种基因不能鉴别外,其中5种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均可以明确鉴别。结论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鉴别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是一种简单、特异、高效的方法,在腹泻病与食源性疾病的暴发调查和日常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和鉴定海南地区临床上发现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基因的细菌。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API20E生化鉴定条和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的GNS试剂,鉴定出临床上耐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并经改良Hodge试验和亚胺培南,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协同试验检测产金属酶类碳青霉烯酶,对目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PCR特异性扩增,扩增后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同时将目的菌株进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分析其耐药机制,并对接合前后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13株耐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中,经亚胺培南,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协同试验检出4株阳性,确定为产金属酶类碳青霉烯酶细菌。该4株产金属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改良Hodge试验均为阴性,NDM-1基因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分析,确认此4株目标菌株均为携带NDM-1的耐药基因的耐药菌株;这4株接合子E.coli J53(NDM-1)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的MIC值较受体菌E.coli J53耐药性均有很大提高,经PCR扩增其接合子NDM-1基因片段分析证实4株接合子均接合成功。结论海南发现的4株耐碳青霉烯酶类的肺炎克雷伯菌为携带blaNDM-1基因,且其NDM-1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株之间传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由泌尿科住院患者尿液中分离的2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了抗生素耐药谱及其质粒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有92%以上的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荼定酸、环丙氟哌酸和洁霉素耐药;且所有分离株均至少对5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有13个分离株(46.4%)带质粒,其中以分子量为50Md的质粒出现率最高,该质粒可能为泌尿科内的流行质粒。本文还发现来自医院内两泌尿道感染者的分离株虽为不同菌种,却显示相同的质粒图谱,提示此两感染患者可能存在某种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8.
佴静  NAI Jing 《北京医学》2010,32(1):35-37
目的通过对志贺菌中cadABC基因簇缺失情况的检测,探讨编码赖氨酸利用的基因簇在志贺菌中缺失的普遍性。方法根据大肠杆菌K-12 MG1655菌株的cadABC基因簇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和核酸杂交试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60株志贺菌中,41株B群菌株,5株发生了cadABC基因簇的全部缺失,36株表现为部分缺失:D群的19个菌株全部表现出部分缺失。结论60株志贺菌的2个群5个血清型中,全部发生了cadABC基因簇的缺失,表现为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志贺菌的进化可能与cadABC基因簇的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LTEC)在小儿腹泻中的病原学地位。方法:根据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0157:H7SLT1、SLT2、eaeA基因片段设计了3对引物,采用PCR法检测大肠埃希菌中SLT1、SLT2、eaeA毒力基因。结果:29株标准致泻大肠埃希菌(EHEC、EPEC、ETEC)和10株其它肠道病原菌中,只有1株EHEC检出SLT1、SLT2、eaeA毒力基因,其它均为阴性。从1032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的474株未定型大肠埃希菌中,检出SLT1 20株(4.2%),SLT2 7株(1.5%);74株产志贺样毒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SIEC)中检出SLT115株(20.3%),SLT2 5株(6.8%)。结论:SLTEC是太原地区引起小儿腹泻的一种重要的致泻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