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通过测试隔山消不同溶剂提取物处理人工龋齿后的显微硬度,并用SEM观察其表面形态,研究隔山消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工脱矿釉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 用化学方法建立人工脱矿釉质龋模型,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层提取物为实验溶液,20 mg/L的氟化钠为阳性对照,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将其分为5组,经体外pH循环后,测试其显微硬度值,SEM观察表面形态。结果 显微硬度显示隔山消3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和NaF经再矿化处理后,各组釉质硬度较再矿化前明显增高(P<0.05),去离子水组再矿化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隔山消不同溶剂提取物和NaF对脱矿牛切牙有再矿化作用。SEM显示,氟化钠组有紧密均匀的沉淀区,去离子水组表面呈疏松结构,正丁醇组有紧密的矿物沉积,并有很小的空隙,乙酸乙酯组矿物沉淀较少,并有较大空隙,水层组有规则的颗粒沉积物生成。 结论 隔山消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工脱矿釉质均有再矿化作用,其作用从强到弱为:水层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2.
刘思瑶  陈红星  黄雨亭  潘爽 《口腔医学》2021,41(10):883-887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柚皮苷溶液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脱矿方法建立人前磨牙早期釉质龋模型,利用不同浓度的柚皮苷溶液作为实验药物,氟化钠(NaF)和去离子水(DW)分别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对样本进行再矿化处理。用电子探针观察和分析釉质表面脱矿前、后的图像变化及钙磷比值。结果 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去离子水组釉质表面呈典型的脱矿表现,为蜂窝状疏松结构;NaF组可形成均匀球形沉积区;不同浓度柚皮苷溶液组可见不规则沉积物覆盖于脱矿后釉质的蜂窝状表面,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沉积物由疏松逐渐变为致密。实验组钙磷比值低于NaF组(P<0.05)。1、10、20和50 mg/mL柚皮苷溶液组的钙磷比与DW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0 mg/mL柚皮苷溶液组与1 mg/mL柚皮苷溶液组、10 mg/mL柚皮苷溶液组、和DW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柚皮苷溶液可促进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其作用效果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天然药物黄芪、板蓝根、隔山消醇提取物溶液对脱矿牛切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将牛切牙在pH =4.0的脱矿溶液中脱矿10d,形成人工釉质龋模型;选取硬度在305 kg/mm2左右的脱矿标本40个,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80 mg/mL黄芪、板蓝根、隔山消醇提取物溶液和20 mg/L NaF溶液(阳性对照)、去离子水(阴性对照),涂擦釉质表面,每天处理4次,每次处理3 min;连续处理15d后,用显微硬度仪测量各标本釉质表面的硬度值,观察再矿化前后显微硬度值的变化.结果:经80 mg/mL黄芪、板蓝根、隔山消醇提取物溶液及20 mg/L NaF溶液处理后的釉质硬度值均较基线值显著增大(P<0.05),阴性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再矿化处理后各组硬度值由高到低依次为NaF、隔山消、黄芪、板蓝根、去离子水,组间两两相比,除黄芪组与板蓝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两两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80mg/mL的3种天然药物均可明显增强脱矿牛切牙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其中以隔山消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3种市售无氟儿童牙膏即生物活性玻璃儿童牙膏、双黄连儿童牙膏、木糖醇儿童牙膏对乳牙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乳牙制备人工龋模型50例,随机分为5组:活性玻璃组、双黄连组、木糖醇组、NaF组、去离子水组。在体外进行pH循环后,测量各组乳牙的表面显微硬度,并结合偏光显微镜对乳牙的釉质龋损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活性玻璃组能显著提高乳牙早期釉质龋再矿化后的表面显微硬度(P<0.05),但其提高的程度不如NaF组(P<0.05),双黄连组、木糖醇组和去离子水组未能提高再矿化后的显微硬度(P<0.05)。偏光显微镜下,活性玻璃组与NaF组再矿化后乳牙表层釉质的脱矿深度明显变浅。结论 生物活性玻璃儿童牙膏能有效促进乳牙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但其再矿化能力小于含氟牙膏,双黄连儿童牙膏和木糖醇儿童牙膏在本次实验中未能体现出再矿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蓝海  戴啊师  蔡春木  刘剑虹 《口腔医学》2007,27(10):525-526
目的观察隔山消水提物处理牙釉质龋后的表面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隔山消水提物、氟化钠、去离子水处理人工釉质龋后脱矿釉质表面沉积物的再矿化效果。结果经隔山消处理后的釉质块表面有较紧密均匀的结晶区,氟化钠有规则均匀的矿物沉淀,去离子水处理的釉质表面成蜂窝状结构。结论隔山消水提物有再矿化作用,氟化钠的再矿化作用强于隔山消水提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氟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比较它与纳米羟基磷灰石、氟化钠和人工唾液的再矿化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拔出的牛切牙40颗,制成人工龋模型,露出唇侧面,其余部分涂布双层指甲油。置于盛有脱矿液的容器中37℃脱矿3d,使用显微硬度仪测量脱矿后釉质的显微硬度。扫描电镜下观察脱矿后的釉质表面的平滑状态。然后随机分为4组。用软毛刷将相应试剂涂刷在釉质表面,3次/d,3~4min/次。人工唾液组直接将釉质块浸泡其中。10d后进行显微硬度和扫描电镜观察。实验前后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氟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的显微硬度较脱矿后和对照组硬度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变平滑。结论:氟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维药没食子对牙釉质表面脱矿的抑制与促进再矿化的作用,探讨没食子在矿化方面的防龋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离体牛切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120例,随机分为2组,脱矿组和再矿化组,每组再分为3小组:NaF组(阳性对照)、没食子组和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进行体外脱矿和再矿化实验后,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药物的实验结果。结果:脱矿后三组都可见牙釉质表面不平整,而氟化钠和没食子都可见牙釉质面上颗粒的再附着,去离子水未见颗粒附着。再矿化后三组牙釉质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形态恢复,NaF组和没食子组的釉质表面变的比矿化前更加规则、均匀的外观,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晶体颗粒沉积,密集、紧奏,略显隆起,但没食子作用后外观显得不如氟化物组那样规则、均匀。而去离子水组仍可见釉柱中心发生脱矿所形成的凹坑。结论:没食子可能与牙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对矿化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达到防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奥乐V护牙剂对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将50个牛牙釉质块建立人工龋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奥乐V护牙剂组、GC护牙素组、氟化钠(NaF)组、奥乐V护牙剂+NaF组、去离子水(DDW)组,分别进入 pH循环模型。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各组标本脱矿前和pH循环后的釉质表面硬度值,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再矿化后釉 质表面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各实验组经再矿化处理后其表面显微硬度均明显提高(P<0.001),奥乐V护牙剂组再矿化后其表面显微硬度低于NaF组(P<0.001),但与GC护牙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矿化后奥乐V护牙剂组釉质表面有较大颗粒沉积。结论 奥乐V护牙剂具有促早期人工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天然药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牙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将门诊因乳牙滞留拔除的上颌乳中切牙30颗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实验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组)、阳性对照组(NaF组)和空白对照组(人工唾液组),每组10颗,进行体外实验.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标本脱矿前后和pH循环后的硬度值,扫描电镜观察乳牙釉质块再矿化后表面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pH循环后3组乳牙釉质块表面显微硬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199.975,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乳牙釉质龋的表面显微硬度高(q=41.986,P<0.05vs实验组;q=68.174,P<0.05vs阳性对照组),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再矿化效果较NaF低(q=26.188,P<0.05).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在乳牙釉质表面均有大量沉积物存在,空白对照组的乳牙釉质表面呈蜂窝状,凹凸不平,沉积物较少.结论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体外实验的研究中,具有促进乳牙早期人工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五倍子化学成分对早期龋显微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五倍子化学成分对早期釉质龋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牛切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60个,编号后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6组:NaF组(阳性对照)、总鞣质(GCE)组、GCE-B组、GCE-B1组、GCE-B2组及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进行体外pH循环实验,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标本脱矿前后和pH循环后的硬度值,观察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 GCE、GCE-B和GCE-B1 3组能明显提高早期釉质龋的表面显微硬度,GCE-B2对釉质龋的表面显微硬度无明显影响。结论五倍子化学成分GCE、GCE-B和GCE-B1具有潜在的防龋功效。  相似文献   

11.
五倍子提取液促进实验性根面龋再矿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五倍子提取液促进实验性根面龋再矿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法制备根面龋模型,用500g/L五倍子提取液,380g/L氟化氨银液,20g/L氟化钠液和去离子水处理后放人再矿化液中7d,用扫描电镜和显微放射成像术分别观测其表面形态、龋损深度和脱矿量。结果:再矿化前,扫描电镜观察五倍子与氟化氨银处理后牙骨质龋表面形成不规则短钝状突起;氟化钠液组形成大小不一的散在大球状突起,可见一些腔隙存在;去离子水组大量分布夏伯氏纤维。再矿化后,五倍子液和氟化氨银液组表面结构更加致密,均匀,呈小斑块,条索状;氟化钠液组表面也出现条索状结构,但仍有孔隙或腔隙存在;去离子水组表面出现蜂窝状结构。显微放射成像术分析各药物处理组均能明显促进实验性根面龋的再矿化,与去离子水相比相差显著(P〈0.05),其中氟化氨银液组效果最好,五倍子液和氟化钠液相当。结论:五倍子具有抑制实验性根面龋进展,促进其再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Effect of fluoride treatment on remineralization of bleached enamel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ummary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mineralizing capacity of different fluoride treatments on dental enamel bleached with carbamide peroxide (Opalescence®). Sixty bovine enamel slabs were subjected to four cycles comprising bleaching (12 h) and remineralization in artificial saliva (8 h). The samples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among four groups (A-D). During the first hour of the remineralization period the specimens in group A were covered with a fluoride varnish (Duraphat®; 2.23% F). In group B the enamel slabs were stored in a fluoride solution (0.2% F as NaF) for 1 min prior to remineralization. Group C did not receive a fluoride treatment, and group D (control) was stored in distilled water instead of bleaching. Microhardness (VHN) was evaluated before the experimerits and after the second and fourth cycle, respectively. Final hardness was calculated as percentage of the initial hardness.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applied to the data followed by pairwise comparisons with corrected level of significance ( P < 0.01). Hardnes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roups A-C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D). The bleached and unfluoridated specimens (group C)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hardness loss compared to the fluoridated specimens, where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fluoridated groups. It is concluded that remineralization of bleached enamel is improved by application of highly concentrated fluorides.  相似文献   

13.
王婧婵  李艳萍  何丽娜  牛玉梅 《口腔医学》2022,42(12):1057-1062
目的 探究不同再矿化处理对漂白后釉质表面形貌及钙磷比的影响。方法 制备牛牙釉质样本,漂白处理后,随机分为5组:去离子水(DW)组;2%氟化钠(NaF)组;10%原花青素(PC)组;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组;PC+CPP-ACP组。用色差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检测样本漂白前、漂白后即刻及再矿化1周的颜色、表面形貌、元素和粗糙度变化。结果 各组间色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再矿化后各组均可见程度不一的矿物质沉积,PC+CPP-ACP组沉积物更明显。能谱仪显示,漂白后釉质表面钙磷比降低,再矿化后均有升高,NaF及PC+CPP-ACP组更高(P<0.05)。原子力显微镜显示,再矿化后各组均可见沉积物且粗糙度降低(P<0.05),PC+CPP-ACP组沉积物更明显、粗糙度更小(P<0.05)。结论 PC和CPP-ACP均能促进漂白后釉质再矿化,联合作用效果更佳。PC和CPP-ACP没有影响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成分牙膏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的作用。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牛下颌切牙制备成釉质块,形成早期人工龋。随机分为5组,各组依次为精氨酸牙膏组、氟离子浓度为0.11%牙膏组、酪磷酸蛋白牙膏组、氟化钠组(阳性对照组)、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组)。分别进行pH循环后,试验样本依次用显微硬度仪、偏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镜对再矿化程度进行检测。运用SPSS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显微硬度检测结果显示:精氨酸牙膏组、氟化钠组及酪磷酸蛋白牙膏组比0.11%含氟牙膏组的显微硬度恢复的百分比高(P〈0.05)。偏振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酪磷酸蛋白牙膏组脱矿深度恢复的百分比高于0.11%含氟牙膏组,而较精氨酸牙膏组、氟化钠组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酪磷酸蛋白牙膏组与0.11%含氟牙膏组荧光渗透减少量较精氨酸牙膏组及氟化钠组少。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精氨酸牙膏、酪磷酸蛋白牙膏都能一定程度的促进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其中以精氨酸牙膏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渗透树脂与多乐氟处理脱矿釉质后其牙齿表面显微硬度和粗糙度的变化,对两种材料在釉质抗酸性和再矿化能力方面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48颗,建立釉质表面脱矿模型,按照不同材料的处理条件随机分为4组,A(不做任何处理),B(渗透树脂),C(多乐氟);D(渗透树脂+多乐氟),分别经脱矿液组(1d,3d)和再矿化液组(7d)浸泡处理后,测定牙齿表面的显微硬度和粗糙度。结果 不同材料处理脱矿模型后即刻,B、D组的显微硬度、粗糙度均明显增加(P<0.001),B、D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显微硬度、粗糙度均明显减低(P<0.001)。继续脱矿(1d,3d)后,各组的显微硬度均下降,而粗糙度却明显增加;再矿化7d后,A、C组显微硬度和粗糙度均显著增加(P<0.001),B、D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渗透树脂具有良好的改善牙齿表面硬度的作用,但在抗酸性和促进牙齿再矿化方面无明显优势。而氟化物则在抗酸性和促进再矿化方面有突出表现。当两者联合应用时,可以起到较好协同作用,明显增强牙齿的硬度、抗酸性和再矿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