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术后生命体征、疼痛、胸腔闭式引流管、并发症、住院时间,分析其术后护理特点。结果患者术后疼痛轻,术后第2~3天下床活动,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2.1±1.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3.2)d。全部患者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患者疼痛轻、恢复快,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加快康复、早期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因肺部疾病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住院患者200例。按人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平均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平均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护理模式,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592-1593
目的研究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双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带胸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肺活量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分别为(19.67±4.28)ml、(82.35±12.59)min、(59.23±4.39)ml,与对照组(31.92±4.63)ml、(107.26±16.34)min、(66.79±6.31)ml比较显著较低(P<0.05),带胸管时间为(6.12±1.06)d,与对照组(6.56±1.64)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52±0.24)分、(9.06±1.33)d,与对照组(2.87±0.69)分、(10.24±1.08)d比较显著较低(P<0.05),用力肺活量为(3.08±0.64)L,与对照组(3.15±0.61)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纵隔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可达到与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相同的效果,同时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是一种较好的纵隔肿瘤切除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后的围术期状况及远期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1月该科同一术者收治的行VATS的1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孔VATS治疗肺癌52例(单孔组),同期三孔法VATS手术89例(三孔组),统计并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胸腔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孔组与三孔组相比,两组在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引流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6.1±19.6)和(162.7±1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3±13.6)和(176.5±1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1.7)和(9.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单孔VATS能够达到三孔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虽然手术时间增加,但能避免多余切口对胸壁肌肉、肋间神经或血管的损伤,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84-1285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大疱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VATS肺大疱切除术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胸腔镜三孔法治疗,观察组进行VATS单操作孔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感染、肺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VATS肺大疱切除术时采用单操作孔法可有效保障手术治疗效果,且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术后恢复较快,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该术式简单易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原发自发性气胸(PSP)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选择PSP患者62例行VATS治疗。于腋中线间第7或第8肋间作观察孔,长约1.0cm;单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1.5~2.0cm。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VATS治疗,手术平均时间(18.7±7.9)min,术中平均失血(32.3±11.08)mL,术后平均(3.32±0.67)d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7.74±0.86)d。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胸部X线片显示患侧肺复张良好。1例患者术后13个月时气胸复发,范围20%,未做特殊治疗,气胸自行吸收。结论单操作孔VATS治疗PSP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3例,观察组31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照组32例行三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24h、48h、72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传统的三孔胸腔镜相当,但术后疼痛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巨大肺大疱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9例(11侧肺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肺大疱均占据胸腔〉50%,术前呼吸困难4级4例,5级5例。围手术期进行术前呼吸道准备、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变化、防治并发症、胸腔闭式引流、肺功能训练等。结果 本组9例患者11侧肺叶,其中7侧肺叶在单纯胸腔镜下完成大疱切除,另4侧肺叶在小切口辅助下施行了肺大疱切除。手术时间90~300min,出血50~300ml,术后2例并发皮下气肿。术后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指标提升1级5例,提升2级4例。结论 VATS治疗巨大肺大疱是安全可行的。专科护理技术成熟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47例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行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26例(胸腔镜组),行开胸(OT)肺叶切除术21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别。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天数、术后胸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开胸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方式具有微创、恢复快和疼痛轻等优点,其手术安全性与开胸手术相当,是肺叶切除术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相关临床指标、医生与护师满意评分、并发症与纠纷、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医生与护师满意度评分与干预前组内比较显著上升、干预后2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3D胸腔镜系统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应用3D胸腔镜系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共7例。其中纵隔肿物2例,肺楔形切除2例,肺癌根治手术3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顺利出院。术后及随访3个月期间均无出血、肺不张、胸腔包裹性积液、支气管胸膜瘘和乳糜胸等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影像学复查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 3D胸腔镜系统可以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安全地应用。它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和更好的景深感,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前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在单孔胸腔镜肺上叶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6年6月-2017年1月应用单孔胸腔镜技术行肺上叶癌根治手术的患者20例,对比该科室同期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上叶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第7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单孔胸腔镜组(支气管前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在疼痛评分方面较单操作孔胸腔镜组(支气管后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低,在肿瘤大小方面较单操作孔胸腔镜组(支气管后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小,在手术时间方面较单操作孔胸腔镜组(支气管后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短。两组患者均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均无出血、肺不张、胸腔包裹性积液和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患者影像学复查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经支气管前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方案,在手术质量及安全性上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ATS)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single utility port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自发性气胸行uniportal VATS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同期53例行single utility port VATS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远期复发等临床指标。结果 1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60±0.71)vs(3.38±0.84),术后72 h VAS为(1.30±0.51)vs(1.58±0.62),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24和72 h疼痛减轻(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与单操作孔两种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单孔法术后疼痛程度更轻,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引流装置在单孔胸腔镜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胸外科以往收治的自发性气胸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时间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根据所选用胸腔引流装置的不同分为传统组(A组,42例)和改良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胸腔引流量、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使用抗生素时间均缩短,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术后并发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采用改良胸腔引流装置能够让患者快速康复,并且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实施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5)低于对照组2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P0.05);术后24h、术后3d、出院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36±0.87)、(2.64±0.61)、(1.75±0.6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6±1.12)、(3.48±0.84)、(2.35±0.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07±1.70)d,较对照组的(10.04±2.51)d缩短;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为(29 794.05±882.44)元,较对照组的(33 929.92±1431.30)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FTS,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并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脊柱外科新型护理模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实施的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切除术42例患者术前给予的心理指导、消化道准备、呼吸道准备,术后给予的呼吸道护理、各引流管护理、止痛护理、饮食指导、早期活动及出院指导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结论:加强经胸腔镜辅助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样本量均为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4h内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术后引流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术后24h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式在肺叶切除中的应用,可在减少患者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基础上,提升手术预后安全性及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宋晨  贾砚  熊婷  刘继先 《中国临床护理》2010,2(3):208-210,222
目的对比研究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与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6年6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肿瘤根治术(56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7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恐惧发生例数、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术后胸引液总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肺癌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单孔组),68例行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三孔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止血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留置胸管时间、胸腔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及感觉异常等指标上的异同。结果单孔组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后带管时间、胸腔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感觉异常率均显著优于三孔组(P <0. 05,P <0. 01),而两组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心律失常及术后第1天、拔管后、出院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较三孔胸腔镜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