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八珍汤联合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在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1例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中西药组,20例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西药组,并同期选取25例不伴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为对照组,中西药组给予八珍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西药组和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治疗,按期随访比较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①依那西普治疗2、4周,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中西药组、西药组(P<0.05),8周后3组评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中西药组贫血情况在治疗第2周后出现明显好转,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2组在贫血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③3组在依那西普治疗12周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依那西普治疗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起效较慢,随着贫血的纠正会出现"追赶效应",治疗中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八珍汤同期联合使用可以促进贫血患者的恢复,提高依那西普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应用骨痹通汤加甲氨蝶呤口服,对照组22例仅口服甲氨蝶呤,观察其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腰背疼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胸廓活动度、腰椎活动度试验等体征检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痹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10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功能状态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日常活动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功能状态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可有效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状态康复,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一个月以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5.
扬刺、齐刺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伟杰  谭吉林 《中国针灸》2006,26(7):495-497
目的:验证扬刺、齐刺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扬刺法及齐刺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而采用扬刺、齐刺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痹汤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痹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总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SDAI指数、BASFI指数、VAS评分、晨僵时间与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汤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小芹  张仕玉 《光明中医》2011,26(3):585-586
目的观察马钱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中西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中药马钱子,晚上睡前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无不良后果产生。结论马钱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有助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证)患者52例分组治疗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Ig A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证,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是高效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脊柱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脊柱活动度,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09年8月,在常州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分散片7.5g口服,每天2次,治疗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3周为1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片+中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片为西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缩短疗程,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法:采用自拟马钱子合剂配合西药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7例,与单独应用西药组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指地距、Schober试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扩胸度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钱子合剂配合西药比单独应用西药组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更好,有可能为强直性脊柱炎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法地兰(枸橼酸氯米芬片,50mg),50mg/次,1次/d,月经第5d开始服用,连用5d。并结合心理疏导必要时可用二甲双胍、益玛欣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调经助孕汤,1剂/d,分早晚温服,3月1个疗程。结果:①两组愈显率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卵巢体积均明显变小(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卵巢排卵率较前增多(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LH/FSH比较均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光疗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平均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可加快患儿胆红素下降,促进黄疸消退,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结果:两组显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能有效的缓解 AS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AS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采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和甲氨喋呤片(MTX)联合口服,抗炎、免疫调节为基础治疗,治疗纽风湿活动期加用中药汤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稳定期采用补肝肾、强筋骨,健脾祛湿,逐瘀化痰通督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经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复方骨肽注射液静滴,口服荼普生缓释胶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及外用本院协定处方通痹方熨烫膝关节。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缺血性糖尿病足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控制感染、降糖、降压、降脂等西药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中药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且外敷湿润烧伤膏及足浴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局部清创,凡士林纱布外敷。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85.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缺血性糖尿病足具有低花费、低截肢率、低复发率等优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同样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身体疲倦、关节僵硬、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晨僵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转归效果,加快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辨证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9%和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比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