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结核分枝杆菌-PCR(TB-PCR)及干扰素(r-IFN)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取壁层胸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同时测定胸水中的TB-PCR、r-IFN。结果胸膜病理结果为干酪样坏死或肉芽肿病变46例,胸水TB-PCR阳性20例,r-IFN〉240pg/ml37例,胸膜病理结合胸水TB-PCR、r-IFN诊断结核性胸膜炎52例,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结合胸水TB-PCR、r-IFN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及胸水干扰素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取壁层胸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同时测定胸水中的干扰素。结果胸膜病理结果为干酪样坏死或肉芽肿病变34例,胸水IFN-r〉240pg/ml31例,胸膜病理结合胸水IFN-r诊断结核性胸膜炎40例,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结合胸水IFN-r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胸膜腔发生高强度变态反应引起的胸膜炎症,属于肺结核的一种,临床现阶段认为是渗出性胸腔积液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结核性胸膜炎未经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可导致严重通气功能障碍及肺功能损害。胸部超声目前是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超声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获得病原学和病理组织学阳性证据是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的标准之一,依据超声不同征象对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分型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由于不同医院和检查者之间的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不利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综合管理。因此,本共识介绍了超声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结核性胸膜炎超声分型及不同分型的临床介入治疗,旨在针对不同病程分期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精准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超声诊疗。  相似文献   

4.
胸膜活检标本行基因扩增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胸膜活检组织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PCR检测65例胸膜活检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与胸水检测及胸膜活检组织病检对比。结果 胸膜活检组织PCR阳性率83.1%,胸水PCR阳性率为63.1%,胸膜活检组织病检阳性率为60.6%。前者较后两者更敏感。结论 胸膜活性组织PCR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胸膜炎诊断依据;①胸水生化检查,②细菌学检查,③细胞学诊断,④胸水中CBA测定,⑤胸膜针活检等。本文就最近6年的胸膜炎238例探讨如下:恶性胸膜炎83例(34.9%)其中有原发性肺癌68%例,转移性肺癌11例其他4例。良性胸膜炎155例(65.1%),结核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弹簧式自动切割针胸膜活检联合CA125、ADA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0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分析比较患者CA125、ADA及胸膜活检的结果。结果单独胸膜活检阳性率为80.91%,三种方法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2.7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弹簧式自动切割针胸膜活检联合CA125、ADA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蓉蓉  黄洁云  陈志 《中国防痨杂志》2017,39(11):1175-1178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就诊的156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1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先后进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9.13%(91/115)、89.57%(103/115)、95.65%(110/115),联合诊断与各单项诊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6.11、4.47,P值均〈0.05)。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100.00%(41/41)、85.37%(35/41)、100.00%(41/41),联合诊断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28)。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1/91)、94.50%(103/109)、100.00%(110/110),联合诊断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35)。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08%(41/65)、74.47%(35/47)、89.13%(41/46),联合诊断与各单项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y。值分别是9.42、4.87,P值均〈0.05)。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的诊断率分别为84.62%(132/156)、88.46%(138/156)、96.79%(151/156),联合诊断与各单项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4.29、4.07,P值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T-SPOT.TB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向荣  张红  朱文忠  高辛 《内科》2009,4(4):542-543
目的探讨胸水三种标志物检测联合胸膜活检在结核性与癌性胸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胸腔积液(简称胸水)患者共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为结核性胸水(结核组),68例为癌性胸水(癌性组),在行胸膜活检的同时。抽取胸水测定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及葡萄糖(GLU)的浓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癌性组CEA、GLU明显高于结核组,LDH变化不明显;CEA、GLU与胸膜活检相比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9.41%、75.0%和51.47%,差异有显著性;对标志物检测阳性但胸膜活检阴性者,反复多部位胸膜活检使胸膜活检诊断阳性率达72.06%。结论联合检测CEA、LDH、GLU对癌性胸水与结核性胸水有较高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胸膜活检具有确诊价值。三种标志物检测联合胸膜活检可提高胸膜活检诊断阳性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细针穿刺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皮细针穿刺胸膜活检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进行总结,分析影响阳性率的因素及胸膜活检的并发症。结果 134例患者共进行胸膜活检148次,总活检阳性率47.7%(64/134)。术中并发胸膜反应2例(1.35%),气胸4例(2.70%),无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胸膜活检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军  陈明  田群 《山东医药》2014,(33):72-7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槽切式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膜活检的临床资料,统计胸膜活检的取材成功率、病因诊断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胸膜活检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79例患者经186次活检后均成功取到胸膜组织,取材成功率96.2%。病理具有病因诊断价值144例,病因诊断率80.4%,其中结核99例(55.3%)、恶性肿瘤45例(25.1%)。结核性胸膜炎活检阳性率86.8%,恶性胸腔积液活检阳性率75.0%。发生并发症9例(4.8%)。结论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槽切式胸膜活检操作简单、取材准确、安全,病因诊断率高,对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胸膜活检组织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PCR检测65例胸膜活检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与胸水检测及胸膜活检组织病检对比?结果 胸膜活检组织PCR阳性率831%,胸水PCR阳性率为631%,胸膜活检组织病检阳性率为60.0%?前者较后两者更敏感?结论 胸膜活检组织PCR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病变在胸腔镜下表现及与临床之间关系。方法对我院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447例患者作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将胸腔镜下表现与病程、病理及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4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胸膜腔内均发现明显病灶,早期表现为充血水肿、肉芽结节;晚期主要表现为纤维粘连包裹、胸膜肥厚等。各期不同形态的病变可单独或同时存在。病理确诊率70.2%。胸水及胸腔清除物结核菌培养阳性率46.3%。结论结核性胸膜炎在胸腔镜下可表现为多种形态,胸膜病变表现与病程关系密切,胸腔内纤维包裹形成是导致胸水吸收排出困难的主要原因,内科胸腔镜对诊断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及判断预后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胸膜盲检对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水确诊率差异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胸膜炎20例、恶性胸水12例胸腔镜检查结果,观察两组患者镜下形态学差异,分析胸膜结节或白斑样病变间黏膜组织的活检病理结果;结果肿瘤与结核均以弥漫性分布、结节状病变为主。在病变之间的胸膜组织也均呈现出充血、水肿、增厚、粗糙、纤维粘连等异常的形态特点。对病变间黏膜组织进行活检的结果提示:结核性胸膜炎组(95%)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16.7%)(P0.01)。结论结核特征性病变分布更广泛,是导致经皮穿刺胸膜盲检对结核、恶性胸水确诊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液培养分枝杆菌、胸膜活检及其联合运用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70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141例)患者分别同时行胸液培养分枝杆菌、胸膜活检术检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阳性率及其联合运用的阳性率。结果单独行胸液培养分枝杆菌检查,阳性率41.1%:单独行胸膜活检术,阳性率65.2%,2种方法联用阳性率80.0%。联用方法与单独胸液培养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76,P<0.01);与单独胸膜活检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2,P<0.01)。结论2项检查均较安全,准确,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有显著意义,联合运用能大大提高确诊率,并能知道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否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TM)。  相似文献   

15.
135例胸腔积液患者内科胸腔镜检查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内科胸腔镜检查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中,经胸腔镜胸膜活检确诊104例(77.0%),其中病理为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各51例(49.0%),脓胸2例(1.9%)。135例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镜检查病因诊断阳性率85.9%。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胸腔镜胸膜活检阳性率分别为79.7%和91.1%。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有获得病理诊断、病因诊断及准确肺癌分期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介胸腔镜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对278例经常规检查未明确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镜直视下病变处取活组织检查(活检),根据活检结果,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结果显示,胸腔镜的诊断率为94.6%(263/278),胸膜转移癌,胸膜间皮瘤,结核性胸膜炎镜下形态不同,血性胸水中恶性占78.8%,草黄色胸液中恶性占46.5%,对恶性胸水患者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或注入抗癌药物治疗,对良性胸水患者进行了对因治疗,278例中无严重并发症,本组资料证实胸腔镜检查对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种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和胸膜活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方法 对121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60例),44例癌性胸液患者进行血清、胸液四项抗结核抗体测定(抗PPD-IgG、LAM-IgG卡、TB-Dot卡、ICT-TB卡),对7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进行胸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血清四项抗体检测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75.6%、30.7%、44.7%、35.1%;癌性组为43.2%、17.1%、11.4%、2.6%。胸液四项抗体检测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81.7%、24.0%、27.1%、22.7%;癌性组为51.2%、14.7%、5.9%、2.8%。血清和胸液结核组均比癌性组高,合并肺结核高于单纯性胸膜炎组。敏感性以抗PPD-IgG为最高,但特异性差(血清56.8%,胸液48.8%),与癌性胸水存在明显交叉;LAM-IgG卡、TB-Dot卡、ICT-TB卡,特异性血清分别为82.9%、88.6%、97.4%,胸液为85.3%、94.1%、97.2%,比抗PPD-IgG高,但敏感性较低。胸液抗体检测阳性率除抗PPD-IgG外略低于血清。以抗PPD-IgG加TB-Dot卡(A组)或抗PPD-IgG与ICT-TB卡(B组)两项阳性组合,且两项均阳性时,特异性,血清可达94.3%~100%,胸液可达91.4%~97.2%。阳性率,血清为43.0%~42.98%,胸液为23.7%~17.2%,可提供临床鉴别诊断参考。胸膜活检72例,阳性34例(47.2%),活检阳性与病程密切相关,发病2个月内活检阳性率最高75.5%(25/34)。结论 胸膜活检病理学诊断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多项抗体联合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形态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形态表现,探讨胸腔镜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胸腔镜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检查特点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经胸腔镜直接确诊108例(86.4%),余17例根据镜下表现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而确诊;镜下表现为胸膜充血、水肿16例,胸膜弥漫性充血并粟粒样结节42例,散在多发结节40例,胸膜肥厚24例。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表现形态多样,主要变化为弥漫性充血水肿,病变主要分布于肋胸膜及膈胸膜上;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种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和胸膜活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方法:对121例结核性膜炎(合并肺结核60例),44例癌性人患者进行血清,胸液四项抗结核抗体测定(抗PPD-IgG、LAM-IgG卡、TB-Dot卡、ICT-TB卡),对7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进行胸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血清四项抗体检测结核阻阳性率分别为75.6%、30.7%、44.7%、35.1%;癌性组为43.2%、17.1%、11.4%、2.6%。,胸液四项抗体检测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81.7%、24.0%、27.1%、22.7%;癌性组为51.2%、14.7%、5.9%、2.85。血清和胸液结核组均比癌性组高,合并肺结核高于单纯性胸膜炎组。敏感性以抗PPD-IgG为最高,但特异性差(血清56.8%,胸液48.8%),与癌性胸水存在明显交叉;LAM-IgG卡、TB-Dot卡、ICT-TB卡,特异性血清分别为82.9%、88.6%、97.4%,胸液为85.3%、94.1%、97.2%,比抗PPD-IgG高,但敏感性较低,胸液抗体检测阳率除抗PPD-IgG外略低于血清,以抗PPD-IgG加TB-Dot卡(A组)或抗PPD-IgG与ICT-TB卡(B组)两项阳性组合,且两项均阳性时,特异性,血清可达94.3%100%,胸液可达91.4%-97.2%,阳性率,血清为43.0%-42.98%,胸液为23.7%-17.2%,可提供临床鉴别诊断参考。胸膜活检72例,阳性34例(47.2%),活检阳性与病程密切相关,发病2个月内活检阳性率最高75.5%(25/34),结论:胸膜活检病理学诊断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多项抗联合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胸膜活检对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魏星  肖谊  杨志坚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64-1564
目的观察胸膜活检术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同时取胸水及痰送检抗酸杆菌及癌细胞。结果146例胸膜活检第一次活检成功率71.9%,特异性病理诊断92例,病理诊断阳性率63%。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率58%,胸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率22%,痰找癌细胞阳性率16%。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率66.6%,痰找抗酸杆菌阳性率5.2%。结论胸膜活检是一项安全、简单、有效的胸膜疾病的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