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古籍中,关于心主神明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调经论》:“心藏神。”《灵枢·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从上述经文中可以看出,心是藏神的地方,是精神意识的发源地,“神”或“神明”是指精神意识功能而言,这些功能是由“心”主管和体现  相似文献   

2.
1 中、西医学对心与脑的认识发展概述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脏腑学说及藏象学说 ,均认为“五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心脏的功能既“主血脉”(如《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等 ) ,又“主神明”(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等 )  相似文献   

3.
试论脑主神明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气是人体生命功能的表现。早在《春秋·六命苞》即有“头者,神之居也……人精在于脑”的记载。《内经》及历代医著对脑主神明的关系均有述及;近人更有深入研讨。但《灵素》倡“心主神明”已成体系,经义难悖。笔者不揣浅陋,试论“脑主神明”,以就正于同仁。心为血脉之主神君名不符实《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君何以主神?《内经》论证欠明。《素问·脏气法时论》描述心病症状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即使传变亦不累及神明:“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二日胁支满,  相似文献   

4.
张恒 《中医药研究》2009,(2):212-213
《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主血”;《素问·痞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这是中医“藏象”学说中对心脏的生理功能的言简意赅的描述。中医阴阳五行学说重视整体观念,主张从整体出发探讨心脏之功能及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5.
刍议藏象与脏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奎 《中医研究》1990,3(1):16-17
藏象与脏腑(藏府)均始见于《内经》,历经各代医家的诠释和阐发,尤其是近40年的中医教材的编纂,业已形成中医理论中的核心,然而,藏象学说抑或脏腑学说,诸家纷说不一,有的以藏象立命,却寓有脏腑之实质,有的以脏腑冠首,又有藏象之涵义,由此,藏象与脏腑是否系同一概念,究竟各自包涵几多?尚须正名。今试从文献学及其沿革略呈管见。藏象论“藏象”二字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经云:“帝曰:藏象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在此“藏象”列为篇名,似可见及其之重要。考《素问》篇章命名之方式有多种,其中有部分篇名是节取  相似文献   

6.
“五神藏”一词,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为“形藏四,神藏五”。王冰注:“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就是说神藏于五脏之中,其“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此言神藏于心,彼言神分属于脏,这种“五神藏”的理论,正是《内  相似文献   

7.
"精气神"古称人身之三宝,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三者的涵义非常广泛而复杂,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般文献对精气谈得较多,对神则较少提及,我们复习了《内经》的原文,把有关神的条文罗列后加以分析归纳,并结合后世各家所述,试图对神的概念,作一分析.一、神的涵义(1)神有精神活动、意识思维、聪明智慧之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又《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五色篇》:"积神在心,以知往今."从以上所引,不论是神明或神灵,以及由于神而可知古往今来之事,均说明神是指精神思维活动的.(2)神有水谷之精气之意.如《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五味入口,藏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的"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而广义的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气血、津液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素问·灵兰秘典论》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载:"心藏神"。心主神明,指出心具有产生和协调精神活动的作用。《灵枢·五色》载:"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指出心的功能正常,才能正确思维,认识事物。单以"心主神志"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心藏神”源于《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内经》关于心与神的关系的论述还有“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 ,生之本 ,神之变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等等。后世医家将其理解为心主神志 ,也即心有主持、主管人的意识、精神和思维活动的功能 ,并将意识、精神和思维的改变归结于心。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与思考 ,体会到“心藏神”不单指心主神志这一生理功能 ,还包括心具有机巧灵动的生理特性 (从心灵手巧这一成语可见一斑 )和病情多危重、传变神速、变化多端的临床特点。现仅就后者简要论述。1…  相似文献   

10.
“神”,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医学院现行教材《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版本)说:“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说:“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笔者认为,此二种说法不妥。什么是“神”?《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不测谓之神”。不难看出:“神”与“变化”有不解之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论述了“人之神”与生命及身心健康的关系,对身心发展规律和保健养生方法,都有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在《素问》与《灵枢》诸篇中均有体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血脉,血运不畅,则形伤而神不得外明。《素问》的《生气通天论》、《脉要精微论》、《方盛衰论》均论及“神明”,即“神能外明”,提示本质属性主宰着外在征象,精神对形体有着调控作用。《素问·举痛论》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病因学说。《素问·调经论》也指出:“气血不和,百疾乃变化而生。”唐·王冰进一步指出:“血气者,人之神…  相似文献   

12.
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心主神志,为一身之主,《素问》中记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然而《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描述:"头者,精明之府",《本草纲目》则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后世医家围绕"心主神志"及"脑主神志"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笔者认为心主神志存在其科学性,本文试从文献记载,理论研究及现代科研进展方面展开详述。  相似文献   

13.
君主之官指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君主,是古代国家元首的一种称呼。由于心主血脉,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故称。将军之官指肝。《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谋虑,好比统帅军队的将军而运筹谋划,故称。仓廪之官指脾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为贮藏粮食的仓库。脾胃好比粮食仓库一样的器官,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14.
《内经》"惊伤心神"的理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即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正如《类经·脏象类》所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  相似文献   

15.
心主神明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自《内经》提出心主神明的学说以来,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上自轩岐,下至今人,历时两千多年,盖莫能变,似乎成了千古不易之定论。而现代医学则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意识、思维等活动皆由大脑所主宰。并从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等研究得到证实,与心并无直接关系。鉴于此,重新审视心的生理功能乃至中医藏象学说,对于继承发展祖国医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什么古人将本属脑的功能划归于心呢?值得探讨。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诚望同道赐教。心主神明的涵义“神明”一词,古已有之,如《易·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这是讲卜筮的。由于古人对自然界缺乏  相似文献   

16.
答:《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々,因此,心有主神明的功能。所谓神,有广狭两义,而心主神明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但是这种功能活动,西医认为是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而中医把脑作为奇恒之府,其功能归属五脏之中,尤其是心、肝、肾中。虽然在中医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没有关于脑的专著,但《内经》对脑的生成、功能、生理和  相似文献   

17.
《中医基础理论》(第6版)将神的定义分为4个层次:一是自然变化的表现及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不测之谓神"。《荀子·天论》"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明"。二是人生命活动的主宰。《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  相似文献   

18.
论《内经》五脏神的同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认为 ,心与神的关系最为密切 ,心是精神活动的主宰。但精神活动又不仅仅与心有关 ,《内经》又进一步将神分为五种 ,即神、魂、魄、意、志 ,后世称之为“五神” ,五神分藏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 ,是谓五藏所藏。”后世对五神的涵义及区别 ,心藏神与五脏藏神的关系 ,以及五脏神理论的临床应用等问题 ,颇多争议。而问题的关键 ,就在于对五脏神的认识上 ,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重要理论问题。1 五脏神的涵义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 :“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灵枢·…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认为心之为胜,比其他四脏更为复杂,其理论更为深造。如《素向·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清·沈金鳌论心时也说:“十二经之气皆感而应心,十二经之精皆贡而养心。”心藏神,神以气而存,气以精为宅,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明,所以必须在心精常满、心气常充的情况下,心才能分神于四脏,引精于六腑;才能神明智慧、虚灵不昧,主宰全身而生命健康。一旦心精、心气不足,请病即生;…  相似文献   

20.
“心主神明”立论浅析湖南中医学院(410007)周祖贻主题词心(中医)/生理学,《内经》“心主神明”论始见于《内经》,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内容颇为丰富,不但对心主神明的内在特征作了充分说明,还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也作了详细阑释。尽管限于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