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蝶  冯素文 《护理与康复》2014,13(4):331-333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肌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DVT是妇产科手术近期并发症之一,其中良性子宫肌瘤经阴道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6%~7%,经腹子宫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12%~15%,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发生率12%~33%[2],剖宫产患者发生率约为0.61%~1.5%[3]。由于DVT严  相似文献   

2.
李牧蔚  沈玉祥  袁建军  翟亚萍 《临床荟萃》2003,18(19):1081-1083
目的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房 (leftatrium ,LA)血栓并探讨脂蛋白 (a) [lipoprotein ,Lp(a) ]在其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TEE检查LA和左心耳 (leftatrialappendage ,LAA)有无血栓及血栓数目和大小 ,检测血清Lp(a)含量 ,同时还检测LAA射血分数 (LAA EF)、LAA最大排空速度 (LAA PEV)、LA自发超声对比现象 (LASEC)等指标 ,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 高Lp(a)组[Lp(a)≥ 30 0mg/L]血栓发现率 (39.5 %)明显较低Lp(a)组 [Lp(a) <30 0mg/L]血栓发现率 (14.1%)高 (P <0 .0 1)。高Lp(a)组和血栓组栓塞发生率 (18.4%,30 .8%)明显较低Lp(a)组和无血栓组 (3.8%,2 .2 %)高 (P <0 .0 1,P <0 .0 0 1) ;高Lp(a)组和血栓组LASEC(≥ 2级 )出现率 (71.7%,10 0 %)明显较低Lp(a)组和无血栓组 (37.2 %,41.5 %)高 (P <0 .0 1,P <0 .0 0 1) ;LASEC与Lp(a)呈正相关 (r =0 .312 ,P <0 .0 5 )。结论 风湿性房颤患者LA血栓发生率较高 ,其脑中风并发症亦高。高Lp(a)与血栓形成高度相关 ,是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③LASEC是血栓形成前及血栓形成的重要表现形式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与Lp(a)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该方法能减轻或消除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改善心肌缺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在经PCI术后实现了冠状动脉血管的血运重建,却出现了胸痛症状。本文总结PCI术后胸痛发生的7大原因,以供临床参考。一缺血性胸痛1%术后血栓形成术后血栓形成是PCI最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发生时间PCI术后血栓形成可分为急性(术后24%h)、亚急性(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预防肺栓塞(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全部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采用B/BRAUN VENA TECHTM LP滤器,滤器均位于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中。结果 48例滤器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入,手术均获成功,无滤器释放不全、穿孔、脱落、移位、出血和滤器释放通路血栓形成。术后随访48例,随访时间1~26个月,未出现滤器移位、倾斜、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PE)。结论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以安全和有效预防肺栓塞(PE)的发生,且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小腿肌间静脉检查,在发现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肌间静脉扩张及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对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肌间静脉均扩张的82名患者128支下肢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最宽内径及有无血栓形成或形成倾向。结果发现肌间静脉血栓8例(9.8%),其中4例(4.9%)并发肺栓塞;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的静脉内径(0.65±0.30)cm;其中并发肺栓塞的肌间静脉内径(0.62±0.29)cm;扩张的肌间静脉内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管腔内见"泥沙流"9例(11.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早期发现小腿肌间静脉扩张及血栓形成或血栓形成倾向,以辅助诊断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脑静脉血栓形成 (cerebralvenousthrombosis,CVT)为少见的缺血性卒中[1] ,可累及皮质静脉、硬脑膜窦或两者均受累。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deepcerebralvenousthrombosis,DCVT)为一侧或双侧大脑内静脉合并Galen静脉血栓形成。CVT的病因复杂 ,自然病程多变。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癫痫持续状态、精神障碍或昏迷 ,又未经积极适当的治疗时 ,预后很差 ,死亡率在 10 %~ 2 0 % [2 ] 。迄今CVT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溶栓技术的迅速发展 ,国外局部溶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减少乳腺癌病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置有PICC导管的116例病人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前),置有PICC导管的179例病人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后),将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作为观察指标,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降低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结果]血栓形成发生率从活动前的4.30%降至活动后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中,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临床上颇为常见,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可以出现股青肿、血栓后综合征以及致命的肺栓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耳排空流速及三维容积法射血分数(3D-EF),探讨其在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3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左心耳血栓分为血栓组15例和无血栓组188例,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左心耳排空流速及3D-EF;计算左心耳排空流速及3D-EF预测血栓形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无血栓组排空流速为(42.06±14.54)cm/s,血栓组排空流速为(17.47±4.39)cm/s;无血栓组3D-EF为(47.99±15.37)%,血栓组3D-EF为(19.33±4.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3D-EF截断值28%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敏感性83.5%,特异性100%;以排空流速截断值24.5 cm/s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敏感性85.1%,特异性93.3%。结论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sus 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以威胁到患者生命,有研究[1]报道在没有采用预防方法前,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在40%~84%,PE的发生率为1.8%~7.0%,死亡率为0.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