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677-678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在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及pH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显著提高(P〈0.05)。结论无创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HNPPV)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有无长期HNPPV通气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NPPV.2组患者入组前及治疗1年时均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采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进行呼吸困难评估,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进行症状评估.记录1年内因COPD急性加重的住院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aO2显著升高(t=3.02,P<0.01),PaCO2显著降低(t=-9.52,P<0.01),FVC显著增高(t=2.5,P<0.05),6MWD显著增高(t=12.86,P<0.01),mMRC、CAT问卷、住院次数显著降低(t=-4.76、-2.14、-10.41,P值均<0.05).结论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NPPV,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和CO2潴留,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治疗的50例处于稳定期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家庭NPPV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家庭氧疗治疗.出院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2年后6 min行走距离、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辅助呼吸肌评分、生活质量、2年内再次住院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6 min行走距离、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PaCO2、PaO2、辅助呼吸肌评分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年后治疗组6 min行走距离、FVC、FEV1及PaO2高于对照组(P<0.05),PaCO2、辅助呼吸肌评分、SGRQ评分及再次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家庭NPPV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呼吸肌力恢复和收缩功能、纠正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延缓肺功能衰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和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FV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 O2、Pa CO2、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 O2、Sp O2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 O2、Sp O2均高于治疗前,Pa CO2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就诊于我院的COPD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戒烟、支气管舒张剂及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及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4d的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1s容积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容积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预计值、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47/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8%(44/4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使患者PaO2显著增高,PaCO2迅速降低,机体缺氧症状明显改善,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红外光谱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方法将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艾灸和红外光谱疗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VE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呼吸肌疲劳指标[最大吸气压( MIP)]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aO2、PaCO2、FEV1%、FEV1/FVC及MI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艾灸配合红外光谱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呼吸肌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补中益气组(补中益气汤加减+舒利迭)和常规组(舒利迭)各60例,连续用药8周。采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采用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刻度尺(MRC)评分对患者的呼吸肌力进行评估。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补中益气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自汗、易感冒、气短、哮鸣音等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补中益气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高于常规组[FEV1%:(57.92±6.09)(52.84±6.64);FEV1/FVC:(67.34±7.11)vs(63.01±6.95);P0.05],且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补中益气组的呼吸肌动用评分和MRC评分均低于常规组[(1.41±0.41)(1.79±0.50);(1.38±0.39)(1.61±0.49);P0.05],且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补中益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5.00%vs 81.67%;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能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甲泼尼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治疗3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问卷调查评定量表(mMRC)评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 PAP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呼吸肌康复训练改善COPD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康复组51例,对照组41例,康复组患者进行呼吸肌康复训练,并定期随访督导,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检测卧位时动脉血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结果经呼吸肌康复训练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COPD患者进行长期、有效、个体化的呼吸康复训练可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BiPAP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1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作为治疗组,并取同期达同样标准而采用常规治疗的20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都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上升更高;治疗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相差非常明显(P<0.01),对照组PaCO2治疗前后相差不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例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COPD合并轻,中度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可降低PaCO2,提高PaO2,减轻症状,有利于呼吸肌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12.
栾微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93-1594
目的探究并分析头孢吡肟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第三代头孢类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者体内病菌清除所需的平均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头孢曲松钠;观察组彻底清除体内病菌所需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吡肟对于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Sun LH  Tan Y  Zhao HD  Tang B  Qiao Y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992-995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3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为常规治疗+NPPV,Ⅱ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气、口腔闭合压和膈神经运动传导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均存在呼吸困难和辅助呼吸肌参与,口腔闭合压明显高于健康人,膈神经传导的潜伏期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但动作电位的波幅明显低于健康人.治疗第8天,2组患者的症状均改善,Ⅰ组PaCO2降低了(31.0±17.6)mm Hg(1 mm Hg=0.133 kPa),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患者肺功能亦显著改善,而Ⅱ组仅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有增加.Ⅰ组患者的口腔闭合压下降了(2.8±1.0)cm H2O(1 cm H2O=0.098 kPa),Ⅱ组仅下降了(0.3±0.5)cm H2O.Ⅰ组患者的膈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亦较Ⅱ组显著增高.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肌疲劳,应用NPPV能改善气体交换,迅速缓解呼吸肌疲劳.  相似文献   

14.
穆炳霞 《内科》2009,4(3):338-340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训练在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处于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进行3个月的呼吸肌康复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膈式呼吸、控制性深慢呼吸等,并配合长期家庭氧疗(LTDOT)12—15h/d。对照组仅进行相同时间的LTDOT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运动能力、血气、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运动能力、血气、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肌康复训练能改善处于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广东省丰顺县人民医院内科病例45例,呼吸机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呼吸兴奋剂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自觉症状进行比较。结果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自觉症状的改善优于呼吸兴奋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具有肯定的疗效、较呼吸兴奋剂有明显的优势,并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The reduced re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and increased work of breath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ay predispose these pati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and consequent respiratory failur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se patients may be experiencing chronic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resting the respiratory muscles in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Fifteen stable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were randomized into study and control groups. In 8 study group patients (Group B), breathing was assisted with a 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or 3 to 6 h daily for 3 consecutive days. The remaining 7 patients served as controls (Group A) and did not receive any intervention. Baseline lung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spirometry and arterial blood gas determinations. Re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and endurance were evaluated by maximal inspiratory and expiratory pressures (MIP and MEP, respectively) and the maximal duration that isocapnic hyperventilation equal to 50 and 70% of the 12-s 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could be sustained (DSV). Baseline DSV was determined as the best effort of several practice trials. All measurements were repeated on the final day of assisted ventilation approximately 2 to 3 h after its discontinuation. After assisted ventilation, the DSV at 50 and 70% of the 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 less than 0.05). 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 and MEP increased to 114% (p less than 0.05) and 112% (p = 0.05) of baseline values, respectively. Mean arterial PCO2 in the hypercapnic subgroup of Group B patients decreased from 60 mm Hg before to 52 mm Hg after assisted ventilation (p less than 0.05).(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养生呼吸训练操结合氧疗方法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重度COPD男性病人39例中2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纯鼻导管吸氧,另19例为实验组,鼻导管吸氧结合呼吸操训练,治疗前以及六个月治疗后分别检测运动能力、血气分析、肺功能和呼吸肌力指标。结果六个月治疗后,鼻导管吸氧结合呼吸操训练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导管结合呼吸操训练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肌的强度和耐力,增加肺活量,促进有效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18.
COPD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研究发现,膈肌损伤在COPD病变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膈肌纤维类型转变和膈肌纤维萎缩是导致膈肌功能失调的病理基础.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由膈肌损伤引发的膈肌疲劳是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膈肌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几乎不存在,呼吸肌功能锻炼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COPD膈肌纤维病变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