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肺曲霉菌病的认识,制定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多有基础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死亡3例,病情好转稳定出院9例,放弃治疗出院1例.结论 肺曲霉菌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其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COPD患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诊断的可行性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检测临床确诊或拟诊的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血清曲霉菌GM抗原水平后,将其中2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3例)、B组(14例),均给予伏立康唑静脉与口服序贯治疗,在6、8、12周时评价临床疗效:A组检测血清GM抗原、临床特征、痰真菌培养及胸部CT;B组观察临床特征、痰真菌培养及胸部CT.结果 临床确诊或拟诊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32例,血清合并GM抗原阳性30例,其中27例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治疗6周,A组治愈5例,显效6例,好转1例,有效率84.6%;B组治愈7例,显效4例,好转1例,有效率78.6%;治疗8周,A组治愈9例,显效3例,有效率92.3%;B组治愈7例,显效5例,好转1例,有效率85.7%;治疗12周,A组治愈10例,显效3例,有效率100.0%;B组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率92.9%;其中A组1例在11周时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死亡,B组1例在8周抗真菌治疗效果欠佳时放弃治疗,两组治疗有效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霉菌GM抗原ELISA检测可用于早期临床诊断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以截值≥0.5为阳性折点,给予先发抗真菌治疗有重要意义;定期连续观察血GM可用于肺曲霉菌治疗的病情监测,同时联合胸部CT、痰培养可用于抗真菌治疗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研究6例艾滋病合并肺曲霉菌病的尸检材料,以查见典型曲霉菌丝和相关病变为诊断依据。曲霉菌累及两肺者4例,限于一叶者2例,播散至肺外器官者2例。病变为侵袭性,在肺部形成微脓肿和坏死灶各2例;2例发生气管支气管阻塞;合并其他感染者5例。在艾滋病人较有特征性。描述曲霉菌形态和肺部病变,建议将本病归纳为侵袭性、变态反应性、寄生性与肉芽肿性4型,以特征性病变和某些临床检查所见为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PP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30例PPL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段、病理类型以及预后。结果病例中,男性占46.7%,中位年龄为46岁。PPL患者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甚至20%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中位发病至诊断时间为8个月,经支气管肺活检及经CT引导下肺活检的诊断率分别为33.3%和50%,而胸腔镜下肺活检及开胸肺活检的诊断率为100%。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最为常见,占56.7%。在中位随诊39个月后,3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23.3%)死亡。MALT组患者较非MALT组患者有着更低的IPI评分及更好的预后。结论 PP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其诊断较为困难,非MALT类型的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曲霉病 (InvasiveAspergillosis,IA)在近 2 0余年未发病呈增长趋势。据报道在 1 978年至 1 992年间其发病呈 1 4倍增长。在欧洲和日本的无选择性尸解中发现IA占 1 -2 %或 4% ,甚至超过侵袭性念珠菌病。IA发病的增长与AIDS患者的增多 ,实体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接受强化疗方案者增多 ,实体器官移植术及骨髓移植等的增多均有关。由于IA初期症状不明显 ,难以早期诊断 ,及至出现临床症状已属病程后期 ,预后差 ,未经治疗者病死率达 1 0 0 % ,有效药物治疗者病死率仍可达 40 %或更高。其临床表现以肺曲霉病为最多见 ,也可血行播散至中…  相似文献   

6.
侵袭型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诊断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侵袭型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征,为侵袭型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搜集经病理活检、手术证实的10例侵袭型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行5mm层厚和5mm层距的CT扫描,进行CT影像诊断学观察。结果 10例CT表现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结节状阴影,伴有晕征或空气半月征。结论 晕征、空气半月征是侵袭型肺曲霉菌病的CT特征性表现,结合原发病史,对侵袭型肺曲霉菌病诊断或早期提示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术前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部真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特征,探讨误诊原因,提高深部真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肺部真菌肿块误诊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 24例肺部周围型真菌性肿块患者术前均未发现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和其它器官恶性肿瘤,临床及影像均诊断为周围型肺癌或高度疑似为周围型肺癌,行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肺曲霉菌病8例、肺隐球菌病14例、组织胞浆菌病1例和孢子丝菌病1例。结论无其它基础性疾病且免疫功能正常者出现的周围型肺部肿块,不能过分依赖或单凭影像学表现诊断为肺癌,肺隐球菌病和曲霉菌病是周围型肺肿块常见的肺部真菌病,术前穿刺活检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探讨这类疾病的临床转归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9年9月在地坛医院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并且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中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均通过骨穿确诊,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病病史、药物过敏史、住院期间用药史、生化检查等等,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同时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17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12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例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l例为急性戊型肝炎患者,l例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7例为未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例诊断为重型肝炎;仅有3例患者在入院前有干扰素短期使用史,其余患者未使用影响血象药物;治疗过程中使用集落细胞细胞刺激因子者6例,使用丙种球蛋白者9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者3例,使用促红素者1例,仅用口服药物升血细胞治疗者2例,输红细胞者6例,输血小板者2例;好转出院者20例,自动出院者3例,因重型肝炎其他合并症死亡者2例。结论 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以治疗原发性肝病及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为主,血液病方面对症支持治疗,随肝病好转血液病逐渐同时恢复,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肾移植后早期,由于免疫抑制剂用量较大,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在此期间相对高发。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防。 方法: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0-11/2010-07肾移植378例中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发病时间、易感因素、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预防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3(3~11)个月。12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达38.0~40.2 ℃,气促及紫绀。9例轻微咳嗽,5例少量白痰,1例红色泡沫痰。5例合并细菌感染,2例合并真菌感染,2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合并结核。服用他克莫司患者感染发生率为7.8%(7/89),服用环孢素A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7%(5/289)。9例使用呼吸机,2例使用呼吸机无创性连续鼻或口鼻面罩治疗。8例痊愈,2例治疗中出现血小板减少致脑出血死亡,1例合并真菌感染死亡,1例合并血气胸死亡。治疗期间,无排斥反应发生。说明早期诊断,联合用药,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是提高卡氏肺孢子虫肺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继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查阅2000—2008年因AECOPD入院继发肺真菌感染病例,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者,调阅CT及X档案,记录住院期间抗生素和皮质激素使用史、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基础病等进行分析。结果AECOPD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25例,死亡4例。其病原学分析显示:白假丝酵母菌16例(64%),光滑假丝酵母菌4例(16%),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8%),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4%),曲霉菌2例(8%)。胸部CT改变以结节影、结节晕轮征、团块影以及空洞为主,分别为:20、17、14和8例次,其中结节晕轮征具有特征性;X线胸片以支气管肺炎样改变、团块影、空洞和支气管炎改变为主,分别为16、14、5、5例次。预后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7d、同时使用抗生素种类超过3种、大剂量激素和合并呼吸衰竭等基础病是AECOPD继发肺侵袭性真菌感染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AECOPD继发肺真菌感染预后差,病死率高(16%),早期胸部CT以及痰检对及早发现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有价值。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AECOPD使用皮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