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约1/3围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的症状而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2.
景彦林  杨修昭 《光明中医》2012,27(4):668-66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约1/3围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的症状而需要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激素替代疗法,但因其存在诸多禁忌证以及远期致癌风险,故临床使用存在局限性.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擅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而闻名中外,笔者幸承教诲,受益匪浅.本文将夏桂成教授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思路与方法作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3.
王雅琴 《中医研究》2009,22(6):46-47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精神、心理、内分泌和代谢变化的一组症候群。据统计约1/3的妇女能够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而不出现病理症状,而2/3的妇女则在绝经前后出现一些因人而异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期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 a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 a。围绝经期的妇女约1/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围绝经期综合征[1]。由于此期是中老  相似文献   

5.
李改平 《光明中医》2005,20(2):55-56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 1年。绝经过渡期多逐渐发生 ,历时约 4年 ,偶可突然发生 ,表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围绝经期妇女约 1/ 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 ,2 / 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 ,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以月经紊乱、潮热、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不能自我控制等为主要症状。近年来笔者以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波动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类症候群。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价。而中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方法灵活且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目前,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着手,从激素内分泌、免疫、细胞凋亡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a内的期间,即从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a。约1/3妇女能通过自身调节达到新的平稳而无围绝经期综合征,2/3的妇女则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有阵发性发热、颜面潮红、头晕眼花、多梦、关节疼痛、情绪不稳、多疑、抑郁、焦虑等诸多不适: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另外可有疑病、自罪、嫉妒、妄想等,但无智力障碍,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综合症候群,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综合症候群,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相关穴位能调节性激素水平,能调节内分泌,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主要采用论述与分析的形式,通过收集大量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而从这些文献资料中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理分别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自由基代谢、血脂代谢、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作了一些探讨。并进一步对用中医药和单纯用西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的优势进行了简要比较,从而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75-2076
<正>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绝经过度期多逐渐发生,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因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该综合征也可因卵巢手术摘除、放射破坏而引起。围绝经期症状比较复杂,原因也不单一。症状可轻可重,有的人无明显不适,而有的人却症状十分严重,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临床主要表现在:月经紊乱,潮热,多汗,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突出;其它精  相似文献   

12.
周志焕  高秀梅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20-2021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上或血中激素水平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一直持续到来过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神经内分泌系统不适应雌激素水平骤降而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失调症状,称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其发病率占75%。其中25%的患者症状明显,需要治疗。西医采用HRT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但长期使用HRT可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少,因此中医药有望替代或补充HRT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作用。近年来,许多实验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是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通过讨论而用以代替“妇女更年期”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早期主要见血管舒缩症状如烘热、出汗等;情绪改变如烦躁、忧郁、焦虑等,且性活动能力开始减退;到围绝经晚期则可见明显的骨质疏松症、记忆力衰退、认知力减弱、心脑血管病、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及全身内分泌、代谢、免疫、呼吸、泌尿、消化、皮肤、五官等系统疾病的增多。该综合征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危害极大。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雌激素替代疗法,或辅以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4.
耿素华 《河北中医》2006,28(7):518-51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社会大多数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妇女围绝经期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生活,1996~2004年,笔者以自拟补肾安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艳 《光明中医》2008,23(11):1865-1866,F000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年轻妇女如因病卵巢受损丧失功能,或因手术切除,或因药物影响卵巢功能后,同样可以出现围绝经期综合症状。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传统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根据其精神神经症状,也有人认为可归属脏躁范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病房、门诊就诊的正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并出现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8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情况四方面评价归脾汤加减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积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归脾汤加减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或手术摘除卵巢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卵巢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年龄在44-54岁之间,围绝经期的妇女有2,3的人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而致的症状。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5例,并与30例单纯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是妇女绝经前后卵巢功能及全身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功能明显减退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笔者在2005—01—2008-01采用自拟方安更静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应用甘麦大枣汤对其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甘麦大枣汤治疗,选取同期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神经内分泌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在失眠、潮热、心悸、盗汗、情绪失控、关节疼痛、阴道干痛方面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控制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在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能够有效的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有效解除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与临床特征起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由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女性可出现一系列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致各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表现,即围绝经期综合征.而睡眠障碍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种主要症状. 1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发病率 研究发现,女性在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睡眠障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