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克罗米芬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克罗米芬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口服克罗米芬和补肾活血方联合治疗;对照组口服克罗米芬及肌肉注射促绒性素促排卵治疗。观察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及受孕情况。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一年。结果:两组的排卵率无明显差异(P0.05),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妊娠后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克罗米芬配合中药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效果。方法: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75例,两组均用克罗米芬口服,试验组加用中药口服。结果: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LH、E2、P及T等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罗米芬配合中药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可提高妊娠率,改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朱勤芬 《中医临床研究》2012,(22):54+56-54,56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予克罗米芬口服,治疗组中药分期配合克罗米芬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15例中12例成功受孕,有效率80%。对照组15例中5例受孕,有效率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分期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较单克罗米芬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口服克罗米芬同时给予益肾育卵中药,对照组给仅给予西药克罗米芬口服治疗。评定两组治疗观察期后受孕率、阴道粘液、排卵数及流产数情况。结果:在排卵数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提高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受孕率,降低预后受孕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宋荣  孟琰 《江苏中医药》2015,47(9):42-43
目的:观察自制暖宫逐瘀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于月经来潮后开始口服暖宫逐瘀丸,3次/d,6g/次。对照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1次/d,25mg/次,服用5天停。2组以30天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同时,彩超检测卵泡发育情况,记录安全性,疗程结束作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的疗效更确切。结论:中药暖宫逐瘀丸制剂工艺稳定,副作用小,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效果显著,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克罗米芬对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7例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给予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宫颈黏液、子宫内膜厚度、卵泡质量%排卵情况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 在改善患者中医肾阳虚证候方面,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4%(37/44)、25.6%(11/4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宫颈黏液、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卵率、成熟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以减少克罗米芬抗雌激素样作用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增加内膜厚度,有利于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运用不同方药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门诊168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运用不同方药配合月经第5~10天口服克罗米芬;对照组84例于月经第5~10天单纯口服克罗米芬,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周期给药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片与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诊治的11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片口服,研究组给予克罗米芬片与中药治疗不孕症,同时给予精神鼓励,心理安慰,情感支持,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用统计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片与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好,优于单用克罗米芬片。  相似文献   

9.
补肾活血方配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以补肾活血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配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用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3 75 % ,总有效率为87 50 % ,对照组治愈率为30.00 % ,总有效率为80.00 %。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补肾活血方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联合克罗米芬组(观察组)60例,克罗米芬组(对照组)30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排卵情况和受孕情况比较。结果:排卵治愈率观察组54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受孕39例,对照组受孕12例,观察组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赵淑英  张晋峰 《山西中医》2014,30(11):28-30
目的:观察加味养精种玉汤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排卵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克罗米芬+加味养精种玉汤治疗,对照组单用克罗米芬治疗。两组均在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克罗米芬50 mg,共5天。其中治疗组同时加服加味养精种玉汤,每日1剂,1日2次。观察两组HCG日和HCG+9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HCG日≥15 mm卵泡个数,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组HCG日和HCG+9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CG日≥15 mm卵泡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养精种玉汤可明显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助孕1号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呢喃  李光静 《陕西中医》2003,24(11):963-964
目的 :观察温肾、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将 2 0 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2 0例口服助孕 1号水丸 (紫石英、川断、川牛膝、枸杞子、菟丝子等 ) ,对照组 80例口服克罗米芬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2 .5 %。受孕后随访治疗组受孕率 1 0 0 % ,对照组受孕率 80 %。提示 :助孕 1号具有很好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并提高妊娠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秀玲 《山西中医》2005,21(5):34-34
目的:观察益坤汤配合克罗米芬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坤汤及克罗米芬,对照组仅用克罗米芬,连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95%CI=77.9%~99.2%);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95%CI=54.1%~87.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显著(u=2.0125,P=0.0444).结论:益坤汤配合克罗米芬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疗效优于克罗米芬;收益为OR=0.20(95%CI=0.04~1.02,宜进一步加大观察例数),NNT=5(95%CI=2.57~87.7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调理月经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克罗米芬,治疗组37例口服克罗米芬配合月经不同时期相应的中药,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妇科B超监测排卵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和受孕情况,停药后随访3个月统计2组患者的受孕及流产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明显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卵泡直径大小有明显差异(P0.05),但排卵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分期调经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克罗米芬。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并评价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40例和口服克罗米芬对照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排卵结果、宫颈黏液评分、流产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针灸方法和用克罗米芬口服排卵,都有较高的排卵效果,针灸促排卵的流产率低于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刘云鹏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运用克罗米芬加促排卵汤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克罗米芬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基础体温(BBT)变化、排卵率、妊娠率及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BBT变化、排卵率、妊娠率及E2、LH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促排卵汤具有促卵泡发育、调畅气机、促进排卵的作用,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消囊促卵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8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组克罗米芬联合消囊促卵丸,观察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OS不孕患者给予消囊促卵丸+克罗米芬促排卵,可以提高克罗米芬的敏感性,进而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克罗米芬,50mg/次,1次/d,于每月经周期第5d开始口服,连续服用5d。第2个月经周期第5d开始继续服药,治疗2个月经周期无排卵或改善则在下一月经周期将剂量增加至100mg/次,1次/d,连续服用5d。治疗组45例补肾活血方(菟丝子、枸杞子各10g,熟地20g,山萸肉、何首乌各15g,当归、巴戟天、川芎、淫羊藿、桃仁各10g),1剂/d,水煎200mL,于每月经周期第5d开始早晚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4.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增大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平均卵泡直径增加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调经促孕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克罗米芬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予调经促孕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30例单用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动态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出情况,记录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比较两组排卵率、妊娠率,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最终疗效。结果:两组在诱导排卵方面疗效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所占比例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经促孕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既保留了克罗米芬的高效促排卵作用,又能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中药补肾化淤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月玲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37-2237
目的观察补肾化淤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以补肾化淤为主,随证加减,对照组用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3.75%,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组治愈率为30.00%,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肾化淤汤与用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对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