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知情同意的需求与对策,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126例进行调查.结果: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精神病知识占98.2%,希望尽快控制病情占95.1%,关注药物副作用占83.5%,关注疾病预后占83.3%.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疾病复发先兆占97.6%,希望医务人员指导占92.2%,关注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占90.2%.结论: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关注的问题不同,针对这种差异,做好医患沟通及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为精神病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燕  刘小聪 《华夏医学》2006,19(3):568-569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对280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14.0%,病情复发第二次以上住院者为32.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为12.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31.0%,非独生子女家庭者为24.2%,独生子女家庭者为30.1%。结论:指导精神病患者家属学习有关疾病的知识及预防疾病复发的常识,可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及促进精神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导致疾病复发、再次住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12月男女各一个疗区全年住院的精神病患者343例进行调查。结果:2次或2次以上住院186例,占调查总数的54.2%,其中,男性84例,占2次以上住院人数的45.1%;女性102例,占2次以上住院人数的54.9%。复发再住院相关因素有:家庭经济状况不佳10例(5.38%)、正在求职求学13例(6.98%)、家属认识不足58例(31.18%)、因治病欠债10例(5.38%)、病后婚变8例(4.30%)、自身素质差15例(8.06%)等诸多因素。结论:根据本文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复发、再住院的主要原因分三大类,初步认为首次治疗不彻底、病后精神负担过重、巩固治疗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住院次数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 采用亲属应激量表(RSS)、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等对128人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按住院次数分为3组.结果 首次住院组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表现不够了解.3组患者家属之间SAS、SDS、RSS总分及各因子分、FBS总分及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2个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患者住院次数与患者家属RSS总分及心理痛苦、扰乱程度、负性情感程度3个因子分、SAS、SDS、FBS的经济负担及家庭日常活动2个因子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家庭负担和心理健康问题,住院次数与患者家属心理应激、疾病家庭负担密切相关,提示需及时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降低复发率,减少住院次数,以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和家庭负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也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导致疾病复发、再次住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男女各一个疗区全年住院的精神病患者343例进行调查。结果:2次或2次以上住院患者186例,占调查总数的54.2%,其中男84例,占2次以上住院人数的45.1%,女102例,占2次以上住院人数的54.9%。复发再住院相关因素有:家庭经济状况不佳10例(5.38%),正在求职求学13例(6.98%),家属认识不足58例(31.18%),因治病欠债10例(5.38%),病后婚变8例(4.30%),自身素质差15例(8.06%)等诸多因素。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复发、再住院的主要原因分三大类,首次治疗不彻底、病后精神负担过重、巩固治疗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探索适合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153例住院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在患者充分理解后自行填写。结果:所有患者都需要了解病房的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希望了解主管医生和护士的职称、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占70%以上。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护理队伍的信任,使患者对自己疾病有清楚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对186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健康知识要求非常强烈,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有关精神疾病及健康保健的知识.结论 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依从性、复发、家庭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的复发率达81.4%,引起复发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照顾的好坏.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可以推迟或避免精神病的复发.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少不了患者家属的参与,而参与者有39%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深入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解决其心理问题,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才能使精神病患者在家庭康复过程中有一个合理的照顾,以减少精神病的复发[1~4].现在就我院开展患者家属心理教育、对患者家属常见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首次住院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确定宣教的重点对象及内容,采取患者家属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患者家属对乙型肝炎的认识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首次住院乙型肝炎患者家属9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以百分比统计。结果:首次住院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对乙型肝炎的传染性及传播途径、自我防护、消毒隔离等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尤其是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家属。86.7%的患者家属希望通过护理人员讲解和答疑的形式获取健康知识。结论: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乙型肝炎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意识,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低的家属的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同时应注重健康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李盛夏  金善玉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57-2258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特点,以便降低其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查阅我院7年间死亡病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年间死亡患者共有139例,死亡率3.85%,其中躯体疾病较多占81.1%,其次为猝死占10.1%。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及时诊治,慎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现状。方法:用自编的调查表和CCMD-3对本院关爱病区2005年5月1日至2006年4月30日住院治疗的357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男性比例低于女性,未婚、离婚、邻近省市户籍、无工作者居多,公安部门送入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而精神病复发居多,精神分裂症为主,伤人毁物、脏臭流浪居多,大多伴躯体疾病,救助站和慢病院接出院居多。虽然家属接出院占33.6%例,但家属承担费用仅占14.8%,医院承担医疗费用66.1%。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生存状况差,影响了社会和谐,加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解决这一现象可行的方法,精神卫生立法是精神科目前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基础护理的需求情况。方法:以本院165例住院患者及家属为调查对象,调查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基础护理需求,运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超过50%患者表示在住院过程中希望家属参与基础护理,而护士起到指导作用;除物理降温外,内科和外科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需求无显著差异;除打饭、打水外,家属及患者对基础护理需求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基础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对患者家属的指导,使患者出院以后能得到很好的家庭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50例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64.6%的患者家属知道疾病的诊断,53.25%的家属清楚该病的临床症状,说明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但缺少基本护理技巧,92.45%的家属希望与医护人员直接交谈和学习健康教育知识,86.45%的家属希望护士教授常用的基本护理技巧.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脑卒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和指导,帮助家属掌握护理要点,以利于患者康复,开展家庭健康护理,保障患者的有效护理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开放管理住院抑郁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家属心理问卷,对200例开放管理住院的抑郁障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对疾病求治的心态、对诊断的认同、对治疗的认识、对药物及副反应的态度等。结果:家属对抑郁疾病的认识水平低,住院后对医生和医院的期望值较高,对疾病的复发或再发、治疗费用、外界的压力及其他治疗方法关注强烈,对患者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婚姻问题关注较低。结论:对开放管理治疗住院抑郁障碍患者心理护理的重点是解除亲属对疾病的困惑,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社会质量。  相似文献   

15.
苏冬彩  陈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523-523,525
首次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与复入院患者比较,药物疗效明显,住院时间较短,家属对患者康复期望大。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疗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疾病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女精神病患者较之男精神病患者,家属对其有更大的期望值,我院设有专门的女精神病区,针对首次住院的女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个体的健康教育,现回顾在女病区开展健康教育情况,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和需求.方法:对在本中心精神病科门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问卷式调查其了解及掌握精神知识的程度、所需精神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方式需求.结果:家属对精神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引起精神病主要因素(51.2%)、如何预防复发(65.2%)、如何进行康复指导(75.2%)等方面仍然不足,对如何预防复发(62.0%)、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简易处理(62.4%)、家庭可行的护理方法(70.4%)、康复指导(70.2%)、相关政策(68.6%)、社会支持(57.5%)的知识需求相对较强些;希望精神专科医生到社区进行现场教育(68.6%),需要宣传手册、媒体(68.2%)等的广大宣传.结论:在了解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方面的需求后,应该充分考虑患者家属所需知识的内容,传播知识的方式,同时进行康复指导,使家属和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护理需求,为制定护理规范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33例患者的家属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及住院后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处于前3位的是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实施治疗,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患者的年龄、住院次数、发病次数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呈负相关(P〈0.05),家庭收入、合并躯体疾病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呈正相关(P〈0.05)。结论:及时了解家属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在给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时,除依据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需求,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家庭背景、住院次数及家属对患者的关注程度等特征,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以促进患者精神康复,恢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病专科开放式管理住院患者心理需求,探索其护理管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133例住院患者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尊重与理解的需求率为52.63%,对家属支持的需求率为57.14%,疾病了解的需求率为51.86%,相对自由环境需求率54.88%,治疗期望的需求率60.90%。不同的疾病类型在尊重与理解、相对自由环境和治疗期望的需求上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更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提供适宜的心理支持,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障碍患者(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做合理的诱导,调动家属积极性,配合医院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法:对144名住院首发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采用定式表进行了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其家属在心理、精神、生活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大部分的家属焦虑、紧张,需要全社会给予理解、关心、支持。结论: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了解家属的心理需求,可以更好地帮助家属和患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得到良好的家庭支持,减少疾病复发,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躯体疾病情况,对本院现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查阅414例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合并躯体疾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症状发生率为63.29%,常见为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高血脂、高血糖、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等,且年龄越大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越高。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的躯体疾病,细心观察,早期治疗,及时与家属沟通,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