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与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进行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与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的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共12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镜下组和拖出组两组,每组各60例,镜下组行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拖出组行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患者少于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如术后1、3、6个月患者排便次数相比,拖出手术组明显恢复情况好于镜下组,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相比,中青年患者拖出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镜下手术组为30%(9/30),老年患者拖出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镜下手术组为26.7%(8/30),不同年龄段患者内部比较,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均好于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操作安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直肠癌患者分成传统术式组和系膜切除术组(每组各32例患者),其中传统术式组患者的手术方案为传统术式治疗直肠癌,系膜切除术组患者的手术方案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癌症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传统术式组患者分别为(175.5±57.6)min、(134.7±40.5)ml、(15.1±4.8)d、(87.1±23.5)h;系膜切除术组分别为(125.6±40.1)min、(91.2±34.9)ml、(9.4±4.1)d、(50.6±18.3)h,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术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8/32),系膜切除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传统术式组患者的癌症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8.75%、65.63%,系膜切除术组患者的癌症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3.13%、93.7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7.81,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良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可以减少手术、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癌症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组,n=80)临床资料,同期腹腔镜下非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n=80)。数据统计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术中术后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理切缘距离明显增大[对照组(3.0±0.6) cm,观察组(3.9±1.1) cm, P<0.05]、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对照组5.0% ,观察组1.3%, 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和阳性淋巴结数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简便易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经肛门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87例,其中22例患者采用最新的腹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经肛门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无辅助切口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65例(传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数据分析采用SAS 10.0软件处理,围手术期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总生存率、复发率、并发症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辅助切口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的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排便习惯改变率、2年生存率、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经肛门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无差异,但是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种术式治疗Ⅱ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156例Ⅱ期胆囊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B、C三组,每组52例,A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和射频消融治疗,B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和射频消融治疗,C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和肝脏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差异。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术中术后各个指标比较采用F检验;治疗有效率、术后1~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0.05),但三组患者术后有效率、术后1~3年生存率及术后3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和射频消融治疗Ⅱ期胆囊癌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种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及近期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01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4组,即A组(24例,同期腹腔镜手术)、B组(26例,同期开腹手术)、C组(22例,分期腹腔镜手术)和D组(29例,分期开腹手术)。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累积生存率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为A组C组B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住院时间比较,A组B组C组D组(P0.05);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2年的总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具有一定安全性和可行性,术后并发症风险并未因此增加,但在改善预后等方面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大瘤体宫颈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64例ⅠB1和ⅡA1期宫颈癌患者患者,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开腹手术)32例,研究组(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32例,比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长于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63%)13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5.6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2年无瘤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大瘤体宫颈癌安全性较高,同开腹手术相比,其围术期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2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08%;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8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1%、4.6%、87.7%;对照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8%、3.8%、85.4%。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结肠镜能够准确定位结直肠癌,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3例,按术式分组,其中30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A组,33例行腹腔镜下双吻合器术直肠前切除术患者为B组。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排便能力、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以( ±s)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累积生存率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排便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较B组短(P<0.05);术后6个月时排便优良率显著优于B组(χ2=4.237,P=0.039),住院费用显著低于B组(t=8.290, P=0.000);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69)。 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或行双吻合器术直肠前切除术,在并发症、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排除能力改善更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肛门拖出式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6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吻合保肛术28例(腹腔镜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37例(开腹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方式、手术学指标、肿瘤学指标和近期疗效。结果腹腔镜组中转开腹1例。两组在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肠管远切缘长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肠道功能恢复快,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平均随访35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9%和6.5%;复发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3.6%、5.4%和96.4%、94.6%,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经肛门拖出式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严格地遵守肿瘤学根治性原则,安全、可行,并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不同术中转开腹时机对患者安全性及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将腹腔镜术切皮后1 h内中转开腹的43例患者纳入早期组,将切皮后1 h后中转开腹的32例患者纳入延迟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各项相关指标、肠道功能以(±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生存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早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及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延迟组(P<0.05);术后3个月MSKCC评分早期组各项评分均比延迟组高(P<0.05);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较延迟组(25.0%)低(P<0.05);早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100.0%、88.4%、72.1%)与延迟组(93.8%、81.3%、62.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切皮后1 h内中转开腹手术可促进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肠系膜下动脉不同结扎平面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系膜下动脉不同的结扎平面,分为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低位结扎组(LL组)76例和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高位结扎组(HL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随访并评价两组的预后。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和第253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109、4.339、8.386、0.233、0.198,P=0.318、0.416、0.512、0.821、0.669);LL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HL组(χ2=5.186,P=0.029)。HL组术后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00%和73.33%,LL组分别为77.63%和72.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6、2.156,P=0.863、0.698)。 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肠系膜下动脉不同结扎平面可获得相近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低位结扎平面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更低,其他围手术期指标没有差异,联合第三站中央淋巴结清扫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NOSES)与传统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究NOSES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8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49例行传统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NOSES组32例行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行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术后生存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NOSES组首次下床时间及止痛药使用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NOSES组升高/降低幅度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3 d两组TNF -α、CRP、IL-6水平均增高,IL-10水平均降低,NOSES组水平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NOSES组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1年传统组5例复发,生存率为89.8%;NOSES组2例复发,生存率为93.7%,两组近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OSES手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中安全、可行、有效,恢复快、更微创,临床预后更好,值得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腹部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7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患者采用无腹部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无切口组)、5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传统组),两组患者数据分析采用SAS10.0进行处理,术中、术后临床资料、VAS评分等计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描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12 h、24 h,无切口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无切口组的并发症率10.7%、传统组的并发症率15.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切口组的排便习惯改变率32.1%、2年复发率25.0%、2年生存率85.7%,传统组分别为41.2%、19.6%、86.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腹部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疼痛程度更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结合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7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联合组及TME组两组。TME组患者34例,联合组患者39例,行TME+LLND。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K-M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率差异。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TME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较联合组少(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及术后1年、3年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5年的局部复发率为7.7%,低于TME组的26.5%,(P<0.05);TME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61.8%、52.9%;联合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82.1%、74.4%,联合组术后生存率优于TM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行TME+LLND术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且在手术技巧和精细操作下,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接受TME的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TaTME组41例,TME组42例;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胃肠指标、肛门功能评分等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或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行log-rank检验;P<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TaTME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TME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TME组(P<0.05)。TaTM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小于TME组19.0%(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TaTME组优于TME组(P<0.05)。术后6个月,TaTME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明显低于TME组(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比较,TaTME组肛门功能良好率优于TME组(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术后2年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术中安全、可行,其整体疗效优于TME,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的再次手术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2004年2月-2009年9月期间17例腹腔镜治疗直肠癌局部复发病例按其盆腔内复发类型分为中央型组(n=14)和前壁型组(n=3).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数据及总体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术前一般资料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短期辅助放疗联合腹腔镜根治直肠癌手术的府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5年收治的Dukes B和C期直肠癌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35例先行术前短期放疗再行腹腔镜根治手术,30例未放疗行腹腔镜根治手术,43例未放疗行开腹手术。结果 在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肿瘤大小、分期、病理类型及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情况下,放疗腹腔镜组的手术根治切除率、保肛率高于未放疗腹腔镜组和未放疗开腹组(P〈0.05);术后随访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低于末放疗腹腔镜组和未放疗开腹组,且并发疗无增加。结论 结合术前短期放疗,腹腔镜根治直肠癌具有更好的根治率和保肛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