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肌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肌痉挛王汉林,武树新,梁秋瑾,陈静歧,钱宏,林振福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肌痉挛,不仅影响肢体功能,还可产生各种畸形。自1993年,我们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手术)治疗此类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应用的结果和应注...  相似文献   

2.
改良椎管显露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儿童脑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良椎管显露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儿童脑瘫王吉波张守亮石宗义程建高张建军赵亮修先伦罗明玉⒇1978年意大利学者Fasano〔1〕采用电刺激法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痉挛,1990年徐林〔2〕首先在我国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  相似文献   

3.
脑瘫合并腰椎峡部裂及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结合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年随访分析朱庆棠,劳镇国,朱家恺,刘小林,程钢为进一步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疗效和并发症,对我科1993年3月-1996年5月间接受SPR治疗的96例痉挛性脑性瘫痪(SPR)患者近3年随访观察,其...  相似文献   

5.
正确评估合理应用SPR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承武 《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0):603-603
正确评估合理应用SPR技术王承武自80年代初南非Peacock医师报道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经验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推动了对中枢神经传导介质的分子生物学、神经电...  相似文献   

6.
自从1978年Fasano〔1〕首先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spasticcerebralpalsy,SCP)以来,这一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但SPR诞生至今毕竟只有...  相似文献   

7.
严重肢体肌痉挛治疗新进展王汉林,梁秋瑾,于振武1978年,Fasano报道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以来,由于疗效显著,使得这一新技术在国内外迅速推广[1、2]。但是,仍有部分病人,因下肢肌力弱或需要痉挛的肌肉维持站立、...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神经根定位经验(附55例报告)齐秋长贺文谭绪云汪枚初李圣华我院自1995年开始,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性瘫痪5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着重介绍术中脊神经定位及切除比例方面的初步经验,供同道讨论。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胸腰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瘫,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应用,并获得较好疗效。腰骶段手术切除L2~S1棘突及椎板显露硬膜,切开硬膜后用电刺激法选择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根来解除下肢痉...  相似文献   

10.
腰骶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后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意大地学者Fasano[1] 报导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以来 ,美国医学会组织有关学科专家 2 6人对SPR进行了评估(1 990年 ) ,认为SPR对解除痉挛性脑瘫 (cerebralpal sy,CP)患者肌痉挛和改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在CP治疗与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 1 991年徐林[2 ] 报告此项工作后 ,1 0余年来已在我国得到较广泛开展 ,为上万名患者减轻或解除了痛苦 ,改善了功能。但目前国内对SPR术后疗效评估还没有固定的内容和统一的标准。我们根据 1 0…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开展脑瘫SPR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关于开展脑瘫SPR的若干问题徐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英文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缩写为SPR,是近年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神经显微外科技术。该手术多用于脑瘫痉挛的治疗,经过十余年各国学者的尝试,已逐渐公认为解除脑...  相似文献   

12.
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性瘫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肢痉挛性瘫常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损,尽管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手术(SPR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报道越来越多,但由于其手术创伤大,潜在的并发症多,因此限制了它广泛和普遍的应用[1]。自1994年以来,我们尝试从周围神经行选择性切断术(se...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广泛查阅近期有关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文献,综述其解除痉挛的机理,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术后肌张力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SPR选择性地切断肌梭传入神经的Ⅰα纤维,阻断骨髓γ反射环路,降低肌张力,解除肌痉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适应证的选择有密切关系。脊神经切除比例小于50%者效果良好。结论SPR是解除痉挛性脑瘫患儿肢体痉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脊髓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脊髓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1994-1998年在脊髓圆锥部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同时进行选择脊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28例。并选10例双下肢痉挛性脑瘫患者作同体两侧肢体不同方法治疗对照,右侧行SPR+SAR手术,左侧仅行SPR手术。结果脊髓圆锥部手术较腰骶部传统术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捷,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按刘小林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临床应用及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临床应用及随访分析洪曼杰,杨力军,关权生,冯振华,郭洲,巫培康在参与肌体痉挛的神经环路中,脊神经后根起主导作用的Ia纤维是导致痉挛的祸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其目的就是部分切断来自肌梭的Ia纤维,有效地阻断脊髓反射中...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0例初步报告秦皇岛开发区医院(066006)顾暇筠,李庆昌,张淑艳,张必清,杨东侠1991年以来,我院用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部分病例加用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剥脱术和肢体畸形矫正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0例...  相似文献   

17.
阿曲库铵对脑瘫患儿手术中神经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4年,我院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术)治疗脑瘫病人,我们发现是否使用肌松药在测定脊神经后根刺激阈值时有较大偏差。我们观察了阿曲库铵在术中的影响,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患儿30例,年龄2~9岁,ASAⅠ~Ⅱ级,体重11.5~26kg...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中,电刺激阈值观察与肢动收缩直接观察法区别肌梭传入纤维的可行性,并探索神经小束的电刺激阈值与痉挛的临床关系。对36例SPR中使用电刺激阈值法所取得各脊神经后根内的神经小束的电刺激阈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彼此间的联系和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在SPR术中所切断的神经小束与保留束的电刺激阈值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每一神经根内切断神经小束与保留神经小束的电刺激阈值亦有显著差异。证明,用脊神经后根内神经小束的电刺激阈值方法来施行SPR简单、可靠,并符合不同性质神经小束的电刺激兴奋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肢体痉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将支配痉挛上肢的C5=T1和支配痉挛下肢的L2-S1脊神经后发束,义测阈值后将值较低的神经束切断,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随方忻,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地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是目前治疗脑瘫、截瘫、偏瘫、脑外伤后遗症和多发性硬化等所致的肢体严重痉挛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和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此前用平衡肌力,稳定关节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