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肛周脓肿,也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将其归属于“肛痈”范畴,是指发生于肛门、肛管及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肛周局部急性疼痛、红肿高凸,破溃后流脓性分泌物,甚者出现高热呕吐、排尿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给予准确、有效的治疗可快速发展为脓毒血症,危及生命安全。而高位肛周脓肿病灶位于肛提肌以上[1],部分患者因处于发病早期或位置较深等原因无法触及肛周波动感,临床仅表现为局部疼痛,会阴盆腔坠胀,发热及排尿困难等,临床上容易因症状不明显而误诊,笔者报道高位肛周脓肿疼痛误诊为马尾综合征1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一般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婴幼儿也时有发生,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铭教授提出:“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感染。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段同肛门周围皮肤之间或临近组织、器官之间,因病理性原因形成的不正常通道。肛周脓肿以急性感染为特征,肛瘘以慢性迁延感染为特点,它们是同一疾病(指瘘管性脓肿)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肛腺和肛门直肠周围感染的关系长期来一直是肛门外科及病理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为探讨肛门直肠周围感染的机理,人们已经对肛腺结构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目前为止,对其本质仍不十分了解,肛门直肠周围感染机理中的许多问题也存有争论。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文献,对肛腺结构及肛门直肠周围感染机理的研究近况加以介绍。肛腺结构  相似文献   

5.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感染.占肛肠疾病的8%-25%。高位肛周脓肿为肛提肌以上间隙的脓肿.治疗棘手。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中医肛肠专科医疗中心应用双套管引流脓肿,疗效理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Χŧ�׵����������ԭ��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通称肛周脓肿。该病是一种常见的较为复杂的外科感染 ,多见于 2 0~ 40岁的男性 ,男女发病比例为 4∶1。肛管、直肠周围有调节、控制直肠肛门功能的肌肉以及由蜂窝组织构成的多个间隙 ,后者容易感染形成脓肿。其病因多由隐窝炎经肛腺、肛腺管及其分支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管向外周扩散而致。此外 ,少见的有 (1)肛裂、痔、肛门外伤、产后会阴伤等合并感染以及肛门周围皮肤病感染。 (2 )直肠炎或肿瘤破溃以及外伤感染。 (3)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  相似文献   

7.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95%以上肛周脓肿的发生与肛腺感染有关。肛腺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开口于肛隐窝,因肛隐窝开口向上,腹泻、便秘易引发肛隐窝炎。炎症控制不及时蔓延及肛腺后,再通过腺体的管状分支或联合纵肌纤维向上、下、外蔓延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形成各种不同间隙脓肿。  相似文献   

8.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是肛门部位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肛门坠胀、肛门疼痛,或伴潮湿、瘙痒等不适,也可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导致其他肛门直肠病变,如肛窦病灶附近的肛乳头肥大、肛管皮肤裂损感染形成肛裂、肛窦炎症扩散形成肛周脓肿等。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门后位马蹄形脓肿86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一旦确诊,就必须及早进行外科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治疗肛周脓肿方法很多,如切开排爱引流法,就是待脓肿缩小,形成管腔(肛瘘)后,再行二次手术。马蹄脓肿多发后后位,内口也多在后位肛隐窝附近。本文总结了我院10年来住院病人86例,男76例,女10例,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后位马蹄形脓肿,一次手术成功,既缩短了治愈时间,又减少  相似文献   

10.
肛周脓肿,中医称肛痈,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或组织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该病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及时手术切开引流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此类手术创面一般较大且不缝合,术后容易受粪便污染,另外受创面引流不畅、营养补充不足、创面感染、机械性刺激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创面愈合过程停留在炎性阶段而难以再发展,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3年期间,我院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1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肛瘘的诊断     
钱群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4):224-225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肛瘘一般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是肛瘘的感染源.瘘管包括主管和支管,在不同的解剖层次穿过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外口是瘘管通向肛周皮肤的开口.内口大多位于齿线附近,多为1个,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可为1个或多个.肛瘘大部分是由肛腺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而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伤口不愈形成的肛周与直肠下部相通的瘘管.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感染的慢性阶段.  相似文献   

13.
肛瘘复发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慢性炎性病变。肛腺感染后形成肛周软组织炎 ,通常在肛门直肠周围相关间隙形成脓肿 ,早期手术切开引流可及时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并防止间隙内脓肿蔓延到其他间隙而导致病情复杂化 ,无论手术切开或脓肿自行破溃 ,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形成肛瘘 ,实际上这种非特异性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是同一疾病的急性症期和慢性炎性阶段。直肠内的粪便、细菌滞留在肛隐窝导致肛腺炎 ,属内源性感染灶 ,通常称为瘘管的内口 ,肛门旁的原切开引流口或自行破溃口则称为外口 ,连接内、外口的通道称为瘘管。临床上绝大多数肛瘘属上述“腺源性肛…  相似文献   

14.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的脓肿。传统治疗多采用手术切开引流,但手术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影响肛门功能,且术后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肛周脓肿一般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导致的化脓性疾病。目前其治疗以手术为主,部分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原菌及药敏史仁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进行了研究,这对认识和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具有一定意义,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一、病原菌种类主要有需氧菌及厌氧菌两大类:(一)需氧菌肛周脓肿的需氧菌种类,各家...  相似文献   

17.
肛周脓肿系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的结果。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一旦确诊,需手术治疗,才能治愈。病人听说手术治疗,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往往会影n向正常的治疗和早期愈合。因此,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前、术后及出院护理是极其重要的,对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针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前、术后及出院护理三方面做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重视肛周疾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肛周疾病的诊治喻德洪肛周疾病包括肛门周围、肛管及直肠下端的疾病,其特点是:(1)病种多:包括内外痔、肛周感染、肛瘘、肛裂、直肠脱垂、肛管乳头肥大、直肠下端息肉、肛管及直肠下端良性及恶性肿瘤、出口梗阻型便秘、肛周皮肤病及肛门失禁等病,其中以肛管疾病...  相似文献   

19.
肛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肛瘘病因 肛腺感染是肛瘘形成的原因.Chiari(1878)第一个提出肌间腺体与肛瘘的关系.Johnson(1914)第一个详细描述肛腺的解剖.Lockhart-Mummery提出肛腺感染是肠道细菌引起肛周脓肿的原因.Parks认为极大多数肛瘘是感染的肛门腺引起的.Morgan提出感染是从肛管沿纵肌纤维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形成脓肿和肛瘘.Hiller认为细菌穿透黏膜下层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到血供差的肛管直肠周围脂肪组织形成脓肿和肛瘘.Kratzer and Dockerty认为肛管50%有腺管,其中33%穿透内括约肌,而分泌黏液的细胞占腺管10%,他们认为多数腺管的开口位于肛管的后侧(可能是肛瘘内口位于肛管后侧的原因).Parks也认为肛腺并不是沿肛管平均分布的.而且大多数学者认为肛腺开口于肛隐窝,偶有腺管开口于齿线稍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是指肛门周围皮肤大汗腺反复感染化脓形成的慢性蜂窝组织炎样皮肤病,最终引起肛周、臀部、阴囊或骶尾部广泛复杂性窦道,中医又称为“蜂窝瘘”、“串臀瘘”。发病原因系由肛周大汗腺腺管阻塞,反复感染所致。本病与体内激素失衡、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