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22-2523
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其病理变化和预后可归属于中医之"消渴""虚劳""水肿"等范畴。该文从"毒损肾络"理论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络解毒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难治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临床特征为糖尿病病程中出现微量或持续蛋白尿,甚至于出现肾功能衰竭。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肾病,其主要病因病机是消渴病日久不愈,毒损肾络。毒是对机体一切不利因素的统称,有内毒、外毒之分,有瘀毒、热毒、湿毒、浊毒、痰毒等不同之侯。毒邪贯穿于DN的始终。血瘀为DN病机转化之枢纽。因此,通络解毒化瘀法在DN的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神经病变浊毒损络病机探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伟  李双蕾 《新中医》2006,38(9):4-5
通过对浊毒的病理特性及其与糖尿病(消渴)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浊毒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N)病机的影响。认为浊毒与消渴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浊毒损络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分别从早、中、晚三期论述了DN浊毒损络可能的病机演变过程,提出了DN可能是气阴亏虚、痰湿瘀血蕴结、浊毒损络所致,其基本病理变化可能是“虚、瘀、毒”,浊毒损络则可能是DN迁延和加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从“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古今医家对此病进行了不懈研究.近来我们通过认真研习古今中医名家有关著述,认为"毒"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提出从"毒"论治,以推动对糖尿病治疗理论的探讨,从而提高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毒损肾络与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D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N属中医学“消渴”、“水肿”、“关格”等范畴,是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脏腑阴阳气血之虚为本,瘀血、痰浊为标。痰瘀积聚肾络,络气阻遏,络脉瘀滞,蕴邪成毒,毒损肾络^[1]。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心肌病与血瘀、毒邪密切相关。从瘀毒论治糖尿病心肌病的病因病机,研究探讨中医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根据糖尿病心肌病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血瘀、毒邪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57-958
基于络病理论和毒邪学说,从毒损肾络角度出发,试着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认为糖尿病肾病乃糖尿病日久,产生毒邪这一病理产物,毒邪又损伤肾络,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而"毒"贯穿于DKD病程始终,初期以"糖毒""脂毒"为主,后期"湿毒""痰毒""瘀毒"内生,故强调从"毒"论治DKD,以解毒为治疗大法,具体施以扶正解毒、除湿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根据临床辨证单用一法或合用多法治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重要的死亡原因。临床上早期表现为微量蛋白尿,继之可出现临床蛋白尿,最后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虽然DN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但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延缓早期DN的进展。我们从2001年10月.2003年9月,采用传统的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结合从毒论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50列,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毒损肾络的中医理论,从瘀毒损伤肾络角度出发,认为糖尿病日久,产生瘀毒这一病理产物,瘀毒又损伤肾络,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在体质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体质形成的原因,不同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存在差异性,不同体质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存在基因多态性,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学理论,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并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的可行性,为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糖尿病肾病辨证模式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宗礼教授临床诊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主张衷中参西,明确DN诊断及其分期,治疗当分期论治,辨证用药,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审时度势巧用软坚散结之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从传统中DN医理论分型、DN西医分期分型、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关系研究三大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出DN的发生发展关键在肾,气虚血瘀是DN的基本病机,肾阳虚是其发展趋势和最终结局。结论:在未来的治疗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证候的复杂性特征,以便对糖尿病肾病采取及早的干预治疗,以便从最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和发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机会,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血管并发症,是目前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雷公藤制剂在DN治疗中有独特疗效,对近年来雷公藤制剂在DN中的应用进行整理,以探究其在治疗DN的疗效和机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行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的研究认识比较,指出治疗DN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肾气阴虚是DN发病的关键,脾为后天之本,健脾益气才能生化有源,治标应从化瘀降浊入手;因此,健脾补肾化瘀降浊法在临床治疗DN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DM)并发症,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DN的发生率随着DM患者数量增加而增高,早期防治是关键。DM和DN属于藏族医药(简称藏医和藏药)的特色优势病种,基于体内三大因素(三因,包括隆、赤巴、培根)动态平衡的"整体观"是藏医对DM和DN的独特认识,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临床用药经验。该文论述了基于"整体观"对DM及DN的藏医认识,挖掘临床治疗DN的常用藏药及藏医方剂,以期为DN的治疗及新药发现提供新思路,进一步发挥藏族医药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鬼箭羽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以及探讨这种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单侧肾切除STZ腹腔注射造模的方法,采用肾小球光镜和电镜病理染色的方法、以及Smad4和Smad 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方法复方鬼箭羽合剂对肾小球Smad4和Smad 7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8、12周末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Smad 4阳性相对面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方鬼箭羽合剂治疗组大鼠肾小球内Smad4的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8、12周末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Smad 7阳性相对面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方鬼箭羽合剂治疗组大鼠肾小球内Smad 7阳性相对面积与正常对照组差别并不显著(P>0.05),而12周时复方鬼箭羽合剂治疗组大鼠肾小球内Smad 7阳性相对面积较8周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鬼箭羽合剂治疗组能显著上调Smad4和使Smad 7蛋白的表达降低,说明复方鬼箭羽合剂可通过调节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从而降低TGF-β1的表达,达到防治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瘀、浊、热三种病邪与本病之间关系密切,在治疗中结合瘀、浊、热三种因素进行治疗常可取得较好疗效,故将本病与瘀、浊、热三种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化鹏  王钰 《天津中医药》2007,24(4):294-29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金水宝胶囊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6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35例,开搏通组33例。测定患者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联合用药组降低UAE,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开搏通组的60.6%,P<0.05。联合用药组的CCr明显低于开搏通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金水宝胶囊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从现代医学角度较系统地复习了该病的病因病理,同时从传统医学角度分析了该病的病机病因,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干预,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或延缓病程进展,对防治糖尿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