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刺运针与否对胃电图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莉 《中国针灸》2004,24(3):189-190
目的:观察针刺留针时运针与否的针刺效应.方法:将67例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成运针组37例和不运针组30例,并进行针刺前和针刺后30 min的胃电图测试,运针组加测5 min、15 min的胃电图.结果:不运针组的胃电图主频(FP)虽有上升(P<0.05),但明显不及运针组(P<0.01).运针组在5 min、15 min、30 min的胃电图主频与针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效果随着对穴位的不断刺激而增强,到15 min可达峰值,至30 min均能维持疗效;如不运针则疗效降低.  相似文献   

2.
头针疗法是运用祖国医学针刺治病的方法,以针灸学之经气横向联系的理论与依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总结而成。它是在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头皮相应投射区,根据脑性瘫痪患儿脑损伤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脑性瘫痪的各种症状为目的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 操作方法 选针一般选用0.4—25mm号针为宜。 体位 多数病人采取坐位,个别病人采取平卧或侧卧位。 操作方法 明确诊断后,按照临床体征选好刺激区,剪去头发,常规头皮消毒后,沿头皮斜刺,捻转进针,针刺在头皮下或肌层均可。达到该区的深度后,一般持续捻针1至2分钟,病儿在相应的肢体或内脏有一定反应或针感,达到上述要求后,再持续捻  相似文献   

3.
探讨针感和针灸治疗疗效间的关系.针感是决定针刺疗效的关键,在治疗中有很多影响针感的因素,包括分经得气、选择合适的刺激强度、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出针方式.特别是治疗周围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时,有选择性地让针感或强或弱传导至病变部位,以“气至病所”,往往取得良效.医者在治疗中应该因患者体质、病情、病程和所处时期,在试探中找出适合该病人该时段的针感,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4.
查阅头皮针流派近40年的相关文献及书籍,对头皮针主要流派进行梳理,对其取穴定位原则及针刺方法进行归纳比较,为优化头皮针针刺方案作准备。发现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头针有焦顺发头针、方云鹏头皮针、于致顺头针等十大流派。各流派刺激部位选取原则不尽相同,其中俞昌德颅针根据颅骨缝定位,主要治疗脑血管病;张鸣九根据传统经络理论选用透刺法治疗痛证及精神疾病;其余流派定位均与大脑皮层功能分区有关。刺法上方云鹏强调针刺深度需达骨膜,其余诸家多针刺于帽状腱膜下。焦顺发头针、俞昌德颅针、《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通脑活络针刺法要求快速捻针,于致顺头针、朱明清头皮针强调长留针。认为目前头皮针定位原则混乱,理论依据不清,不同流派针刺部位不一致,诸流派没有统一的进针角度、深度、方向、捻转速度和留针时间。宜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严密的科学设计,从临床和实验来证实头皮针理论的科学性、刺激区特异性,明确有效刺激区及具体量化针刺手法,确定头皮针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挑治疗慢性咽炎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挑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运用针挑疗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慢性咽炎,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和结论:针挑法总有效率为97.1%,针刺组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针挑疗法疗效优于传统针刺,针挑法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持久、无副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头针是指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笔者采用头针对多例不同病症进行治疗和观察,效果显著.现将临证4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挑治疗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针挑治疗颈椎病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挑治疗组(针挑组)56例、常规针刺对照组(针刺组)55例与局麻对照组(局麻组)47例.取穴均为颈百劳、大椎、肩井等,分别采用针挑法、常规针刺法及局部麻醉法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等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挑组痊愈率为57.1%,优于针刺组的23.6%与局麻组的14.9%(均P<0.01),针挑治疗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针挑疗法对于颈椎病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孙学全教授自身针感体验的研究总结。孙学全教授通过自身针感体验,从针感的表现形式、产生的物质基础、针感的区别及临床意义等方面提出了新认识。孙老认为针感的产生及传导方向有其物质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刺激量与刺激总量的概念。认为刺激量的大小对个体而言是产生补泻的主要基础,刺激总量与针刺的深度、强度,留针的时间,针刺的数量等因素相关。孙老认为针灸补泻是针对疾病的虚实性质相对而言,是针刺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反应,并认为个体对针刺刺激量的耐受程度也是影响补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脑血栓偏瘫属中医中风范畴,笔者运用气功加头皮针治疗本病,收效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采用头皮针定位法,根据临床体征,选好刺激区。2.常规消毒后沿头皮斜向捻转进针,刺至头皮下或肌层均可。3。针刺后固定不提插,术者肩、肘、腕关节及拇指保持稳定,食指1、2节呈半屈曲状,食指与拇指捏住针柄,运气达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针刺手法与针感的关系,按定量描述针刺刺激量的M-QNS规则,进行若干实验,提示针刺和电刺激强度常为变量,手法与"针感峰值"可不存在确定性关系,手法产生的"针感峰值"在一定条件下是随机变量。假针刺不一定具有零刺激量的特征。故针灸和药物的研究对象具有某种异质性,以神经科学的基础框架为主要作用机理的针刺应以监控针感及"针感峰值"为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略述留针     
留针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系指将针刺入人体,留置穴内,以便运用手法,催促经气,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刺激作用。能否正确掌握留针的时机和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不论什么病证,每一病人都采用相同的留针方法是不恰当的。每位针灸医生对留针时间的掌握也不尽相同,究竟应如何掌握留针时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内经》等文献记载,结合临床体会,试作如下论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晓燕 《中国针灸》2006,26(12):866-868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针刺刺激量对痛痹患者肢体血流图的影响。方法:选择以寒邪为主的下肢痛痹病人41例,在患肢悬钟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手法,通过同一病人强、弱刺激后观察患侧肢体血流图,计算波幅值以做比较。结果:强刺激针后使波幅下降,弱刺激针后使波幅上升。结论:不同刺激量可以引起患肢血管舒缩机能截然不同的规律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排针平刺配合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9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32例。针刺组采用排针平刺(双侧脑户透风府、脑空透风池,留针6 h,隔日1次,每周3次,共2周);中药组采用口服头痛新1号方(每日1剂,每周7剂,共2周);针药组采用针刺(同针刺组)配合中药(同中药组)。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针药组、针刺组、中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针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均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 0. 05);针刺组与中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针药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组、中药组(P 0. 05),且3组治疗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用排针平刺法针刺配合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及颈椎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安全性良好,且优于单纯运用排针平刺法针刺或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5,(3):361-362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脊柱骨折神经损伤病人功能恢复效果。方法:由我院诊断并治疗的脊柱神经损伤病人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联合组和温针联合组,各28例。针刺联合组给与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温针联合组给与温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运动、痛觉及触觉情况,并比较。结果:温针联合组Barthel指数及运动、痛觉及触觉情况均明显优于针刺联合组。结论:温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脊柱骨折神经损伤病人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药配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丰伟  张艳平 《光明中医》2007,22(10):35-36
目的:观察针刺肩穴配合中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74例肩周炎病人,以针刺配合中药和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结果:针药配合治疗肩周炎效果肯定,疗程短.  相似文献   

16.
试论留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针是针刺的一个过程,指针刺入穴后留置一定时间。历代医家对此论述颇多,临床多以20~30分钟而统论。今笔者结合自已的临床体会作一简单论述,以期同道注意。留针的作用1.留针候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当病人体质虚弱,经气不足或危重病人不易得气时,将针留置穴内,以待气至即所谓之候气。《素问·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留针可以候气。2.留针催气 催气是指在针刺入穴后经气久而未至,或虽至而未能充盛的情况下,采用积极的手法…  相似文献   

17.
针刺穴位后产生和保持“针感”,对于针刺治病和针麻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然而,针刺刺到穴位的什么组织结构才能产生和保持“针感”?“针感”是针尖接触的组织,还是整个针体接触的组织?“针感”是针尖直接刺激的组织起作用,还是由于针的提插、捻转机械刺激牵动附近组织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与推拿、拔罐结合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疗效.方法:95例急性腰肌扭伤患者,采用针刺、推拿、拔罐同施;针刺选穴手三里或人中.结果:治愈92例,有效3例,有效率100%.结论:针推罐并用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疗效高,疗程短,病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头针是针刺、艾灸等刺激在头部分布的经络腧穴,以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其理论基础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经络学说、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和全息生物学原理。笔者在临床上,或单用,或配合体针、灸法等,不仅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还可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以及皮质一内脏功能失调的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列举了尿失禁、失明、口水过多3个病案,运用头针同时配合体针和各种针刺手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蔡恒 《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2):36-37
我市名中医王伯章主任医师运用大椎穴针罐放血疗法治疗眼部疾患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曾运用王老师的经验治疗多种眼病,体会颇深,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病人坐位或俯卧位,常规消毒大椎穴,先用泻法针刺大椎穴,不留针,出针后用梅花针叩击大椎穴,皮肤被叩击至潮红或轻微渗血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