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无明显出血倾向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78例,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钠(LMWH)组38例和普通肝素(UFH)组40例。分别观察二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出血、体外循环的凝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①二组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PTH、AK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MWH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血磷及PTH水平逐渐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FH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血磷、PTH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治疗前后血钙和AKP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LMWH组透析5708例次,各部位出血共发生58例次,发生率为1.02%;UFH组透析6012例次,各部位出血共发生1310例次,发生率为21.8%,6例患者退出UFH组。LMWH组的出血发生率较UFH组明显降低(P〈0.01),二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使血液透析患者所存在的钙磷代谢异常得到部分缓解,提示低分子肝素可能有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量肝素在急性肾衰竭诱导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在诱导性血液透析中抗凝的作用和对出血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急性肾衰竭首次血液透析的108例患者,普通肝素(UFH)组52例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组56例。对透析器和管路凝血、颈静脉置管处伤口出血情况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抗因子Ⅹa活性(AFⅩa)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导性血液透析中合适的LMWH抗凝与UF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LWMH后手术置管伤口出血较UFH组明显减少(P〈0.01),透析前、透析开始0.5h、2h、3h、4h、和透析结束1h,UFH组aPTT,TT显著长于LWMH组(P〈0.01),LWMH组抗FⅩa活性较UFH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产生相同抗凝效果时对出血影响较小,更适用于手术后诱导性血液透析的抗凝,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eodialysis,MHD)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MWH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在第9个月均低于UFH组(P均〈0.05),第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LMWH组的TG、Tch、LDL、Apo-B在第9个月低于第1个月(P〈0.05);UFH组TG无显著性差异(P〉0.05)、Tch、LDL、Apo—B高于第1个月(P〈0.05)。结论;长期使用LMWH不加重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的紊乱,且可部分矫正已有的脂代谢的紊乱。  相似文献   

4.
高频超声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高频超声探求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前及不同透析时间段的肱动脉、腘动脉内皮功能指标,评价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上、下肢血管内皮功能及随透析时间的变化规律. 方法 据原发病选择糖尿病肾病(DKD)与非糖尿病(NDKD)患者作为受试者,并分别据透析年限分为透析前组(-preHD),透析12月组(-12),透析36月组(-36),每组20例,正常对照(NC)组20例.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扩张系数(DC),僵硬度(SD),肱动脉及腘动脉血管基础状态及加压后血管内径,并计算血流介导的扩张值(FMD).结果 ①肱动脉FMD(%)、腘动脉FMD(%)、肱动脉DC值,NC组、DKD-preHD组、DKD-12组、DKD-36组相比逐渐减低,肱动脉SD值、肱/腘动脉FMD差值(%)逐渐增加,DKD-36组较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②肱动脉FMD(%)、腘动脉FMD(%)、肱动脉DC值,NDKD-preHD组、NDKD-12组、NDKD-36组相比逐渐减低,肱动脉SD值逐渐增加、肱/腘动脉FMD差值(%),NDKD-36组较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③各组受试者,腘动脉FMD(%)明显低于肱动脉FMD(%),差异显著(P<0.05);④组间比较提示,DKD患者肱动脉DC值,肱、腘动脉FMD(%)值小于NDKD组,SD值大于NDKD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损害程度较其他原发病患者更为严重,且随透析年限延长继续恶化;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糖尿病肾病及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腘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均较肱动脉进展快,且糖尿病肾病组进展更快.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中应用抗凝剂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伴有活动性出血及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方法 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透析开始时一次性注入或普通肝素(UFH)常规应用,观察不同患者各项出、凝血指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LMWH组各项出、凝血指标在透析期间及透析之后无明显改变,透析前后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UFH组比较,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缩短;透析器及血路管复用容易。结论LMW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较为理想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比较血液透析患者肱动脉与腘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选择健康志愿者(NC组),尿毒症非血液透析患者(Pre-HD组)和透析满12个月患者(透析12个月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与腘动脉血管基础状态及加压后血管内径和峰值速度,并计算血流介导的扩张值(FMD)。比较肱动脉与腘动脉FMD及峰值流速的差异。结果肱动脉FMD(%)、腘动脉FMD(%)、NC组、Pre-HD组、透析12个月组显著性减少(P<0.05);肱动脉与腘动脉FMD(%)比较NC组、Pre-HD组、透析12个月组显著性减少(P<0.05);肱动脉与腘动脉FMD差值(%),NC组、PreHD组、透析12个月组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重于非透析患者,且腘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进展速度大于肱动脉。  相似文献   

7.
朱宏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2):329-330
[目的]了解低分子量肝素钙(LMWH)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脂质紊乱及抗凝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情稳定、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出血倾向(包括皮下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鼻衄等),血液透析时间4个月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普通肝素(UFH组,34例)和LMwH组(35例)。LMWH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万脉舒,河北常山生化药业生产)于血液透析开始时动脉管动脉端一次性注入,维持4h后血液透析结束;UFH组:应用普通肝素钠常规抗凝。观察第一次透析前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第6个月、第12个月末分别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栽脂蛋白A1(ApoAl)和载脂蛋白B(ApoB);并且记录一年中出现皮下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鼻衄发生的病例次数。[结果]透析前后LMwH组和UFH组比较APTT、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UFH组血浆TC、TG、LDL、ApoB持续升高,HDL、ApoAl下降;LMWH组血浆TC、TG、LDL、ApoB水平下降,HDL、ApoAl水平则上升,各项指标明显优于UFH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LMwH组导致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UFH组。[结论]在血液透析中,低分子量肝素钙和普通肝素抗凝疗效相同,长期使用LMwH替代UFH抗凝,可有效减少出血倾向,缓解高脂血症和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肝素(UFH)及低分子肝素(LMWH)作为血液透析的抗凝剂,观察透析器和血管通路凝血及出血,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的应用。方法:选择54例透析病人,分为UFH组和LMWH组有出血倾向5例。观察每次透析中静脉压,透析后管道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穿刺点压迫时间及出血征象。结果:两组均无凝血,UFH组有14例出血,LMWH组无出血。结论:LMWH具有防止体外循环凝血,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保证患者的透析质量,为临床安全有效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从近些年来收治的肾内科患者中随机抽取37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出3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分别测量观察组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6个月及对照组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比较两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结果观察组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的肱动脉基础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反应性充血后的FMD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观察组透析前与透析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透析前后硝酸甘油介导的NMD相对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进一步加重尿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替代治疗模式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与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3种不同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对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①将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PD组)30例、常规血液透析组(CHD组)30例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组(CAPD组)30例,分别进行维持性替代治疗并随访3年。入组后每3个月采血测定患者血浆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对比分析3组在透析开始时、透析1年后和透析3年后上述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②另选取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模式相互转化的尿毒症患者各10余例,分别测定其在转变透析模式前和转变1年后上述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透析开始时3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都基本一致,随着替代治疗时间的延长,HPD组内患者TC、TG、LDL和Apo-B逐渐降低,而HDL和Apo-A逐渐升高;CHD组和CAPD组的尿毒症患者随透析时间的延长,TC、TG、LDL和Apo-B都呈逐渐升高趋势,而HDL和Apo-A均逐渐降低,其中TG变化最明显(P〈0.01);②常规血液透析转为腹膜透析1年后TC和TG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腹膜透析转为常规血液透析1年后除Apo-B由(0.81±0.61)升至(0.94.±0.35)g/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无变化。结论①常规血液透析和非卧床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血脂紊乱无改善,且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腹膜透析影响更明显;②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脂表现的TC、TG增高比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略明显,但只出现在透析治疗3年时;③高通量透析可以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3名患者,随机分成2组: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组和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出凝血时间,透析管路凝血情况和全身瘀斑、出血点的分布面积及持续时间。结果:LMWH组与UFH组相比,透析管路的凝血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减轻了全身瘀斑,减少了出血点的分布面积及持续时间(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产生普通肝素同等抗血栓形成效果的同时,能明显减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刘敏  叶小萍 《检验医学》2011,26(4):246-248
目的通过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评价中医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效果。方法 78例MS患者采用化痰祛湿法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脂素和脂联素,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同时与50名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采用化痰祛湿法治疗MS患者前、后FPG、FINS、TC、TG、HDL-C、LDL-C、内脂素、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S组采用化痰祛湿法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8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化痰祛湿法以清热、行气、活血、益气、养阴、调理阴阳治疗MS患者,患者血清FPG、FINS、TC、TG、HDL-C、LDL-C、内脂素和脂联素在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其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的相关性。方法SH患者64例(sH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一氧化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水平,并行超声检查观察2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vasodilation,FMD);Spearman相关分析SH组患者TSH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H组TSH、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管内皮素-1水平高于对照组,FMD、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H组TSH与总胆固醇(r=0.463,P〈0.036)、载脂蛋白B(r=0.364,P=0.001)、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486,P=0.015),与FMD呈负相关(r=-0.425,P=0.005)。结论SH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来了解渤海新区成人血脂水平现状及异常率.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 266名成人空腹血脂4项水平进行测定,血脂4项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间血脂水平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血脂4项中TC、TG、LDL-C总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随年龄增长有降低趋势;血脂4项中TC、TG、LDL-C在25~54岁男性均高于女性;55岁以前HDL-C女性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以前血脂4项异常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渤海新区成人空腹血脂水平较高,血脂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55例、慢性肝炎59例、肝硬化50例、重型肝炎71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其TBil、Alb、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1),与PT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颈动脉硬化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颈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I℃)、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参数.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患者中存在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庄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48-184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尿毒症患者42例,对照组40例,分别在腹膜透析前、透析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较健康人的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5);透析后患者血清TG、LDL-C、Apo A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存在血脂异常,腹膜透析可能会加重患者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8.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例MHD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HFPD组,n=20)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n=20),HFPD组和LFHD组分别使用聚矾膜F60和F6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结果HFPD组透析后CHOL、TG、LDL降低,HDL升高;LFHD组透析后TG、LDL升高,HDL降低,CHOL则无明显变化;HFPD组和LFPD组透析前血清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无明显差异(P〉0.05),LFHD组透析1年后CHOL、TG、LDL均较透析前升高,而HDL降低(P=0.041);HFPD组透析1年后CHOL,TG,LDL均降低(P=0.035,P=0.037,P=0.045),HDL升高(P=0.035);透析1年后,与LFPD组相比,HFPD组CHOL、TG、LDL明显降低(P=0.005,P=0.007,P=0.045),HDL升高显著(P=0.008),ALB升高显著(P=0.038)。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改善MHD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9.
蒋云华  沈罡  王金良 《检验医学》2011,26(8):548-550
目的动态观察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5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CRF患者透析前、后以及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Lp(a)及相关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白蛋白(A lb)、尿素(Urea)、肌酐(Cr)]浓度并作比较。结果 CRF组血液透析后Lp(a)、Urea、Cr浓度明显低于透析前(P〈0.05),TG、TC、HDL-C、LDL-C、apo A、apo B浓度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血液透析前Lp(a)、TC、TG、LDL-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HDL-C、A lb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apo A和apo B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以有效降低CRF患者Lp(a)的浓度,有利于防止各种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