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重型非胆道梗阻性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非胆道梗阻性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分析47例重型非胆道梗阻性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999年8月以前,13例采用早期手术,4例死于早期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为30.8%;存活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1.5d、平均医疗费用为9.53万元。(2)1999年8月以后,22例采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1例死于后期感染并发症,病死率为4.5%;存活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1.3d,平均医疗费用为4.64万元。(3)12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4例病情较重者3例死于早期多脏器功能障碍;其余8例病情较轻者无并发症治愈。结论(1)在急性反应期内,作好复苏治疗的同时,推荐应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型非梗阻性胆石性胰腺炎;(2)重视临床类型的鉴别和转化,发现胆道梗阻及时手术治疗;(3)病变后期出现胰腺局部并发症需要适时的择期手术;(4)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应适时手术解除胆石病变以防止胰腺炎复发。  相似文献   

2.
胆石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胆石性胰腺炎(GP)早期手术适应证及相应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G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梗阻性重型GP患者10例中8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部治愈。(2)梗阻性轻型GP患者70例中57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部治愈。(3)非梗阻性重型GP患者47例中13例采用单纯早期手术治疗,4例死于早期多脏器衰竭:另3例采用区域动脉灌注联合早期手术治愈。(4)非梗阻性轻型GP患者146例中采用早期手术55例,全部治愈。结论(1)梗阻性GP是早期手术的绝对适应证,胆道解压和胰周引流是其基本术式;(2)非梗阻性重型GP原则上不采用早期手术;(3)非梗阻性轻型GP可采用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炙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要点.方法 对102例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102例,轻症非梗阻34例,占33.3%;轻症梗阻59例,占57.9%;重症非梗阻3例,占2.9%;重症梗阻6例,占5.9%.早期手术83例,其中1例联合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EST 5例;传统非手术方法14例.全组102例病死仅1例,病死率约为1.0%,病死者属于非胆道梗阻重症患者.结论 胆源性胰腺炙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处理原则仍应以有无胆道梗阻为依据,而不是盲目地采取早期手术.非胆道梗阻性重症患者的临床处理需慎重.ERCP+EST的临床应用限于胆道梗阻性轻型患者较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的病变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7年1月~200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例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存在胆总管结石,4例胆总管内未见结石;(2)4例出现Charcot三联征,1例出现Renyolds五联征;8例以右上腹痛为主,仅1例出现左上腹痛;6例呈胰头部局灶性坏死;2例见散在斑点状坏死;2例见弥漫性坏死灶.(3)外科收治的8例患者,全部采取早期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内科收治的2例患者采取早期传统保守治疗,1例病情恶化第8天自动出院,1例病情好转遗留胆石病变出院.结论 (1)胆管梗阻可导致胆石性胰腺炎,梗阻是原因,病因不除,疾病难以控制;(2)胆总管内未见结石的胆石性胰腺炎也可出现胆道梗阻,应引起临床重视;(3)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的病变特点:胆道症状突出,胰腺病变以局灶性胰头部坏死为主;⑷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应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由外科收治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II型胆石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9例III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n=29):行早期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其中行ERCP+EST 17例,开腹或腔镜下手术12例;结合护理配合策略包括胰腺炎常规护理操作+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备的术后护理。保守治疗组(n=30):行传统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抑酸、抑酶、补液等;护理策略仅行胰腺炎的常规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93.10%(27/29)vs 83.33%(25/30),P=0.449];早期手术组的住院时间短于保守治疗组[(14.48±7.01)d vs(22.80±15.58)d,P=0.011];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54 969.22±10 844.51)元 vs(88 210.55±14 838.98)元,P=0.076];早期手术组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0 vs 20%(6/30),P=0.035];早期手术组死亡1例,保守治疗组死亡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5%(1/29)vs 13.33%(4/30),P=0.449]。结论 III型胆石性胰腺炎应采取手术或ERCP+EST的方法早期解除胆道梗阻;相应地,其护理配合策略除做好常规护理外,还应尽早进行充分术前准备,并做好完备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疗法在胆石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区域动脉灌注疗法与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胆石性胰腺炎的疗效,并分析死因与治疗要点。结果①I型、Ⅱ型、Ⅲ型、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0(0/70)、0(0/146)、10%(1/10)、17.0%(8/47),Ⅳ型病死率最高,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占总病死患者的88.9%(8/9)。②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方法、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疗法治疗Ⅳ型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0.8%(4/13)、25.0%(3/12)、4.5%(1/22),区域动脉灌注组病死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区域动脉灌注组的1例患者死于后期感染并发症,其他组的8例患者均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疗法是治疗IV型(非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的理想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Ⅳ型向Ⅲ型(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的转变,并应常规检查Ⅳ患者的血脂。  相似文献   

7.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术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方法123例ABP患者,梗阻性31例,其中9例重症者在观察治疗24—48h后病情恶化,急诊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或取石术(EST)、鼻胆管引流(ENBD);余22例轻症者经非手术治疗病情得到控制,10d后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EST、ENBD,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限期内镜胆管内支架放置术或开放根治术。非梗阻性ABP92例,均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所致,在入院10~14d急性胰腺炎控制后行胆囊切除术60例,32例未行手术。结果31例梗阻性ABP在及时和限时行胆道引流解除梗阻后均控制了胰腺炎的进一步发展,为以后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非梗阻性ABP患者中,60例住院行一期胆囊切除术,治愈率100%。余32例保守治疗患者,1个月到1年内胰腺炎复发24例(75.0%),均再次入院行胆囊切除术。结论ABP应根据胆道有无梗阻分型论治:梗阻性应尽早引流解除胆道梗阻,EST+ENBD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非梗阻性宜积极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在同一住院期内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在不同临床类型胆石性胰腺炎不同病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析273例胆石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延期手术以及恢复期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Ⅲ型病人采用早期手术治疗,病死4例;8例Ⅰ型病人和所有经早期手术治疗的轻型病人全部治愈。(2)共有4例重型病人行延期手术治疗,其中2例因并发坏死组织继发感染,1例病死,1例治愈;1例假性囊肿伴出血和另1例巨大假性囊肿。(3)120例经非手术方法治愈,15例Ⅲ型病人得到随访,2例复发,2例在住院后期行胆囊切除,9例再入院行胆囊切除,尚有2例未行胆囊切除;9例Ⅳ型病人在住院后期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失访。结论(1)Ⅰ型、Ⅱ型病人是早期手术的绝对适应证,手术目的在于解除胆道梗阻,Ⅲ型病人不适合早期手术;(2)Ⅰ型或Ⅲ型病人在病变后期出现胰腺局部并发症需要延期手术,其关键在于胰周间隙的通畅引流;(3)对于保守成功的Ⅲ型病人应尽早开展针对胆石病变的恢复期手术以防止胰腺炎复发;(4)Ⅳ型病人可采用早期手术,也可采用愈合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56例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cutebiliarypancreatitisAB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5 6例ABP的临床资料。结果 轻型 :非梗阻型 1 1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梗阻型 36例 ,其中 2 6例转为非梗阻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1 0例转为重型行EST或开腹手术解除梗阻。重型 :梗阻型 7例 ,行ERCP +EST6例 (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 ,开腹手术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胰腺被膜切开引流 ) 1例 ;非梗阻型 2例 ,开腹手术 1例死亡 (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 ,非手术治疗 1例。结论 区分壶腹部梗阻对ABP治疗至关重要 ,MRCP宜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8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推荐ABP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ABP患者189例,其中轻型胰腺炎16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68例,单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治疗39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56例。重症胰腺炎26例,行ERCP+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14例,单纯保守治疗12例。结果 163例轻型ABP患者6,8例LC除中转开腹3例外均获成功;单纯ERCP+EST治疗39例取石成功;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56例,中转开腹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出血及胆漏并发症。26例重症胰腺炎中,行ERCP+ENBD 14例均获成功;12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死亡,余治愈。结论对于ABP患者,做好充足的围手术准备,早期实施LC或ERCP+LC是首选治疗方式。重型胰腺炎患者早期提倡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胆石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对策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石性重症胰腺炎 (GSP)的合理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的97例GSP临床资料。结果  97例中 ,重症I级 5 4例 ,II级 43例 ;治愈 77例 ( 79.4% ) ,病死 2 0例( 2 0 .6% )。内镜治疗组 (EST)、延期手术组和早期手术组的并发率分别为 2 4.1% ,2 5 .0 %和 65 .5 % ;病死率分别为 10 .3 % ,13 .9%和 3 7.5 % ,前两组均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组 (P <0 .0 5 )。结论 GSP治疗应根据“个体化方案” ,无胆石梗阻者应延期手术 ;有胆石嵌顿梗阻者应及早施行EST治疗或开腹手术 ,对重症II级患者首选EST治疗  相似文献   

12.
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0年至2010年76例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治疗36例,两周内手术20例,延期手术16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无复发.内镜治疗15例,其中ERCP/EST 11例,ERCP/ENBD 1例,ERCP 3例,均获痊愈,随访1例复发.非手术治疗25例,死亡1例,随访6例复发.结论 外科手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在经短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后早期手术或内镜治疗解除胆道梗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nagement and timing of operation in obstructiv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fis.Methods A etrospective review was performed of seventy-six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presented to a single tertiary care institution from 2000 to 2010 with obstructiv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Results Of the seventy-six patients,thirty-six patients underwent operations,with early(after onset within 2 weeks)operations in twenty cases,delayed operationsin sixteen cases and one case dead,no one experienced recurrent pancreatitis during follow-up.Fifteen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endoscopy,ERCP/EST in eleven cases,ERCP/ENBD in one case and ERCP only in three case.All patients were cured,only one patient experienced recurrent pancreatitis.Twenty-five patients received conservative treatment,one patient died,six patients experienced recurrent panereatitis.Conclusions Surgery is essential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In cases of obstructiv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early operation or endoscopic therapy should be performed to remove biliopancreatic obstruction after aggressiv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30例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延期手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GP)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 1 995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收治的 30例明确诊断为重症GP患者延期手术和病死率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因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早期急诊手术 ,术后 1例死于心衰。非手术治疗过程中 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延期手术 2 7例 ,2例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真菌性败血症。术后并发症 2例 ,分别是胰瘘和胰周残余脓肿。延期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 1 0 .0 %、6 .7%。结论 重症GP应首先行非手术治疗 ,待渡过急性期 ,一般于起病 3周后在同一住院期间延期手术 ,若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胰腺坏死组织并发感染 ,应早期急诊手术。延期手术能保证较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为胆总管结石。目前国内主流观点认为,对于发病早期的ABP应尽早进行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诊疗,然而,近期的文献及指南表明ERCP联合EST并非适用于所有的ABP患者。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ERCP联合EST治疗ABP的临床价值及其临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因ABP收治的10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取保守治疗,另60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72 h内实施ERCP联合EST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整体分析结果显示,ERCP联合EST治疗在腹痛缓解时间、CRP恢复时间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均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对于伴有急性胆管炎的ABP患者,ERCP联合EST治疗在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CRP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均P0.05);但对于不伴急性胆管炎的ABP,ERCP联合EST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优势(均P0.05)。无论是整体分析还是亚组分析,ERCP联合EST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治疗费用(均P0.05),而两种治疗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ERCP联合EST治疗ABP相比保守治疗而言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对于伴有急性胆管炎的ABP效果确切;但对于不伴胆管炎的ABP,ERCP联合EST治疗较保守治疗并无明显优势,却增加住院费用。因此,临床中需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建议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外科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 41例ABP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1例患者均获治愈。结论对ABP的治疗应根据其病情与类型而定,对伴有胆总管下端梗阻或胆道感染的重症ABP应急诊或早期(72 h)手术,对不伴胆道完全梗阻、胆管炎的重症ABP患者,早期采取保守治疗,手术尽量延至病情稳定后。对急性水肿性ABP可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2~4周行胆道手术,但保守治疗期间若出现胆管炎、胆囊坏疽或穿孔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6.
18例医源性创伤性胰腺炎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上腹部手术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医源性创伤性胰腺炎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收治18例医源性创伤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于上腹部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后7例、胆道手术后5例、ERCP检查后6例.多发生于术后1~4 d.12例保守治疗(66.7%),6例再手术清创引流(33.3%).1例胆道探查术后、1例ERCP检查后重症胰腺炎经再次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均治愈.结论 在上腹部手术或ERCP检查中出现操作不当或失误是引发术后医源性创伤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术中操作规范、动作轻柔、技术熟练、选用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等是预防术后医源性创伤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措施.治疗上应首选保守治疗,如出现病情变化或保守治疗无效则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7.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7月~2004年10月行ERCP、EST、ENBD等方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经内镜治疗后疗效均满意。术后发生出血1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2例、死亡1例。无因病情恶化而中转手术治疗者。结论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内镜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ERCP及EST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的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探讨和分析ERCP及EST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我院近4年(1994年1月~1997年11月)行2225例次ERCP及EST术后共发生并发症者57例(2.56%),其中急性胰腺炎35例(1.57%),胆管感染5例(0.22%),出血12例(0.54%),结石及网篮嵌顿1例(0.04%),药物反应2例(0.09%),后腹膜腔积气2例(0.09%),经保守治疗痊愈54例(94.74%),手术治疗3例(5.26%),死亡1例(0.04%)。结论:诊断性ERCP并发症中以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高,与插管困难、反复显影、注造影剂压力过大及量过多有关。EST并发症中以出血最为常见,与操作、黄疸、糖尿病有关。绝大多数发生并发症患者可经内镜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而得以痊愈(94.74%),仅极少数病人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为20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LC的临床资料。其中138例先行ERCP+EST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LC(ERCP+LC组);65例先行LC再行ERCP+EST(LC+ERCP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无穿孔、出血及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ERCP+LC组住院时间短[(7.2±2.1)d vs.(8.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术后胆管残余结石4例,发生急性轻型胰腺炎1例、胆管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LC+ERCP组的12.3%(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EST取石,再行LC,手术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短,是较理想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