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空双头加压螺纹钉是目前国内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段之一 ,我院从 1997年~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6 2例 ,12 4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4 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78例采用中空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 ,术后发生钉部穿出股骨头引起髋部疼痛的共 9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6例 ,年龄 37~76岁 ,平均 5 6 5岁。随访时间 10个月~ 4年 3个月。骨折分型GardenⅡ型 1例 ,Ⅲ型 3例 ,Ⅳ型 5例。伤后距手术时间为 2~ 12d ,平均 7d ,平均住院 2 0d (8~ 32d)。伤后下地时间 2~ 8个月 ,平均为 5个…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常用的方法之一。笔者自2005年9月~2012年5月收治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采用冲洗,彻底清创,局部灌洗,负压引流和静脉滴注抗生素等治疗,假体均得以保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58~77岁,平均70岁。股骨颈骨折原因:摔伤4例,车祸伤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生物型假体,关节置  相似文献   

3.
高龄股骨颈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 1 993~ 1 999年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 597例 ,对 1 71例临床资料相似有移位的新鲜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 ,分别用内固定术 (Internalfixations,I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headarthroplasty ,FHA)和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hipjointreplacement,THR)治疗 ,现将疗效对比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 993~ 1 999年共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 597例。按照以下标准筛选 :①年龄 >55岁 ,②骨折类型为GardenⅢ、Ⅳ型 ,③伤后时间 1~ 3d ,④入…  相似文献   

4.
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990年 8月~ 1999年 8月对 110例 70~ 10 6岁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有 96例 (半髋关节置换组 44例 ,全髋关节置换组 5 2例 )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5~ 112个月 ,平均 5 1个月。结果 半髋关节置换组优良者 38例 ,占 86 .4% ;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者 48例 ,占 92 .3%。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较半髋关节置换组平均长 2 0分钟 ,出血量多 12 0 ml,引流量多 140 ml。扶双拐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年龄相对较轻 ,身体状况较好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年龄相对较大 ,身体状况较差者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效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加长钢板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中上段骨折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高能性损伤的增多 ,在临床上表现为严重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和复合伤。我们于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8月对其中的股骨中上段复杂性骨折 2 1例采用了加长钢板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手术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18~72岁 ,平均 4 8 3岁。股骨颈骨折伴股骨中上段骨折 8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伴股骨干中上段骨折 9例 ,严重粉碎性股骨转子部骨折 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根据Evans分型 ,Ⅰ型 2例 ,Ⅱ型 3例 ,Ⅲ型 7例 ,Ⅳ型 1例。股骨颈骨折经颈型 5例 ,基底型 3例。全…  相似文献   

6.
经髋外侧切口行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 ,因其破坏了关节囊的后部 ,故术后患肢须牵引以防髋关节后脱位 ,从而不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1997~ 2 0 0 0年我院采用髋外侧切口行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15例 ,取得良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共 15例 ,其中女13例 ,男 2例 ,年龄 6 8~ 82岁。合并肺气肿 2例 ,高血压病 1例 ,冠心病 2例。股骨颈骨折 11例 (Garden分型 :Ⅲ型 3例、Ⅳ型 8例 ) ,骨性关节炎 4例。1.2 治疗方法 以股骨颈骨折为例。伤后患肢牵引 3天。手术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取侧卧位 ,术野消毒 ,铺…  相似文献   

7.
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5 1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4例 ,女 17例 ;年龄 2 0~ 81岁 ,平均 5 5 4岁。根据Evans分类[1] :Ⅰ类 4 2例 ,其中Ⅰ型 5例 ,Ⅱ型 7例 ,Ⅲa型 10例 ,Ⅲb型 8例 ,Ⅳ型 12例 ;Ⅱ类 9例。本组有 4例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12例合并股骨粗隆下骨折。致伤原因 :直接暴力伤 33例 (摔伤 19例 ,车祸伤 14例 ) ,间接暴力伤 18例。2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髋臀部垫高。取大粗隆外侧切口。若术前牵引复位较好者 ,为减少组织创伤可不显露骨折…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5年开始分别应用滑动加压鹅头钉(DHS)和Gamma钉治疗转子间骨折 5 3例、4 2例 ,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5年— 2 0 0 1年共有 9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接受内固定手术 ,其中DHS组 5 3例 ,Gamma钉组 4 2例。Evans分型 ,Ⅰ、Ⅱ型属于稳定性骨折 ,Ⅲ、Ⅳ型属于非稳定性骨折。DHS组年龄 2 3~ 81岁 ,平均 63岁。男 5 3例 ,女 14例。稳定性骨折 2 1例 ,非稳定性骨折 32例。Gamma钉组年龄 32~ 85岁 ,平均 71岁。男 2 7例 ,女 15例。稳定性骨折 9例 ,非稳定性骨折 33例。2 治疗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方法将93例65岁以上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年龄、活动量、合并症、预期寿命和功能要求5个因素分为A组(34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B组(59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23~47个月,B组24~4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A组均长(多)于B组(P 0. 05)。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A组优良率91. 18%,B组优良率89. 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都是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方法。对年龄75岁、平时活动量较好、合并症≤2个、预期寿命≥10年、患者及家属对功能要求较高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反之应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 1998年我院采用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中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6 0~ 96岁 ,平均73 5岁 ,其中年龄 6 0~ 6 9岁 18例 ,70~ 79岁 2 5例 ,80~ 89岁 4例 ,90岁以上 3例。骨折类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 2 7例 ,按Evan氏标准分类 :Ⅰ型 11例 ,Ⅱ型 13例 ,ⅢA型 3例 ;股骨颈骨折 2 3例 ,其中头下型 1例 ,颈中型 8例 ,基底型 14例。伴有并存病者 32例 (占 6 4% ) ,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 2 4例 ,呼吸系统疾病 6例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 4…  相似文献   

11.
自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1月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的方法对 5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的青年患者进行治疗 ,现总结报告如下 ,并就其损伤机制及治疗等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全部为男性。年龄 2 0~ 32岁 ,平均 2 6岁。左侧 3例 ,右侧 2例。均为车祸致伤 ,其中 4例为驾驶摩托车碰撞致伤 ,1例为乘坐汽车翻车致伤。伤后直接来院诊治 4例 ,3例入院时即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 ,1例原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 ,入院后手法复位时导致股骨颈骨折。另 1例伤后先在当地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3~1998年在我院治疗的162例55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 ,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B组为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8个月~6年 ,平均32.5个月。结果两组在合并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伤后入院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 (A组5 % ,B组18.3 % )、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 (A组14~21d ,B组90d)及功能评价 (A组优良率88.7 % ,差6.3 % ;B组优良率73.2 % ,差24.4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点为 :(1)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问题 ;(2)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治疗时间短 ;(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临床不多见 ,我院自 1 985年~ 2 0 0 0年间共收治了 2 1例 ,现就其原因、分型、移位程度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1例 ,女 1 0例 ;年龄 2岁 4个月~ 1 4岁 ;年龄与骨折病例关系 :小于 6岁病例组中骨囊肿致病理性骨折 1例、坠落致骨折 6例、车祸致骨折 2例、练功致骨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1例 ;大于 6岁病例组中组织细胞增多症X致病理性骨折 1例、坠落伤致骨折 1例、车祸致骨折 7例、练功致骨折 (体育运动 ) 2例。骨折类型 ,按Del bet-Colonna分型 :颈中型 3例 ;基底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价值。方法 从 6 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例中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均相仿的内固定 72例 (IF组 ) ,人工股骨头置换 98例 (FHA组 ) ,全髋关节置换 86例 (THR组 )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合并症、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早期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时间、远期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中远期并发症及再手术率高 ,而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并发症多 ,但随访功能优良率高。结论 内固定治疗适合GardenⅠ、Ⅱ、Ⅲ型的 6 5岁以下患者 ,治疗要点是骨折优良复位 ;人工股骨头置换适合 6 5岁以上、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适合 6 0~ 80岁、体质较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同侧股骨颈干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才良  荆珏华  江曙 《中国骨伤》2001,14(12):753-753
同侧股骨颈干骨折临床少见 ,由于多为复合性损伤 ,股骨颈骨折的征象被股骨干骨折症状掩盖 ,所以股骨颈骨折易漏诊[1] ,致影响髋关节功能。本文对我院于 1985~ 1996年收治的 2 6例病人 ,就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中男 19例 ,女 7例 ;年龄 2 0~ 5 0岁 ,平均 32 8岁 ;右侧 2 1例 ,左侧 5例 ;车祸伤 14例 ,坠落伤 12例 ;其中延误诊断 6例 ,病人在伤后 2~ 4周内发现股骨颈骨折 ;另有 2例在骨折后 4月出现髋内翻畸形才确诊。骨折类型按Gardon分型 ;Ⅱ型 13例 ,Ⅲ型 8例 ,Ⅳ型 5例。骨折部位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70岁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02—2002-02诊治的252例老年(年龄70岁)移位股骨颈骨折,137例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半髋组),11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髋组)。以术后12年为随访截点,观察并比较2组的远期疗效,疗效评定标准:①假体生存率;②假体脱位发生率;③髋关节翻修率;④改良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12年随访时,半髋组32例(23.3%)存活,全髋组18例(15.4%)存活,2组假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组与全髋组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假体脱位及髋关节翻修情况,假体脱位发生率与髋关节翻修率均为0。术后12年随访时半髋组改良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70.3±16.3)分,全髋组为(69.3±2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建议对年龄70岁、不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DHS、TSP、防旋钉组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即包括小粗隆有碎片的三部分骨折 (A2 2型、A2 3型 )或大粗隆有碎片的四部分骨折(A3 3型 ) ,选用何种内固定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最理想学者们各有不同观点的报道[1,2 ,3 ] ,自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动力髋螺钉 (DHS) ,大粗隆稳定钢板 (TSP)和防旋钉组合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 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性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4 6~ 75岁 ,平均 5 8岁 ,车祸伤 12例 ,摔伤 8例 ,骨折按AO分型A2 2型 8例 ,A2 3型 3例 …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下肢骨折并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并深静脉血栓形成 15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占同期住院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 6 8% (2 19例 )。男 8例 ,女 7例。年龄 6 1~ 87岁 ,平均 6 9 7岁。左侧 6例 ,右侧 8例 ,双侧 1例。股骨颈骨折5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 4例 ,髋骨骨折 3例 ,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各 1例。伤因 :摔伤 10例 ,车祸伤 3例 ,其它伤 2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3例 ,骨牵引 2例 ,骨折至手术时间 3h~ 5d ,平均 1 7d ,骨折至血栓形成时间 7~ 2 0d ,平均 9 8d。所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将1996~2005年在我院治疗的32例57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为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3年,平均24个月。结果两组在住院时间和伤后入院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6%,B组31%),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7—21天,B组60—90天)及功能评价(A组优良率94%,差6%,B组优良率69%,差3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点为:(1)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问题;(2)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治疗时间短;(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 1990年 1月至 1995年 12月 ,我们采用高选迷走神经切除式门奇静脉离断术 (HSAVPD)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并与同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D)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HSAVPD组 5 3例中男 46例、女 7例 ,年龄30~ 6 5岁 ,平均 42 7岁 ;PD组 48例中男 37例、女 11例 ,年龄2 7~ 6 5岁 ,平均 41 3岁 ;HSAVPD组有出血史 5 1例、肝炎史48例 ,PD组有出血史 47例、肝炎史 46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重度 :HSAVPD组 5 0例 ,PD组 47例 ,急诊手术HSAVPD组15例 ,PD组 14例 ;肝功能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