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围性面神经病变主要包括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痉挛及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的面神经病变,其中以周围性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周围性面神经炎,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喁斜”等范畴,  相似文献   

2.
红外线加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王化余(广西桂林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理疗科桂林541309)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按摩疗法,红外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面瘫”、“口眼斜”等,多由于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是临床常见病。过去我们...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中医名为“口喁”、“口僻”,现代医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致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又称面神经炎。笔者以针灸配合中药内服,辅以患侧局部按摩等手段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上又称为“歪嘴风”、“口眼歪斜”、“吊线风”、“吊斜风”、“面瘫”、“面神经麻痹”等,是颞骨内面神经管内段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造成病侧面部肌肉瘫痪和口眼歪斜的一种急性周围神经疾病。本病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面部往住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都无法完成,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不受年龄和季节限制。  相似文献   

5.
温灸合推拿治疗面神经麻痹江苏省通州市东社医院(226322)袁志浩关键词:面神经麻痹/温灸,推拿面神经麻痹症,中医称“面瘫”、“口僻”、“口眼斜”,是农村常见病之一。我院从1986~1993年采用温灸合推拿治疗12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临床分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笔者采用新九针中的镵针、梅花针、毫针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临床疗效观察(751100)宁夏吴忠仪表厂职工医院张丽霞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中药外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祖国医学之“口僻”、“口眼斜”范畴,即现代医学之“Bel麻痹”,临床以春秋二季发病率最高,患...  相似文献   

8.
温针灸TDP治疗面神经麻痹8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称之为“面瘫”“歪嘴风”“口眼歪斜”。笔者从2003至2004年采用温针灸TDP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面神经麻痹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四边五行”法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侧、病因等影响面神经麻痹疗效因素下的疗效差异,同时观察使用“四边五行”法进行针刺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儿治疗前后的H-B评级。结果:病因、发病至就诊时间、感染因素、H-B评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绝对数为162例,使用“四边五行”法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1个月的愈显率为81.5%(132/162)。结论:患病后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缩短病程,“四边五行”法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150例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650032)董虎香关键词:面神经麻痹/外治法针灸疗法面神经麻痹即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斜”或“口僻”范围,为一种常见病。我科针灸室以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15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150例...  相似文献   

11.
面神经麻痹,中医俗称“吊线风”、“歪嘴风”,又称面瘫。《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云:“……正气引邪■僻不遂“。中医学所述”口眼■余“(面瘫)与现代医学面神经麻痹相一致。本文主要介绍风中经络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以茎乳突孔内急性水肿、面神经压迫或面神经本身的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中医称为“口眼歪斜”、“口僻”等。笔者近几年来,以牵正散为主组方,配合指针点穴治疗此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舒  王敏 《中国针灸》2001,21(3):155-157
观察“经筋刺法”治疗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并与对照组3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筋组组愈显率为92%,对照组则为60%,“经筋刺法”疗效明显(P<0.01);两组病程,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比较提示“经筋刺法”对于病程在30天以内或轻、中度面神经病损患者,愈显率达95%以上,而对照组仅对病程在15天以内或轻度面神经病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口眼歪斜”或“口僻”等病范畴,我院2008年9月-2010年2月收治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经观察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结合TDP照射治疗面神经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针灸结合TDP照射治疗面神经炎32例(518029)深圳南方医疗研究中心周开发面神经炎,亦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瘫”等,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笔者采用温针灸结合TDP照射治疗该病,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面神经麻痹,临床以面肌瘫痪而见口眼歪斜为基本特征,属民族医“口僻”、“面瘫”等。若失治误治,难以复原,并可继发颜面肌肉痉挛、萎缩等。春秋两季发病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余近年来采用土家医针刺加民族药内服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贝尔面瘫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浪 《光明中医》2011,26(3):539-540
贝尔面瘫(Bells’palsy)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俗称“口僻”,是指原因不明的茎乳孔(面神经管内)面神经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口眼 斜”病症范畴。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是世界卫生组织较早认定的针灸适应治疗的43种疾病之一。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笔者运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0例,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面神经麻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英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44-2045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中医古代文献中称之为“口僻”、“吊线风”、“口眼歪斜”,认为本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入面部经脉,造成气血痹阻,经筋纵缓不收而发病。面神经麻痹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出现,以青壮年居多;临床表现为一侧面肌瘫痪、口角歪斜。  相似文献   

19.
面瘫亦称“口僻”,常与眼斜同时出现,故通称为“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神经麻痹或周围性面神经炎。系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男性居多。笔者采用皮下透穴治疗此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绍魏品康教授治疗面神经瘫痪的诊治经验。强调面神经瘫痪的病因病机多为“急、邪、热、毒”,治疗重在清热解毒、祛风发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