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CV/RDW测定对隐性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赫安娜  符莹 《临床医学》2001,21(12):60-60
隐性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储存铁已经减少,但贫血尚未发生的一种亚临床状态,发生率高于缺铁性贫血。儿科医师常根据血色素来评价儿童是否贫血,易忽略隐性缺铁性贫血(1DE)的存在。近年来有报道根据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下降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升高诊断缺铁性贫血。就此我们以骨髓可染铁明显减少作为铁缺乏的诊断依据,观察MCV下降、RDW升高与缺铁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用于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耗竭,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所发生的贫血。缺铁是一个从生理变化到病理的渐进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缺铁(贮铁减少无贫血)、缺铁性红细胞生成(铁代谢紊乱,无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在中医学里属于“虚劳”、“萎黄”等病证范畴。  相似文献   

3.
黄桂尧 《新医学》2006,37(10):680-681
进修医生教授,首先请您谈谈关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特点好吗? 教授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等造成体内贮存铁的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  相似文献   

4.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临床上比较常见,缺铁原因可分为铁摄入减少和丢失过多两大类,其中从消化道丢失最为常见。现对本院收治的84例胃肠道道病变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陷性疾病,当摄入铁不能满足机体铁代谢需要时,机体会动用体内贮存铁,当贮存铁耗尽时,机体便开始生成缺铁性红细胞,即缺铁性贫血,患者出现头晕、嗜睡、乏力等。目前,有关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血清学指标的文献报道很多[1~3],但国内用国际上公认的科学诊断性能专用指标评价临床诊断准确度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尝试运用循证检验医学的评价手段,对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T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4种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科学评价,为临床提供有效检验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临床上比较常见,缺铁原因可分为铁摄入减少和丢失过多两大类,其中从消化道丢失最为常见.现对本院收治的84例胃肠道道病变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发病因素及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住院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病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浓度、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和病因诊断等项目,以中位数、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为观察指标。结果:94例中,男73例,女21例,年龄65~96岁,中位年龄78.9岁。中、重度贫血占29%。形态学上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比例最高,占78%,小细胞低色素性及大细胞性贫血占22%。血清铁浓度及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增高,伴缺铁性贫血7例(7%),伴巨幼细胞性贫血14例(15%),老年慢性疾病性贫血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感染和(或)肿瘤。结论:在住院老年患者中,慢性疾病性贫血发生率高(33.3%),病因中感染和肿瘤同时存在的比例较高且贫血的程度严重。因伴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而使贫血程度加重,但实验室指标往往不典型,造成误诊、漏诊率高。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慢性疾病性贫血对基础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测定诊断铁缺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铁缺乏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缺乏,而且易导致贫血,尤其多见于儿童和成年妇女。临床诊断铁缺乏的主要目的是:(1)早期诊断亚临床铁缺乏,阻止因缺铁所致的并发症、筛查胃肠道恶性肿瘤;(2)准确诊断缺铁性贫血(IDA),查找铁缺乏的病因如食物中缺铁、铁吸收障碍、出血增多等;(3)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对治疗后的反应,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功能性铁缺乏(FID);(4)诊断和鉴别诊断与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等相关慢性病贫血(ACD)的铁缺乏。  相似文献   

9.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测定对临床缺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缺乏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引起贫血的原因,临床上可分为贮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缺铁性贫血.目前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需要早期明确(区别合并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缺铁性贫血)诊断.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骨髓小粒可染铁,总铁结合力(TIBC),运铁蛋白饱和度(TS)测定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诊断铁缺乏症的指标,但它们在反映缺铁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其中SI,TIBC,TS并不能早期反映铁缺乏的指标.SF骨髓小粒可染铁检查是目前公认的可以早期反映贮存铁缺乏的良好指标,是缺铁检查的金指标,但是创伤性检查,难为无贫血症状的患者接受,无法用于铁缺乏症的筛选.血清铁蛋白易受多种病理因素干扰而升高.1986年kohgo应用放免法检出人血清中存在的少量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以来,sTFR被认为是继血清铁蛋白之后诊断贫血性疾病的又一重大进展,无性别,年龄差别,亦不受妊娠,感染,肝病和其它慢性疾病的影响.本文通过对SI、SF TIBC、sTFR的测定探索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测定对临床铁缺乏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时所发生的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因此,有效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疾病(1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需要增加或丢失过多造成体内储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本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群体儿童普查的检出率为30%~50%,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2岁.在我国,缺铁性贫血是卫生部重点防治的儿童疾病之一,尽管近年来对其的防治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某些地区,其患病率仍较高,因此,本文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概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贫血在临床各科都会见到,而且贫血与多种原因和疾病有关,因此对贫血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患者是否真正存在贫血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红细胞丢失过多所引起的血液循环中有效红细胞总数减少,进而导致组织和器官缺氧、缺血的一种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红细胞总数的多少可以从红细胞的数目测定、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浓度、血氧浓度等反映出来。由于红细胞的多少不易测定,血氧浓度和红细胞比积测  相似文献   

13.
缺铁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铁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质,当人体铁储存量缺乏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便会减少,使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体积变小,呈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象。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尤其多见于农村,婴儿时期发病率较高。常因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以至发展为重度贫血,严重地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今就此  相似文献   

14.
贫血不是一个诊断 ,而是一种症状 ,随着循环红细胞数量或质量的降低而发生。与质量有关的贫血分为大、小细胞性或高、低色素性。与数量有关的贫血指的是通过丢失或细胞溶解 ,红细胞的破坏发生在预期寿命之前。与贫血有关的症状有 :疲劳、心悸、胸痛或呼吸费力而短促、面色苍白、心脏杂音、舌炎、头发干燥或异食癖。缺铁性贫血 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常由饮食中缺铁引起 ,但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铁缺乏常见于儿童、行经妇女及孕妇。锌缺乏也能引起缺铁。缺铁性贫血可发生指甲的营养不良。唯一治疗是补充铁剂 ,并尽可能纠正缺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少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学东 《新医学》1998,29(7):346-347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是全球儿童重要营养性疾患之一,目前它仍是危害我国儿童身心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从患病率看,6岁以下儿童患病率30%~40%,6~24月龄、11~17岁为少儿高发患病群体,少女高于少...  相似文献   

16.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缺铁和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素合成,故有学者称该类贫血为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是儿童常见病,在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30%-90%。我国7岁以下儿童患病率25%-65%,该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儿童智力、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应及时给予有效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常规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两种疾病诊断与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至该院进行治疗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各50例,分别作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选择同一时间段,同一年龄段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研究对象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差异。结果 3组患者Hb、RBC、MCV、MCH、MCHC、RDW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中缺铁性贫血组少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二者均低于对照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RBC高于对照组,而缺铁性贫血组低于对照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MCV、MCH、MCHC均低于对照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RDW高于缺铁性贫血组,而二者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常规检测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两种贫血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4项参数即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4例缺铁性贫血(IDA)儿童,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元素铁、锌、铜、钙、镁,应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缺铁性贫血(IDA)组微量元素铁、锌值显著降低(P0.01),铜、钙、镁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MCV、MCH、MCHC值均显著降低(P0.01),RDW值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一般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都伴有红细胞数量或压积的减少,贫血是一种症状,各种疾病都可伴有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中重度贫血患者并发心衰,心律失常等表现,现将100例中重度贫血并发心血管事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孕妇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妊娠期间由于孕妇的需求量增大,而普通食物中又不能提供给孕妇足够的铁。因此,缺铁性贫血是孕妇最常见的营养生疾病,对孕妇和胎儿都会造成不影响,我们对210例孕妇进行相关调查,目的是讨论缺铁性贫血在妊娠期对和胎儿引起的并发症及预防与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