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 大多数肱骨近端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较小,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对于损伤严重,移位大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内固定手术的方法较多,故临床效果存在很大分岐.本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干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12例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伴肱骨干骨折的患者,皆给予骨折闭合复位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皆在12 ~20周骨折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3.3% (10/12)。肘关节HSS功能评分优12例。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伴肱骨干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髓内针具有一次性解决多处骨折,减少手术创伤,不增加感染风险,临床应用优势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二部分或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 ,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国内报道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5% [1],国外文献报道为4%~5 % [2]。其中的85 %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 ,经重力悬吊、适当制动和早期功能锻炼相结合的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3]。而约15 %的骨折存在移位 ,大多需手术治疗 ,但在具体治疗上尚存在争议。作者回顾自1987年1月~2001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2例 ,对其中的二部分或三部分骨折28例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病例32例 ,其中3例系典型4部分骨折 (脱位 ) ,1例为外展嵌插型(valgus…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4%~5%,多发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其中大部分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以往作者多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脱位患者多需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是近年来AO设计的新一代接骨板,目前已在国内推广。2004年2月至2007年6月,本院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36例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大多数肱骨近端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较小,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对于损伤严重,移位大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内固定手术的方法较多,故临床效果存在很大分岐。本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经3~18个月的随访,并根据Neer的百分制评分,优良率为86.6%。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2月~2006年12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获得有效随访的病例21例,其中按Neer[1]分型二型11例、三型7例、四型3例,其中1例伴肩关节脱位;男13例,女8例;年龄25~82岁,平均56.3岁。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6.3个月,患肢功能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良率:二型90.1%;三型71.4%;四型33.3。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可靠,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的一种较好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年骨折患者中,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HFs)的发病率列第三位,约为5%,并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1]。其中近80%的患者因为没有移位或者移位不明显,仅需要保守治疗。然而,三、四部分骨折通常需要手术干预[2],移位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如采用保守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畸形和肩关节僵硬。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很多: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半肩置换术等。以上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54-355
对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方式治疗;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肱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肱骨骨折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髁颈以远1~2 cm至肱骨头关节之间的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1].尤其是三分骨折和四分骨折的治疗较为困难,手术难度较大,骨折的固定性差,术后肱骨头的坏死率、残疾发生率较高.本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8例,收到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因骨折部位接近肩关节,故对其治疗要求较高。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对移位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但目前治疗方法的选择争议较大,临床报道的结果也不一致E1J。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本科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rneral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2 7例 ,二部分骨折 18例 ,三部分骨折 7例 ,四部分骨折 2例。手术方法 :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固定 5例 ,切开复位 ,不可吸收缝线固定 1例 ,单纯螺钉固定 6例 ,普通 4孔钢板固定 3例 ,张力带固定 2例 ,髓内针张力带固定 3例 ,“T”钢板固定 7例。结果 :平均随访 18个月 ,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对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其中 ,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 66 7% ,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 ;三部分骨折优良率为 42 9% ,肱骨头坏死率 2 8 6% ;四部分骨折无满意 ,肱骨头坏死率5 0 %。结论 :二、三部分骨折尽量采用有限切开复位 ,其中 ,二部分骨折可选择单纯螺钉、张力带或髓内针张力带固定。三部分骨折可选择髓内针张力带固定。四部分骨折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 ,疗效均差 ,肱骨头坏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肱骨近端骨折通常是由直接暴力引起,可因骨折部位不同而发生不同的骨折移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骨2001年2月-2005年5月共收治了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1例,其中肩关节置换2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29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方俊英  梁萍 《临床医学》2005,25(4):83-84
肱骨近端粉碎和移位明显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比较一致的方法,在国内近几年T形钢板的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98年~2004年应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技术和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20例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所有骨折均采用切开囊内复位技术进行治疗,采用Neer骨折分类及评分标准进行手术疗效的评价。结果 2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时间13个月,骨折都顺利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8例,优良率90.0%,未发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结论采用切开囊内复位技术和LPHP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轻对肱骨头血运的影响,提高骨折复位的有效性和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肩袖切口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8年2月经肩袖切口入路应用LPHP治疗36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22例,女14例.按Neer分型,其中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15例.疗效评价采用Neer评分系统.结果 术后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36个月,平均26个月.根据Constant评分,优21例,良11,可4例,优良率为88.8%.结论 肩袖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满意,这种手术方法切口暴露充分,便于肱骨近端骨折复位及肩袖修复,手术损伤小,充分体现了小切口微创治疗,是治疗肱骨近端二、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4例,平均随访14.3个月(6—18个月),临床随访包括:功能评估和X线摄片。结果32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松动退出,1例出现肱骨头部分坏死。按Neer评分标准,优良率84.3%。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评价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1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4例。分别采用松质骨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10例、T形或三叶草钢板或LCP钢板内固定19例、人工肱骨头置换2例。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4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无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骨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无延迟愈合。按Neer评分标准,优22例(70.9%),良7例(22.6%),可2例(6.5%),差0例(O%)。结论对明显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能提供比较坚强的内固定,能最大限度恢复肱骨近端解剖形态,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9.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1].作者自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6例,收到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诊治的23例老年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均临床愈合,1例发生胧骨头坏死。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估,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0.6%。结论: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和患者的全身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恢复肩关节的功能为治疗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