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全麻方式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围麻醉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6月于该院接受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照全麻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接受静脉全麻的患者共28例(A组);接受吸入全麻的患者共25例(B组);接受静吸复合全麻的患者共27例(C组)。检测3组患者围麻醉期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3组患者全麻后均出现CD3~+、CD4~+和CD8~+水平降低,B组的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C组的CD4~+/CD8~+明显降低。B组患者T1、T2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T1的CD3~+和CD8~+水平明显低于A组,T2除NK细胞外其他各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另外C组患者T1的CD8~+明显低于B组,NK细胞明显高于B组,T2的CD4~+明显高于B组。结论静脉全麻对于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围麻醉期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最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最为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30例/组。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维持麻醉,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失血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 h(T1)、12 h(T2)、24 h(T3)和72 h(T4)安静状态下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和T1、T2、T3、T4的CD3+、CD4+、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P组患者在术后6、12 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G组(P < 0.05);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在T1、T2、T3、T4时间点较术前均有下降(P < 0.05);P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在T1、T2时间点较G组患者高(P <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肺结核患者开胸术后早期疼痛,并可减轻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静、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全麻组(全身麻醉)及联合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静时间,麻醉诱导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4 h(T2)、24 h(T3)、48 h(T4)时免疫功能、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全麻组;两组术后SAS和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但联合组各时点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 05);各时间点两组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T1~T4时CD3~+、CD4~+、NK细胞、CD4~+/CD8~+值均低于T0时,联合组T2~T4时点CD3~+、CD4~+、NK细胞和CD4~+/CD8~+水平与全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 5);联合组术后T3、T4时间点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和地佐辛输注量均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减轻术后疼痛、躁动,对免疫功能有好的影响,为食管癌根治手术适宜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行镇痛效果评价;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12 h(T2)、24 h(T3)、48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o时比较,T1~ T4时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1~T3时两组患者NK细胞水平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各时点CD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DS组在术后24 h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48 h DS组NK细胞水平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S组仍处于较低水平(P< 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更有利于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接受肺癌根治术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8)。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两组T1、T2时间点的CD3+、CD4+、CD4+/CD8+水平较T0呈降低趋势,CD8+呈升高趋势,研究组CD3+、CD4+、CD4+/CD8+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2月于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轻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轻型组)35例、重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型组)11例,以健康体检者(NC组)2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检测三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CD4+T,CD8+T,CD4+/CD8+)、B淋巴细胞数及NK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数(比例)、CD4+T细胞数(比例)、CD8+T细胞数(比例)、B淋巴细胞数(比例)、NK细胞数(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774~0.121,P<0.05),且重症组比轻症组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852~1.208,均P<0.05);两组患者的CD8+T细胞数和CD4+/CD8+较对照组有所升高(t=-0.142~0.256,P<0.05),但轻症组与重症组组间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淋巴细胞数及B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0.065,-0.352,P<0.05),且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t=-0.744,-0.11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K细胞比例在重症组可见明显升高(t=0.011,P<0.05),而在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0.059~0.201,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患者机体细胞免疫水平降低,重症患者可见免疫监视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43例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和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以及CD4+/CD8+值。结果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同时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结论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提高射频消融后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S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SD组给予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1.0 μg/k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总量100 mL;S组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总量100 mL.分别于麻醉前(T0),术后12 h(T1)、24 h(T2)、48 h(T3)检测C-反应蛋白(CRP)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28+)和NK细胞水平.结果 与T0相比,2组患者CRP在T1、T2、T3点均有明显升高(P<0.01),与S组相比,SD组患者CRP在T1、T2、T3时间点均低于D组(P<0.05);与T0相比,S组CD3+、CD4+、CD4+/CD8+、CD28+和NK细胞在T1、T2、T3各时点降低(P<0.05),DS组CD3+、CD4+、CD4+/CD8+、CD28+和NK细胞在T1、T2点降低(P<0.05),在T3点已经恢复到T0水平.与S组相比,DS组患者CD3+、CD4+、CD4 +/CD8+、CD28+和NK细胞在术后T1 ~T3各时点高于S组(P<0.05);2组CD8+水平在各时点无明显差异.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更有利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术前应用曲马多对肺癌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10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应用曲马多和恩丹西酮。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只应用恩丹西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0 h和术后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麻醉诱导后,手术完毕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D3+、CD4+、CD4+/CD8+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毕后,两组患者的CD3+、CD4+的比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CD4+/CD8+和NK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曲马多对肺癌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是使患者的NK细胞比率增高,从而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肿瘤提供参考。方法将64例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法,治疗组硬膜外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注胶体量及术后七氟醚平均吸入浓度;检测并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t1)、切皮后2h(t2)、手术结束(t3)、术后1 d(t4)、术后3 d(t5)时细胞免疫指标比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七氟醚吸入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在t2~t5显著低于t1时(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在t2~t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CD3~+、CD4~+在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D4~+/CD8~+在t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NK细胞水平在t1~t5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IL-6在t2~t5时水平显著高于t1时(P0.05);观察组IL-6在t2~t4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t4时(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对患者细胞免疫及IL-6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刘智  何慧鑫  滕永杰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4):513-515,5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术中应用对直肠癌腹腔镜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8例择期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0.5 h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为0.5μg/kg,之后维持剂量0.3μg/(kg·h)输注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负荷剂量、等维持剂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24 h(T2)、术后72 h(T3)时段的T淋巴细胞亚群、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记录两组T0、插管即刻(Ta)、T1、拔管即刻(Tb)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两组各时段CD8^+水平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T1~T3时段CD3^+、CD4^+、CD4^+/CD8^+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T1~T3时段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3时段NE、E水平与T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T1~T3时段NE、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a、T1、Tb时段HR、MAP与T0时相比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Ta、T1、Tb时段HR、MAP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生存截瘫患者外周血淋巴细 胞亚群水平,评估截瘫患者40多年后细胞免疫功能的状况。方法采 集110例截瘫患者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Th细 胞,CD8+Ts细胞,CD4+/CD8+),CD19+B淋巴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并与正 常对照作比较。同时,按性别分层比较各项目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截瘫组与对照组比较,截瘫组CD8+T细胞升高,CD4+/CD8+和CD16+CD56 +NK细胞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375,1.052,0.674,均P <0.05)。 CD3+,CD4+T细胞和CD19+B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800,1.490,0.223,均 P >0.05) 。按性别分层,CD19+B细胞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0.03 8,均P <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 F=0.002~1.808,均P >0.05)。CD4+与CD 8+,CD4+与CD4+/CD8+,CD4+与CD16+CD56+,CD8+与CD4+/CD8+,CD8 +与CD16+CD56+,CD19+与CD16+CD56+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01)。结论唐山地震截瘫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结肠、直肠癌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扩大根治术治疗。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3、5 d抽取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本组术前1 d相比,对照组术后1、3、5 d和研究组术后1、3 d的CD_3~+、CD_4~+、CD_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3、5 d,研究组CD_3~+、CD_4~+、CD_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腹腔镜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明显更小,有利于保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MicroRNA-101、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变化及局部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右半结肠癌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采取3D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1和3 d血清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手术前后MicroRNA-101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统计两组局部复发率。结果①围术期情况: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用时、住院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②T细胞亚群: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CD8~+水平较术前增高(P 0.05),术后第3天两组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增高,CD8~+水平较术后第1天降低(P 0.05),且研究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③MicroRNA-101:术前两组MicroRNA-10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MicroRNA-101水平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④局部复发率:研究组术后6和9个月局部复发率(0.00%和4.65%)与对照组(6.98%和13.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局部复发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D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清除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损伤,提高MicroRNA-101水平,可降低疾病局部复发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利于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与病因的关系。方法选取145例脑炎住院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97例,重症组48例;另外又根据感染源不同分为病毒性脑炎组99例,化脓性脑膜炎组46例。选择同期该院3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CD19~+)、NK淋巴细胞亚群(CD16~+CD56~+)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及抗体IgA、IgG、IgM。结果脑炎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CD3~+、CD4~+、CD19~+的分子表达水平较化脓性脑膜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C3、C4、IgA的表达水平较化脓性脑膜炎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存在免疫功能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31例,全凭静脉麻醉)、B组(30例,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和C组(29例,吸入麻醉)。比较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三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罩)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B组的CD3+、CD4+及CD4+/CD8+高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应用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显著,可维持T淋巴细胞亚群稳定,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反应蛋白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发病7 d内均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血清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依据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轻症轻症组及重症组,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C反应蛋白。结果 CD8~+及CRP能够反映出急性胰腺炎的轻重(P0.05)。CD8~+在轻症组高于重症组(P0.05);CD4~+/CD8~+在轻症组第1天其值明显升高,在随后监测的6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发病第3天达到峰值,其后逐渐降低,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早期明显升高,则患者发生死亡或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及C反应蛋白能够在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其轻重症,同时血CRP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吴寒 《医学临床研究》2016,(9):1764-176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结肠癌手术患者160例,按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半小时(T1)、切皮后2 h(T2)、手术结束时(T 3)、手术后 d1(T4)、手术后 d3(T5)体内细胞免疫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 CD4+、CD4+/CD8+水平于 T2开始下降,其中对照组 T1时 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 T 2~ T5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患者 CD4+、CD4+/CD8+水平于 T1时显著高于 T3~ T5时( P <0.05);对照组患者 CD4+水平于 T4时, CD4+/CD8+水平于 T5时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 CD8+水平、NK 细胞水平于不同时期变化不明显,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 T2时患者 IL‐6水平均开始上升,T1时两组 IL‐6水平显著低于 T2~ T5时,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患者 T2~ T4时 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和IL‐6水平影响较单纯全身麻醉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