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2及其抑制因子-1、-2在胎膜早破孕妇的胎膜中的变化及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上述两组胎膜组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的表达.结果 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胎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0%、87%,差异有显著性(P<0.01);胎膜早破组胎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的表达较正常孕妇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胎膜早破孕妇胎膜中高表达,可能是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之一,需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人工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或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含量以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胎膜早破预防及治疗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HCV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吸毒方式及性行为特征与HCV感染的关系。方法 于2 0 0 4 - 0 5 / 0 7,调查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吸毒方式及性行为特征与HCV感染的关系。采集血样进行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在调查的吸毒人群6 19人中,HCV感染率为5 5 .9% (346 / 6 19) ,其中静脉吸毒者的HCV感染率为71 9% (2 35 / 32 7)。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曾经静脉注射吸毒(OR =2 .6 3;95 %CI为1 .79~3 .89,P <0 .0 0 1)和曾经共用针头或注射器具吸毒(OR =2 .98,95 %CI为1 .78~5 . 0 0 ,P <0 . 0 0 1)与HC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毒人群HCV感染与其高危吸毒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胎膜早破是早产临产前的一种危机.有学者报道早产的发生率为4.5%~7.6%.早产常与胎膜早破合并存在,胎膜早破使得早产成为不可避免. 一、胎膜早破、早产的定义 1.胎膜早破:胎膜在产程正式开始前发生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包括足月前胎膜早破及足月后胎膜早破.当胎膜破裂发生于37周前称早产胎膜早破,又分为3种:(1)无法存活的胎膜早破(<23周).(2)远离足月之早产胎膜早破(23-32周).(3)近足月的胎膜早破(33~36周).  相似文献   

4.
钟颖  周俊  周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502-150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胎膜组织上的表达情况与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检测MMP-9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早产胎膜早破组与足月胎膜早破组相比较,MMP9不存在统计学差异(Z=-1.783,P=0.075);与自发性早产组比较,MMP9不存在统计学差异(Z=-0.157,P=0.875);而早产胎膜早破组与正常足月产组比较MMP9存在统计学差异(Z=-3.316,P=0.001)。早产胎膜早破组MMP-9蛋白表达高于足月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39,P<0.01)。结论:MMP-9与早产胎膜早破存在相关性,在其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吸毒人员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采取化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2019年治疗的64例吸毒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64例吸毒患者入院时大多有肺结核相关典型临床症状,肺结核分型:9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9例继发型肺结核、6例结核性胸膜炎;干预后吸毒患者强迫、抑郁、躯体化、敌对、焦虑、人际关系、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和总分分别为(1.92±0.18)分、(1.78±0.16)分、(1.83±0.17)分、(1.73±0.18)分、(1.67±0.21)分、(1.96±0.24)分、(1.65±0.19)分、(1.78±0.20)分、(1.59±0.16)分、(15.86±1.57)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和总分分别为(69.27±5.16)分、(59.63±5.09)分、(68.65±4.97)分、(62.51±5.24)分、(64.13±7.11)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吸毒人员肺结核患者中有严重症状者较为普遍,予以化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后,可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基因及其lncRNA在早产及胎膜早破中的表达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孕妇共120例,根据孕妇的分娩孕周以及胎膜破裂与否,将孕妇分为早产胎膜早破组、早产非胎膜早破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和足月非胎膜早破组,每组标本各30例,在孕妇胎盘胎膜娩出后收集其破口边缘的胎膜组织,置于-80℃冰箱冻存。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从4个组别各30例胎膜样本中分析Adamts-9及lncAdamts-9的相对含量。结果 Adamts-9及lncAdamts-9的相对含量在4个组中水平高低趋势接近一致,两者在胎膜早破组中的含量均要高于非胎膜早破组,且在足月胎膜早破组中的水平要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amts-9及lncAdamts-9可能参与了胎膜早破的内在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早产、胎膜早破和合并宫腔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者48例,胎膜早破者32例,合并宫腔感染者25例。观察不同临床特征产妇血清Toll样受体-4(Toll-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 ICAM-1)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分析Toll-4、MMP-9、s ICAM-1水平与IL-6、CRP和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早产、胎膜早破和合并宫腔感染的产妇血清中Toll-4、MMP-9、s ICAM-1水平及IL-6、CRP和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ll-4、MMP-9、s ICAM-1水平与IL-6、CRP和TNF-α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血清Toll-4、MMP-9和CRP等细胞因子水平与早产、胎膜早破和合并宫腔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且细胞因子水平间也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当胎膜破裂后羊水从阴道流出,可引起早产,感染及脐带脱垂,据文献报道:胎膜早破在早产者中的发生率约为足月产的2.5 -3倍[1,2].胎膜早破48小时后分娩者,产褥感染率为5% - 20%,败血症率为0.6%,产妇死亡率为0.018%[1],胎儿吸入感染的羊水可发生肺炎,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发生机会增加[1].因此,笔者及其团队对来院分娩的94例胎膜早破病人进行重点护理,悉心照顾,无发生产妇及胎儿严重感染,1例因胎膜早破而发生脐带脱垂,因处理及时,立即予剖宫产结束妊娠,无发生产妇及胎儿死亡,未出现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9.
荆州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于2006年9月26日正式启动,是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个重要对外窗口。目前已进入门诊治疗的社区吸毒人员共636人,主要以男性为主(占83.3%),年龄20-50岁,以30岁左右居多(占64.7%);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5%;无业占92.1%;单身和离异者占57,8%;平均吸毒时间在9.26±4.08年;日均吸毒量1.01±0.52g,日均吸毒频率4.43±1.43次;平均初吸年龄在23.5±4.08岁;吸毒方式注射占94.1%,多药物滥用占89.5%。  相似文献   

10.
乐山市 1997年首次从本市静脉吸毒者中检出HIV阳性者后 ,感染例数迅速增加。为了解吸毒人群中艾滋病高危行为以及他们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和态度 ,为乐山市在该人群中开展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于 2 0 0 2 - 0 6 / 2 0 0 2 - 0 8在乐山市中心城区对社区静脉吸毒人群进行高危行为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调查 ,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乐山市中心城区滚雪球方法抽查社区吸毒人群 36 2名。1 2 方法 应用四川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项目设计的问卷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社区静脉吸毒人群进行一对一询问后匿名填写 ,调查过程中无第 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其组织抑制因子比值(MMPs/TIMPs)、宫颈长度、血清松弛素(SRLX)及维生素C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及在胎膜早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产科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正常经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MMP-9、TIMP-1、TIMP-2及SRLX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维生素C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宫颈长度。分析MMP-9/TIMP-1、MMP-9/TIMP-2、宫颈长度、SRLX及维生素C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在胎膜早破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MP-9/TIMP-1、MMP-9/TIMP-2、SRLX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长度及血清维生素C水平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血清MMP-9/TIMP-1、MMP-9/TIMP-2、SRLX、宫颈长度及维生素C水平均为影响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MP-9/TIMP-1、MMP-9/TIMP-2、SRLX与胎膜早破呈正相关,宫颈长度及维生素C与胎膜早破呈负相关(均P0. 05);孕妇血清各指标及宫颈长度对胎膜早破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相较于各单项指标诊断结果,各因素联合诊断下AUC、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均明显更高(P0. 05)。结论孕妇血清MMPs/TIMPs、SRLX、宫颈长度及维生素C与胎膜早破关系密切;各指标因素联合检测对临床预防胎膜早破及降低早产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孕34周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进行临床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分娩期的护理.结果 孕妇保胎时间3~11d,平均(7.5±3.5)d.22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后,阴道分娩19例,阴道分娩率86.4%;剖宫产3例,剖宫产率13.6%.新生儿Apgar评分<5分1例,5~7分的15例,>7分的8例.无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和产褥感染.结论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孕34周前的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的危害更大.因此,进行护理干预对减少母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ts-1和MMP-9在胎膜早破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蛋白水平检测50例胎膜早破者(病例组)及45例无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的足月择期剖宫产者(对照组)胎膜中Ets-1和MMP-9的表达。结果:①Ets-1蛋白在胎膜滋养层细胞核及胞浆中均有表达,以胞核表达为主;MMP-9主要表达于胎膜滋养层细胞浆中;②Ets-1和MMP-9在胎膜早破组滋养层中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ts-1和MMP-9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滋养层中高表达,但与足月胎膜早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s-1和MMP-9在人类胎膜上均有表达,且在胎膜早破中高表达;Ets-1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基因表达量使胎膜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加速,致胎膜紧张度降低而引发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昭通市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感染途径及原因,为加强吸毒人员管理,有效防控丙型肝炎病毒在该人群中的传播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和依据。方法对昭通市戒毒劳教所所有在押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3m L,用ELISA方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1 184名吸毒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539名,感染率45.52%;注射方式和烫吸方式吸毒的感染率分别为76.15%和23.21%,注射感染率明显高于烫吸感染率(χ2=3.84,P0.05);0-6月,7月-1年,1年1月-2年,2年1月-5年,5年1月-10年,以及10年以上不同吸毒年限的感染率依次为(%):20.34,29.61,33.71,43.88,59.72,80.33(χ2=11.07,P0.05),吸毒年限越长,感染率越高。结论昭通市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我国一般人群的3.2%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平均感染率的3%;注射吸毒感染率明显高于烫吸感染率;吸毒年限长的感染率高于吸毒短的感染率。注射感染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但其他感染途径也不容忽视;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的主要原因,性乱,长期反复接触病原体也是引起高感染率的原因之一。对该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控要早:让吸毒人员及早戒毒;少:打击贩毒,减少吸毒;干预:通过针具交换,推广使用安全套,干预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5.
陈静 《现代保健》2010,(24):52-53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1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中顺产67例(53.6%),难产58例(46.4%),实施阴道助产6例(4.8%),剖宫产52例(41.6%).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8~10分者109例(87.2%),4~7分者14例(11.2%),3分以下者2例(1.6%);新生儿窒息16例(12.8%);产褥感染征象4例(3.2%).结论 胎膜早破发生率较高,可导致早产、难产及母婴感染,应该正确处理、选择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同时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与绒毛膜羊膜炎中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水平,同时行产后胎膜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在重度和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显著;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水平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结论:母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水平可作为胎膜早破患者是否患有绒毛羊膜炎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水平预测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219例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院时血sTREM-1、MIP-3α水平,根据分娩后有无发生宫腔感染分为感染组(n=58)和未感染组(n=16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sTREM-1、MIP-3α对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前孕妇血sTREM-1、MIP-3α水平感染组(72.16±8.43 pg/ml、49.62±5.39 pg/ml)均高于未感染组(31.05±4.18 pg/ml、25.16±3.24 pg/ml)(P<0.05)。血sTREM-1、MIP-3α预测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769,截断值分别为51.61pg/ml、37.39pg/ml,特异度分别为67.5%、52.3%,敏感度分别为93.1%、93.1%,二...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部分地区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特征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分布特征。方法以元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患者以及南京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作为对象,采用统一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385名吸毒人员中男性居多(76.1%),中青年为主,20~40岁占79.0%;初高中文化程度占88.8%;未婚者占37.4%;待业、失业人员居多(67.6%)。滥用毒品主要为海洛因(94.3%),静脉注射吸毒比例(78.8%)和共用吸毒器具比例(77.2%)较高,共用注射用水(稀释液)比例显著高于共用注射器(90.9%vs69.5%)。初次吸毒后平均(2.6±2.3)年后转为注射吸毒,注射吸毒持续时间平均(3.7±2.5)年。51%的人有多性伴,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结论该地区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具有地区分布特点,共用注射器具、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等高危行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9.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棘手问题之一 ,与难产及感染早产有密切关系 ,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 ,将我科 92例胎膜早破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 2 0 0 1年 1月 1日至 2 0 0 1年11月 1日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 84 0例 ,年龄 2 0~ 37岁 ,孕周 32 +5~ 4 2 +4 周。其中胎膜早破病例 92例 ,胎膜未破病例 74 8例 ,作为临床对照组。1·2 诊断标准 临产前破膜者为胎膜早破。1·3 统计处理 采用 χ2 检验。2 结果2·1 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 见表 1。表 1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 例组别 例数(n )阴道分娩自然分…  相似文献   

20.
王建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13-1015
目的对重庆市巴南区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进行监测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抗-HIV、抗-HCV和梅毒进行检测。结果 207名美沙酮替代治疗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9例,HCV抗体阳性185例,梅毒感染11例。在9例HIV抗体阳性中,男性7例,女性2例;20~40岁之间的6例,40岁以上的3例;采用静脉吸毒的8例,口吸者1例;共用注射器吸毒的4例,未共用注射器吸毒的5例。在185例HCV抗体阳性中,男性153例,女性32例;20~40岁之间的149例,40岁以上的36例;采用静脉吸毒的184例,口吸者1例;共用注射器吸毒的52例,未共用注射器吸毒的133例。在11例梅毒感染中,男性9例,女性2例;20~40岁之间的6例,40岁以上的5例;采用静脉吸毒的6例,口吸者5例;共用注射器吸毒的9例,未共用注射器吸毒的2例。结论 207名美沙酮替代治疗吸毒人员,HIV、HCV抗体阳性和梅毒感染的男性多于女性;20至40岁之间的阳性率高于40岁以上的人员;采用静脉吸毒的阳性率高于口吸人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阳性率高于未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