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2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专职组(102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PaO2、PaCO2、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专职组FVC、FEV1、FEV1/FVC、PaO2、躯体功能评分、躯体角色评分、健康状况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机体疼痛评分、生命力评分、情感角色评分、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操联合有氧运动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用有氧运动,观察组(50例)采用呼吸操联合有氧运动,连续训练2个月。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等高于对照组,6 min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补虚益肺方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运动耐力、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慢阻肺稳定期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长效气管舒张剂治疗,对照组进行肺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肺康复训练同时另行口服自拟补虚益肺方,连续用药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FEV1%pre和血氧饱和度(SaO2)、6 min步行距离(6 MWD)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FEV1%pre)、SaO2明显提高,6 MWD明显延长,CD+4、CD+4/CD+...  相似文献   

4.
彭江 《中医药导报》2009,15(6):71-7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护.于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肺功能测定仪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生理功能等6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间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对肺功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六字诀呼吸操联合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呼吸力学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我院就诊卒中患者共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六字诀呼吸操联合POWER-breathe KH2呼吸训练器吸气肌训练。记录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力学[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肺功能[力呼气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FEV1/FVC)]、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结果:治疗后,两组MIP、MEP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FEV1/FVC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B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字诀呼吸操联合吸气肌训练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吸气肌肌力,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77例,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3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辨证分型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抑郁、焦虑(SDS、SAS)评分,对比两组呼吸困难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FEV1/FVC较对照组高(P0.05);(2)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3)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取辨证分型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且可明显减轻其负性情绪,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联合缩唇式腹式呼吸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联合缩唇式腹式呼吸操锻炼,对比2组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肺功能[1 s呼气容积(FEV_1)、最大通气量(MVV)及1s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FEV_1/FVC)]。结果干预后,2组SaO_2、PaO_2、FEV_1、MVV、FEV_1/FVC水平高于干预前,PaCO_2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联合缩唇式腹式呼吸操锻炼效果确切,有利于调节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医肺康复训练结合呼吸导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64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肺康复训练联合中医呼吸导引干预。两组均干预3疗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MWD优于对照组(P<0.05),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肺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呼吸导引能够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盖楠楠  张薇  张洁 《四川中医》2023,(3):109-11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RA合并IL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容积(FEV1)、FEV1/FVC、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讨流程化护理干预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12例COPD患者随机电脑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流程化护理干预。评估肺通气功能、依从性、预后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包括服药依从性、生活习惯依从性、坚持运动依从性、自我监护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肺功能及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程化护理干预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干预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预后功能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每组20例。有氧运动组给予“八段锦”锻炼干预,抗阻运动组给予抗阻运动训练,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给予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训练,方案同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干预3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和血氧饱和度(SaO2),并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时随访三组患者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3组FEV1%pred、FVC%pred、FEV1/FVC、SaO2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优于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痰湿蕴肺证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候、肺功能及运动耐量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痰湿蕴肺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统计学意义)]、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T)]、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咯痰、鼻塞、流涕)、动脉血气部分指标(PaCO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统计学意义)、运动耐量(6MWT)、SaO2、PaO...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方法按数字随机法将该院于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24例。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综合康复护理为观察组。对照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VC、FEV1、FEV1/FV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余慧英 《光明中医》2023,(13):2618-2621
目的 研讨中医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收入余干县中医院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归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中医护理,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痰量、痰性状、呼吸困难、咳痰难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及PEF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能够加快控制COPD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肺功能恢复,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李丽丽  高丽萍  冯怀花  黄碧君  于静 《新中医》2021,53(10):129-131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方法纳入COPD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对入选研究对象分组,分别为对照组(35例,给予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及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8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5,P0.05)。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组间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经过重复方差分析,2组干预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水平均较同组干预前提高,经t检验,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用于COPD患者干预中,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安全、经济、操作性强,可重复、可控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干预中,肺康复训练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COPD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分别采取健康教育与肺康复训练,观察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和急性加重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呼吸困难程度m MRC测评结果、急性加重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肺康复训练的干预,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控制急性加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蓝红双色记号笔数列分布抽签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参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二者的比值(FEV1/FVC)],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2、S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aO2、SaO2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PaCO2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FVC、FEV1及FEV1/FVC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VC、FEV1及FEV1/FVC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4/41),低于参照组的34.15%(14/41)(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6.55±0.28)d,短于参照组的(7.85±0.31)d(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互联网和健康管理联合护理,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4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0)和对照组(n=200),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健康管理策略和互联网进行联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评分(FVC、FEV1、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动脉血气指标进行研究比较,从而评价联合护理方法的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气评分优良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优良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健康管理策略与互联网进行联合护理,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脓灸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稳定期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化脓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变化,以及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的急性加重人均次数。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37/40),对照组为62.50%(25/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组FEV1、FVC、FEV1/FVC、Pa O2、Pa CO2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随访1年急性发作人均次数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脓灸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COPD,能缓解中医症状,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愈肺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愈肺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作用,为COPD稳定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中药愈肺宁丸剂口服半年;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干预.治疗前后测定常规肺功能、血气分析,并记录中医症候计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愈肺宁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