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QOL),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FACT-L(4.0)中文版QOL调查表,对71例老年肺癌患者(≥60岁)进行测评,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多元回归方法筛选其QOL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老年肺癌患者的QOL各条目得分及总分与非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老年肺癌患者QOL的主要因素为手术治疗、化疗和生存时间;手术治疗的QOL得分高于非手术治疗,但接受化疗的患者QOL得分低于未化疗者,随着生存时间延长QOL得分降低。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老年患者,化疗应视具体情况而论,在延长其生存时间的同时注意提高QOL。  相似文献   

2.
赵晓亮  闫海新 《山东医药》2011,51(14):89-90
目的观察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8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均〈0.05),而进展率则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和1、2、3 a生存率均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化疗联合伽玛刀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体中位总生存时间8.0个月,〈65岁组10个月、≥65岁组5.5个月(P=0.085),≥65岁治疗组中位总生存8.0个月、非治疗组3.0个月(P=0.007),〈65岁治疗组中位总生存10个月、非治疗组5个月(P=0.007),〈65岁治疗组与≥65岁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比较P=0.178;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2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CCI=1/0组中位生存时间为8.0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或化疗联合放疗及CCI〈2是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与能否治疗和CCI评分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164例小细胞肺癌术后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术后小细胞肺癌(SCLC)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经手术治疗后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的164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Ⅰ、Ⅱ与Ⅲ期1年、3年、5年生存率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术后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比较,1年、3年生存率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TNM分期下Ⅰ、Ⅱ、Ⅲa期1年、3年、5年生存率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式(肺全切和肺叶切)、年龄(〈60岁和≥60岁)和性别(男性和女性)1年、3年、5年生存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TNM分期、术后有无化疗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QOL)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患者QOL提供参考。方法老年肺癌患者170例,采用QLQ-C30量表评估QOL,其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70岁组患者症状领域得分明显高于≤70岁组(P<0.05);有配偶患者总体健康评价和其他6项评价明显优于无配偶(P<0.05);高学历患者各领域评价优于低学历;手术治疗患者总体评价、功能评价、症状和其他6项评价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手术治疗与总体健康领域评分有关(P<0.05),其中手术治疗对于总体健康影响更大。结论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和是否手术治疗对老年肺癌患者QOL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者QO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肺癌生存时间的因素,为预测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有病理及细胞学诊断分型的原发性肺癌1272例,定期随访并对死亡病例进行直系亲属调查,两种方法进行入户调查。采用EP12000、SAS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分别计算暴露组和未暴露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及1年、2年、5年生存情况。结果原发性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为13.67个月,其中男性患者为14.85个月,女性患者为11.90个月,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患者中,吸烟者为14.01个月,不吸烟者为19.62个月,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结核史者与无结核史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76个月和15.30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患者中,有肿瘤家族史者与无肿瘤家族史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01个月和12.50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癌已手术和未手术者的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肺癌的1年生存率为39.40%,2年生存率为14.78%,5年生存率为3.30%。结论影响肺癌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男性吸烟。肿瘤家族史与女性原发性肺癌有关联。结核病仍为影响肺癌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延长肺癌生存时间主要在于手术。吸烟、肿瘤史、结核病史是影响原发性肺癌的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质量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并通过抗病毒治疗对其QOL进行干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择2003年至2004年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2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人群185例,分别以健康状况问卷(SF-36)、医学应对问卷以及肝病特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患者除情感职能(RE)外,其他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CHB患者QOL与年龄、肝病特质问卷得分以及医学应对问卷中的屈服、面对因子分显著负相关(P<0.01).虽然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对CHB患者QOL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完全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两组除社会功能(SF)(P<0.05)以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仅RE、躯体疼痛(BP)及一般健康状况(GH)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QOL多个纬度均有受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提高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疗法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到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去势进行治疗,研究组予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疗法进行治疗,应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QOL评分、无进展期生存时间以及总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SA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进展期生存时间以及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张涛 《山东医药》2011,51(2):58-59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因素。方法采用胃癌特异性问卷量表OLQ-ST022评估177例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QOL,分析术式、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与患者术后QOL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QOL分别为58.49、47.65、32.52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患者的QOL与术式、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P均〈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QOL与术式、年龄、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QOL与手术术式、年龄、临床分期、性别有关(P均〈0.05)。结论术式、年龄、临床分期是影响术后近期QOL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手术联合放化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化疗组、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随访三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并观察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化疗组、放疗组和化疗联合放疗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切除方法、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周边组织的病理报告结果阳性指标以及口服四君子汤加减中药对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不同的辅助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影响,另外对生存时间造成影响的因素有肿瘤切除方法、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切除肿瘤周围病理报告结果阳性以及口服四君子汤加减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且治疗成功的1 6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将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吸烟、血脂水平等作为自变量,对影响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经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性别、吸烟、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血脂水平。 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其生存质量还受到吸烟、血脂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疗效,需对患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SF-36量表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同时耐利福平和异烟肼)患者中的适用性,并分析相关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用SF-36量表对100例MDR-TB患者和20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生命质量测评,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完成疗程100例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的生命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多元方差分析评价疗效。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SF-36量表分半信度0.96,各维度及总表的Cronbach’s а系数均大于0.7。 MDR-TB患者的生命质量总分及8个维度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或治疗1年的生命质量总分及8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的总分及PF、PR、GH、VT、SF、ER、MH7个维度较对照组低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MDR-TB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耐药数目、不规则治疗、Hb降低。 结论 SF-36量表适于在MDR-TB患者中运用.MDR-TB患者的生命质量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生命质量明显提高,但治疗1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影响 MDR-TB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耐药数目、不规则治疗、Hb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老年原发性结直肠癌手术(CRC)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5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剔除10例。出院时,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根据生活质量得分将240例患者分为高生活质量组(n=94)和低生活质量组(n=146)。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RC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老年CRC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与其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CRC手术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随访3年,绘制Kaplan-Meier曲线发现,高生活质量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状况优于低生活质量组(Rank=4.708,P=0.030)。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症状/副作用维度与患者生存时间均呈正相关(r=0.327,0.241,0.311;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造成的自评经济负担(OR=2.396,95%CI 1.240~4.630)、自评睡眠质量(OR=2.077,95%CI 1.250~3.451)、营养不良(OR=1.404,95%CI 1.099~1.793)、美国东部协作肿瘤组(ECOG)分级(OR=1.547,95%CI 1.017~2.352)、肿瘤转移(OR=1.818,95%CI 1.127~2.934)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556,95%CI 0.407~0.759)及社会支持水平(OR=0.527,95%CI 0.320~0.867)是其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CRC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其出院时生活质量对患者远期预后具有一定影响,而积极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加强营养支持及社会支持水平,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对提高其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选择95例心力衰竭患者,另外在社区选择95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被调查者的一般信息,用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量被调查者的生活质量。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调查结果,探究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偏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年住院次数、NYHA等级和家庭经济情况等。结论造成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相关决策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对其生存期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EORTC QLQ-C30法评估2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及3个月时两时间点的生活质量参数改变对其生存期的预测意义。结果多变量模型分析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能、恶心呕吐、失眠症状评分改变与患者生存期之间存在相关(P值均<0.05)。病理分级为Ⅳ期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体能评分每增加10分,患者死亡率则下降8%(OR=0.92,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参数与其生存期存在相关,对其相关因素的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本院25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肺大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1980年9月至2005年8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大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的诸多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肿瘤生长的部位、淋巴结分期(N0、N1、N2)及TNM分期,进行COX单因素、多因素及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总的1、3、5年生存时间为55.43%、28.33%、22.67%。COX单因素及Logrank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分期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意义,但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肿瘤的TNM分期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结合淋巴分期与TNM分期有高度共线性(r=0.87215),故TNM分期是大细胞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是提高大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背景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后易致患者饮食结构改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质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社会心理情绪,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诸多因素中重要因素之一.目的旨在探讨某三级医院食管癌患者术后对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7-02/2019-09在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状况及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术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得分68-126分,平均102.65分±8.76分;其4个维度中不明确性维度评分为3.56分±0.46分,复杂性评分为2.87分±0.52分,预后的不可预测性3.12分±0.35分,信息缺乏评分为3.62分±0.34分.食管癌患者术后术后社会支持评分为41.87分±8.96分,明显高于常模评分33.75分±4.12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整体健康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724,0.602,0.654);躯体功能和整体健康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712,0.625);躯体功能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r=0.528);角色功能和整体健康与对支持利用呈正相关(r=0.538,0.526).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整体健康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呈正相关,可见社会支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AIM: The conception of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clinic doctors. Evaluations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hronic diseases have been changed to depend not only on the survival time, but also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Fuzhou City and Changle County are highincidence areas of the gastric cancer in Fujian Province. The aim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urban patients with that of rural patients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quality of life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Fujian Province. METHODS: The samples were drawn with cluster sampling. The urban sample consisted of 162 patients aged 25 to 75 with 143 males and 19 females. The rural sample consisted of 200 patients aged 32 to 78 with 166 males and 34 females. The patients in both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ir scores on 21 items refl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measured. The methods of ttest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 average total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urban patients and rural patients were 64.11 and 68.69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ns of two samples (P = 0.0004). Seven variables in the regression model estimated by the urban sample and 4 variables in the model by the rural sample were at the level of significance α=0.05. Family income, nutrition and rehabilitating exercise were selected into both the urban and rural regression models. CONCLUSION: Most of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have poor quality of life in Fujian Province and the rural patients have lower quality of life than that of urban patients. The patients having more family income have better quality of life, and enhanced nutrition and doing rehabilitating exercise are helpful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生命质量的角度评价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变化。方法用SF-36量表对100例MDR-TB患者和100名正常人进行生命质量测评,对完成疗程92例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的生命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多元方差分析评价疗效。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MDR-TB患者的生命质量总分及8个维度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个月或治疗1年的生命质量总分及8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年后的总分及PF、PR、GH、VT、SF、ER、MH 7个维度较对照组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MDR-TB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耐药数目、WBC降低。结论MDR-TB患者的Qol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生命质量明显提高,但治疗1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早期强化期治疗能够明显提高MDR-TB患者的Qol。影响MDR-TB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耐药数目、WBC降低。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活质量是一个全面评估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状态的综合性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社会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3大类.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运用多维度量表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