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方法 对7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结果 本组患者愈后良好者44例,占60.3%.中度致残者11例,重度致残者3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14例.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因两者病理生理改变显著且互为因果,给临床诊治带来更多困难.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解决颅脑及胸部致命性损伤,加强呼吸道管理,纠正低血氧和低血压,可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林敏 《华夏医学》2012,25(5):789-79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指广泛颅脑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出血,并发脑疝,昏迷在6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昏迷,GLS评分在3~7分,行机械通气呼吸治疗的患者。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经验和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治疗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诊断与处理特点。方法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治疗及预后 ,总结合并伤与单纯重型颅脑损伤不同的临床诊断及处理特点。结果 :合并胸外伤的重型颅脑损伤 ,不同于单纯颅脑损伤因颅内压增高所表现的Cushing反应 ,而是表现为低血压 ,呼吸困难、缺氧 ,意识障碍判断困难。治疗应先保证呼吸道畅通 ,纠正休克血压 ,制止胸廓的反常活动。低血压纠正的同时 ,注意神经体征的变化 ,并行相应的脑外科处理。结论 :合并胸外伤的重型颅脑损伤 ,较单纯的颅脑损伤更复杂 ,首先处理因胸外伤所致的低血压 ,畅通呼吸道 ,制止胸廓的反常活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张猛  许慧中  颜庆华  刘枫  黄海源 《海南医学》2016,(16):2702-2703
目的:观察综合救治合并胸部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1例合并胸外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标准判断疗效,121例患者存活70例,存活率为57.9%,其中良好37例,中残7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9例;死亡51例,死亡率为42.1%。结论合并胸部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致残率高,抢救及治疗困难,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尽快检查作出诊断,临床多途径治疗,以尽可能提高生存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其伤情复杂而严重,伤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全面详细的检查、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弄清颅脑损伤和胸部损伤的关系,积极防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原则。方法:23例重度颅脑损伤(GCS3~7分)合并胸外伤患者,有连枷胸者6例,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10例,胸腔闭式引流13例。6例有呼吸衰竭者建立人工气道后,予以机械辅助/控制通气,常规使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结果:治愈好转21例,死亡2例。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1例死于ARDS。结论:头胸严重伤常见,两者病理生理改变显著且互为因果,给临床诊治带来很多困难。优先稳定呼吸、循环,及时解决颅脑及胸部致命性损伤,结合积极、合理的机械通气等综合措施,有望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迟发性血气胸的相互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2例病人中,15例中型颅脑损伤治愈12例,中残2例,死亡1例;5例重型颅脑损伤治愈1例,重残2例。死亡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2例均死亡。结论:颅脑外伤易掩盖胸外伤病情,且开颅手术须全麻气管插管,有正压通气过程,易引起迟发性血气胸,血气胸发现早晚与脑外伤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金华 《安徽医学》2003,24(4):23-2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监护及治疗。方法  2 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并发症患者 ,在进行监护同时 ,早期行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控制感染等措施。结果  2 4例中痊愈 15例 ,9例因呼吸衰竭死亡 ,病死率 38%。结论 系统呼吸功能监护 ,早期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治疗是纠正低氧血症 ,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对重症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6年对37例重型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其中发生ARDS 14例)进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结果。[结果]37例患者均早期行呼吸机辅助通气,26例呼吸功能恢复正常,1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70.3%。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PO2、PCO2、GCS评分、LIS评分及ALI等指数均有显著改变(P<0.05),ICP通气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生命体征亦有明显好转。[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早期机械通气能较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缺氧症状,能暂时降低颅内压,增加全身氧供,缓解重症颅脑损伤的继发性脑损害,为及时手术治疗争取了时间,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临床救治原则。方法对3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依据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3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病情复杂而严重,死残率较高,在救治过程中需要有全局观念,分清主次,先重后轻,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患者入院时立即给予使用机械通气并常规进行脱水利尿,抗感染和(或)开颅手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治疗,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后才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监测2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与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按格拉斯哥评分治疗组预后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机械通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科学合理使用呼吸机,开放气道,减少误吸,从而减少肺部感染机会,提高生存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杰  周元明 《广西医学》2000,22(4):790-791
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近年来,我院采用巴比妥疗法配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取48例入院GCS评分为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29~67岁,平均41.3岁。48例中行开颅血肿及脑挫裂伤灶清除者43例,非手术治疗5例。另以同时期收入院年龄、性别、伤情、GCS分值相当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对照组,对照组除未行巴比妥及机械通气治疗外其余处理与治疗组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总结归纳出护理要点.结果:全部病人经机械辅助通气治疗GC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恢复良好28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6例.结论:在西宁地区(海拔2 260m),保证脑氧供和脑灌注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更为关键,机械通气治疗需要精心的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重症胸外伤93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近5年来救治的93例重症胸外伤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治疗采用胸部护板固定、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探查、肋骨骨折复位肋骨钛板固定、损伤脏器修补或切除、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方法治疗重症胸外伤及其并发症。结果该组93例重症胸外伤中,治愈91例(98%),死亡2例(2%)。其中死于合并重型颅脑伤1例,死于合并心脏刀刺伤1例。结论重症胸外伤的治疗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掌握机械辅助通气及气管切开时机,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等是救治重症胸外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总结归纳出护理要点.结果:全部病人经机械辅助通气治疗GC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恢复良好28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6例.结论:我院处于高原地区(海拔2 260m),高寒缺氧特殊的地理环境,这就要求提高血氧浓度,保证脑氧供和脑灌注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更为关键,机械通气治疗需要精心的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分析42例重症胸外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认为及时处理胸部创伤和纠正低氧血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李丽华  唐瑜  杜春秀  吴莉 《西部医学》2019,31(10):1621-1624+1628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联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专科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 ARDS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情况分为及时机械通气组和延迟机械通气组,每组各53例。及时机械 通气组在入院时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后立即进行机械通气,并给予NICU专科护理措施,延迟机械通气组 在入院前已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或由于其他原因在合并ARDS 24小时后进行机械通气,给予相同的NICU 专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24h后动脉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撤机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及时机械通气组机 械通气后PaO2.SaO2指标均高于延迟机械通气组(P<0.05);及时机械通气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高于延迟机械 通气组(P<0.05);及时机械通气组撤机时间短于延迟机械通气组(P<0.05);及时机械通气组GOS评分情况明显优 于延迟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的患者及早给予机械通气的同时进行积极正确的 NICU专科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2008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住院期间分别采取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20例,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组)20例,亚低温及机械通气联合治疗(亚低温合并机械通气组)20例,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亚低温及机械通气联合治疗组患者预后情况较单纯亚低温及机械通气效果佳.结论 机械通气改善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亚低温能降低机体氧耗降低脑代谢,将其联合应用于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能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9.
胸外伤伴多发伤245例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外伤伴多发伤临床诊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45例胸外伤伴多发伤临床诊治结果,合并颅脑外伤62例,腹部损伤63例,骨盆四肢损伤88例,两个以上部位损伤32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14.54±5.35)分。结果: 急诊剖胸手术21例,合并损伤手术132例。全组存活222例,病死23例,病死率9.39%。结论: 胸外伤伴多发伤患者各部位伤在病理生理及诊治上相互影响很大,临床在重点治疗胸部损伤的同时,要注重及时处理合并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3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营养干预,研究组采取盐酸右美托咪定辅助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GC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及GCS评分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认知功能各项内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健康状态,缩短住院及治疗时间,利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