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质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定陈述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收治的60例不定陈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银质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Z)组和普通毫针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D)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不定陈述综合征均有疗效,但以银质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疗效好结论:银质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定陈述综合征疗效确切,而且患者远期疗效好,复发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刃针松解肌肉起止点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颈性眩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刃针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刃针针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3周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变化,同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3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2、3周后观察组的ESCV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针刺肌肉起止点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临床短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单纯刃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r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方每次200ml每日2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每三天一次;对照组每三天一次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两组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后显效率83%,总有效率96%,而对照组分别为68%和8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较之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医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3例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医疗法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阻滞前护理、阻滞中护理、阻滞后护理、并发症处理与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严格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因注射部位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应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的同时,对患者施以身心整体护理及配合健康教育,可提高疗效,降低护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推拿和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颈性眩晕中所起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选择经牵引针灸、推拿、电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准确定位后给予手法复位并辨证推拿、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观察疗效并对其探讨。结果:经过本法治疗的患者,大部分获得满意的效果,深受患者欢迎。结论:采用推拿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优于一般传统的牵引、针灸、推拿、电疗、药物治疗,只要使用准确,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从根本上解决了软组织的问题,从而解决寰枢关节紊乱的根本,达到治疗眩晕、头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2椎旁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根据Sjaastad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者每日给予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如为双侧症状给予双侧星状神经节交替进行。10天为一疗程。每周行患侧颈2椎旁注射。四次为一疗程。结果:颈2椎旁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操作相对安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推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厦时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及推拿治疗,对照组给半导体激光及推拿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利用颧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对两组患者眩晕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疗程后两组的患者眩晕和主要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以治疗组的提高幅度较显著(P〈0O.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3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仰卧拔伸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用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2%,对照组为67.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仰卧拔伸手法可提高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与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配合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接受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银质针导热治疗1次、针刺和正骨推拿治疗10d为1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2周和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治疗组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与针刺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均有显著效果,但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次数更少、疗效持续时间更长、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揿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星状神经阻滞结合中医揿针埋针方法治疗3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每位患者先采用气管旁入路法行星状神经阻滞,术毕在患侧面部穴位进行揿针埋针,两种疗法均隔日1次,揿针留针24~48小时,每周治疗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揿针埋针方法的痊愈率43.4%,有效率为90.6%,无效率为9.4%。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揿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颈性眩晕与严重的颈椎退行性变有关,近年来颈椎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颈椎病合并眩晕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通过刺激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 SG)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见效快、疼痛轻、选穴少等特点。本文整理相关文献,对干预星状神经节治疗颈性眩晕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示星状神经节对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最后总结现有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温针配合正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50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正骨推拿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患者均运用温针配合正骨推拿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运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连续治疗两个疗程(20天,每天一次)后,进行疗效比较,发现治疗前后患者颈性眩晕的症状与颈部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配合正骨推拿法对颈性眩晕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综合治疗与单纯采用推拿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以及TCD的变化。结果:推拿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组在眩晕症状评分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组各项指标与单纯推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脊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52例,行整脊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36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治疗前、后V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脊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剌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供血。结论:针刺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是治疗颈性眩晕的一种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7.
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福建中医药》2005,36(3):51-51
为了探讨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随机抽取100例颈性眩晕患者,取穴以颈夹脊穴和“供血针”(风池、完骨、天柱等)为主治疗。结果:100例中治愈52例,占52%,好转35例,占35%,无效13例,占13%。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松解术治疗慢性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具备慢性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诊断标准的患者38例,进行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松解术治疗,治疗结束后1年随访疗效。结果:经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松解术治疗后临床治愈34例,占89%,显效4例,占11%,且取得满意的长期疗效,针刺部位不易复发。结论: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松解术治疗颈肩腰腿痛能更彻底的消除病灶无菌性炎症,松弛痉挛肌肉,疗效更持久,是较好的非手术疗法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推拿配合刃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取推拿配合刃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头痛情况。结果:治愈18例,好转3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治疗后VAS评分、每周疼痛次数及每次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推拿配合刃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缓解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疏散穴位贴敷配合颈疏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颈疏散穴位贴敷配合颈疏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疏散穴位贴敷配合颈疏针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