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俊娜 《当代医学》2011,17(25):74-75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2月,112例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病毒唑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止泻、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喜炎平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病毒唑治疗,予以观察组患儿喜炎平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两组患儿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喜炎平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蒋晓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45-2346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双歧杆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病毒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9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与双歧杆菌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发热、呕吐、腹泻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与双歧杆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喜炎平、双歧杆菌联合的方案治疗病毒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病毒腹泻患儿110例(2013.11月至2014.10月),将其远程随机分2组,55例为一组。对照组使用病毒唑,观察组使用喜炎平、双歧杆菌联合治疗,记录2组退热、止泻、住院的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病毒腹泻患儿退热平均时间、止泻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7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病毒腹泻运用喜炎平、双歧杆菌联合方案治疗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病毒性腹泻患儿通过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腹泻患儿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法为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为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比观察组(95%)低(P0.05)。结论病毒性腹泻患儿通过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后,使治疗效果明显增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喜炎平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方法:用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用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用喜炎平,根据治愈率、疗程等观察其作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疗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腹泻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病毒唑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钟乐璇 《河北医学》2009,15(3):287-288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方法:1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茵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病毒加蒙脱石散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茵片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张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99-2299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补液、纠酸、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对照组仅给病毒唑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喜炎平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8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随机分为抗病毒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观察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中,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可显著消除临床症状,控制腹泻,增强患儿低抗力及免疫力,为机体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者共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利巴韦林为主要治疗药物,对比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治愈时间以及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能够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具有协同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A组)20例,甲泼尼龙喜炎平治疗组(B组)20例,单一免疫球蛋白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患儿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等治疗情况差异。结果:A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也均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远大于B组75.0%和C组70.0%,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60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腹泻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饮食治疗为主联合补液、止泻、纠酸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其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0.0%vs 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儿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满意度高,明显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4.
白春然 《河北医学》2013,19(3):373-374
目的:观察和评价头孢硫脒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头孢硫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较快,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硫脒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故临床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组9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5-7 d.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热毒宁联合凝结芽孢杆菌(BC)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VE)的效果。方法从VE患儿中选13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以热毒宁治疗,观察组采用热毒宁联合BC治疗。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者占比8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23%;观察组腹泻情况占比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止泻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BC治疗VE患儿,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咽喉肿痛及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疗效显著,能够快速退热,迅速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维建 《中国民康医学》2013,(2):10+63-10,63
目的:观察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7例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9例,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对照组48例,单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住院时间缩短(t=6.79,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6%和6.25%(P〉0.05)。结论:喜炎平具有抗病毒、抗菌、清热解毒等多重作用,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和单一莫沙必利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排便周期明显缩短,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和大便性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排便周期较治疗前缩短(P〈0.05),大便性状以及排便困难程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好,便秘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