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颈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眩晕残障程度[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流速峰值差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DHI、VAS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流速峰值均升高(均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减轻颈性眩晕患者疼痛,增加其躯体舒适度并其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椎-基底动脉血流加快,对颈性眩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每天1次,7天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20mL/d静脉滴注,治疗14天。观察2组疗效及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针刺组痊愈率为66.67%,对照组痊愈率为3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8.33%,痊愈3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9.09%和22.92%,针刺组好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丁咯地尔静脉滴注,而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P0.05)。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颈饮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舒颈饮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骨刺平片治疗,1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50例临床痊愈19例,显效2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92%。对照组分别10例,22例,13例,5例,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颈饮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旋复位法结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 将10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提旋复位结合头颈部推拿组)和对照组(药物+颈椎牵引组),观察治疗前后疗效比较、X线片和经颅彩色多普勒的检查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提旋复位法结合头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纠正环枢关节紊乱的作用,能显著增大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舒缩功能,加强血管顺应性,减少脑血管阻力,促进血流速度,从而能快速改善颈性眩晕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颈夹脊穴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颈夹脊穴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颈夹脊穴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可靠,能够提升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的临床意义及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试验组,同期2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动脉收缩压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D)比值(S/D),观察两组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对照组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随着孕周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孕中期和孕晚期,试验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对照组及试验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均明显降低(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试验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早产率(7.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7.5%)、产后出血量[(526.3±23.3)ml]明显高于对照组[依次为1.0%、0.5%、(298.3±2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新生儿体重[(2.9±0.9)kg]明显低于对照组[(3.3±0.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窘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对预测母婴结局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颈性眩晕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液流变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实施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以及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2.37±1.33)分,低于对照组的(3.48±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3,P<0.05)。结论 颈性眩晕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可改善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而且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内科方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250例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的中西医药物结合组,西药组,中药组五组,每组50例患者,西药为倍他司汀,中药为颈复康汤。观察五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眩晕缓解天数。结果:中西医结合三组DHI临床疗效以及眩晕缓解天数与中药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三组之间DHI临床疗效以及眩晕缓解天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DHI临床疗效以及眩晕缓解天数与西药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更安全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盆腔炎颗粒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7月于高唐县人民医院采用盆腔炎颗粒治疗的盆腔炎性后遗症不孕患者68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盆腔炎性后遗症不孕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PS、PI、RI)及末次随访成功妊娠率。结果治疗第8周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PS指标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妊娠率为55.88%(38/68),对照组为50.91%(56/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观察组成功妊娠时间为(7.8±2.6)个月,低于对照组的(10.3±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颗粒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不孕并不能增进对不孕症的疗效,但能缩短妊娠时间,可能与其可改善子宫容受性、改善血流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更有效的疗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黄丹汤;对照组采用针刺风池、大椎、百会、后顶、列缺穴位。两组均治疗14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为70.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为44.0%,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中药自拟黄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选择108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HBO组)和常规中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针灸、理疗等中西医综合治疗,HBO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肌电图、冷水复温试验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HBO组治疗手麻症状、痛觉减退、触觉减退、振动觉减退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运动远端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左、右手的5 min、10 min复温试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O联合中西医治疗职业性HAVD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冷水复温率、神经肌电图,且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琳  孙选 《现代医院》2005,5(8):55-57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VS)与常规治疗PVS的疗效比较。方法通过临床回顾性总结分析52例PV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综合高压氧治疗与同期的50例PVS患者常规治疗对照观察。结果HBO综合治疗组有效率80.8%,对照组有效率56.0%。统计学分析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显示HBO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HBO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耐心、早期、足疗程进行综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应军  张泓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0):113-1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121例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颈复康冲剂、依托度酸片,连续治疗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临床有效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复发率,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较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针加手法整脊及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神经根型劲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小针刀加手法整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颈前筋膜扩张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加手法整脊及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神经根型劲椎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使用颈前筋膜扩张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平行试验设计,将72例突聋的患者分成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包括激素、能量制剂和金纳多)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32例)仅常规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测试患者的听力.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听力平均提高分别为(32.31±14.35) db和(21.38±13.91) db(t=5.46,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 (31/40)和56.25% (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P< 0.05).结论 采用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突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圆利针聚刺筋结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优势。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用圆利针治疗1周1次,共治疗6次。对照组用毫针治疗每日1次,治疗6~7 d时依据个人情况不休息或仅休息1~2 d日继续治疗,治疗1个半月而止。比较两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4.933,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麻木、眩晕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u=7.021、7.624、3.108、2.398,均P<0.05)。结论圆利针聚刺筋结治疗颈椎病具有"自然疗法"的特点,治疗过程安全,针后无不良反应;对施治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医疗工作者易学易会,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PC方案化疗对卵巢上皮性癌初治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8例卵巢上皮性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1000 mg/m2+顺铂75 mg/m2,21 d为1个疗程,至少6个疗程.研究组在高压氧2个标准大气压下暴露60 min,出舱25~30 min给予对照组方法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3年存活率、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未控率、复发率、复发时间、3年存活率分别为83.3%(25/30)、6.7%(2/30)、33.3%(10/30)、(21.0±0.8)个月、43.3%(13/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9%(19/28)、17.9%(5/28)、46.4%(13/28)、(18.0±0.6)个月、17.9%(5/28)(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卵巢上皮性癌的辅助化疗中,高压氧联合PC方案疗效优于单纯PC方案,且高压氧能明显减少PC方案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某科共收治头晕患者1 332例,其中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14.5%、27.5%、4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495,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5.8%、51.6%、1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901,P﹥0.05),但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高压氧治疗能缩短疾病的病程,且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4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外伤后进行HBO治疗时机分为两组:A组,n=28例,伤后8~30天,B组18例,伤后31~60天,两组患者在入院24h内和接受HBO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Glasgow昏迷(Glasgow coma scal,GCS)评分,6个月后采用Glasgow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评分。结果:入院6个月后,A组患者的意识和残疾程度改善较B组显著,两组间的GCS和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早期接受HBO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