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干姜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尿17-OHCS与CAs以及血清ACTH、D-β-H的影响,探讨其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影响,揭示10味药的温热药性本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动物灌服知母冰水液建立胃实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干姜等10个温中散寒药组以及石膏、黄连2个反性药对照组,给药3次后检测尿液17-OHCS及CAs含量和血清ACTH、D-β-H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尿液中17-OHCS、CAs、血清中ACTH、D-β-H含量均降低,各治疗组大鼠均显著升高。结论:10味温中散寒药有提高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作用,通过增强机体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而呈现其温热药性。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的寒热辨证和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消化性溃疡62例,按辨证分为寒证组、热证组和无明显寒热证候组。分别测定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寒证组降低,热证组增加,无明显寒热证候组与对照组相近。儿茶酚胺的增减,表示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增强或减弱,可能是溃疡病寒证、热证的物质基础。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后,复查尿中儿茶酚胺,寒证组增加,热证组减少,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对寒证、热证动物痛阈及惊厥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机体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方式和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别由多种因素造成,机体当时的机能状态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究竟在什么样机能状态下产生哪一类反应?其规律如何?目前尚不清楚。我们曾在临床观察到热证病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增  相似文献   

4.
寒、热证本质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寒证、热证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证型,寒证时整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机能降低,形成了寒证的机能背景,对刺激的反应降低或延缓。热证时整体机能提高,形成热证机能背景,对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加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是在基因通过蛋白质或其他通路作用下,调控寒证和热证的发生和发展。精准医学的开展使诊断和治疗更个体化,靶点药物的治疗有优点也有不足,而寒热辨证有助于提高疗效。中药作用的靶点与证的靶点很吻合,今后的研究可从中药的靶点入手,探讨病、证的靶点,研究其作用部位及结构等,探讨中医的精准医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黄酮类成分对胃溃疡寒证大鼠环核苷酸水平及交感神经-肾上腺轴的影响,探讨3味山姜属中药温热药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灌服冰知母水煎液与15%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寒证模型,以干姜姜辣素为阳性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2(PDE2)、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胃溃疡寒证模型组大鼠胃组织AC、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显著降低,PDE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AC含量升高;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PDE2含量显著降低,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3味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通过调节胃溃疡寒证大鼠环核苷酸水平从而促进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功能活动的作用,也体现出黄酮类成分药性温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尿中儿茶酚胺和环核替酸排出量的测定,探讨寒证、热证与植物神经、肾上腺髓质功能活动及第二信使系统之间的关系。虚寒患者尿中儿茶酚胺及 cAMP排出量降低,cGMP 增高,导致 cAMP/cGMP 比值下降,说明虚寒患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低下而副交感系统兴奋性增高。热证患者,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其尿中儿茶酚胺及环核苷酸均增高,病变脏腑的不同和西医病种的不同并不影响这种变化趋势,说明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活动增强是热证的共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茴香、吴茱萸、肉桂3种温里药3种不同提取物(挥发油、水煎液、去挥发油水提液)对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影响,探讨挥发油与药性、功效的相关性,及其以汤剂入药的合理性。方法: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Ⅰ组、模型对照Ⅱ组、阳性对照组、温里药(小茴香或吴茱萸或肉桂)3种不同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用寒凉药复制大鼠寒证模型,观察温里药对寒证大鼠尿内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与尿内儿茶酚胺(CAs)类物质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E)排出量的影响。结果:3种温里药的挥发油与水煎液部分都能增加寒证大鼠尿内17-OHCS的排出量;小茴香、肉桂挥发油与水煎液部分都可以增加A和NE的排出量;吴茱萸挥发油可以增加A和NE的排出量,但水煎液作用不明显。结论:小茴香、吴茱萸、肉桂3种温里药都有提高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与药性、功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水煎液入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桃仁提取物对寒凝血瘀证(寒证)和瘀热互结证(热证)大鼠血液循环障碍的不同药效.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寒证对照组、寒证模型组、桃仁提取物(8 g/kg)组、川芎(8g/kg)阳性对照组,以及热证对照组、热证模型组、桃仁提取物(8 g/kg)组、丹参(14 g/kg)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身低温冷冻和注射角叉菜胶法建立寒证、热证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7d.检测微循环血流速率、全血黏度:取大鼠心、肺、肝、肾、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微小血管管径,观察血栓、组织损伤等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桃仁提取物能明显加快寒证和热证大鼠的血流速率(P<0.05),降低全血黏度(P<0.05),使寒证大鼠小动脉收缩、热证大鼠小动脉舒张(P<0.05);根据器官损伤严重度评分得知桃仁提取物可减轻寒证大鼠心、肺、肝、肾器官的损伤(P< 0.05),但仅能减轻热证大鼠的肾损伤(P<0.05).结论 桃仁提取物能改善寒凝血瘀证和瘀热互结证大鼠的血液循环障碍;对不同证型大鼠小动脉的舒缩状态和心、肿、肝、肾的保护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栀制人参的药性变化。方法:选择经典寒凉大鼠模型,以肛温、饮水量、尿量及17-羟皮质类固醇为指标研究栀制人参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及代谢机能的影响。结果:栀制人参能提高寒性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活动,并使其代谢机能加强,但作用弱于其他人参炮制品。结论:栀制人参的温燥之性低于其他人参炮制品。  相似文献   

10.
寒热本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梁月华 《中医杂志》1996,37(12):747-750
1988年和1990年,两次讨论了寒证、热证本质。近年来有关的研究又有很大的进展,如寒证、热证模型的改进,机能水平的研究,形成机制及治则的研究等。1 寒证、热证动物模型研究概况有关“证”模型的研究国外也很重视并进行了研究。1989年,日本的关正威、池田宏等参考了中国证的研究,其中包括了我组对寒证,热证动物脑、肾上腺、血液内多巴胺—β—羟化酶(DβH)活性及尿内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变化的研究,以前列腺素—PGF1α(血液内PG1α的代谢产物)为指标研究胆石症、  相似文献   

11.
儿茶酚胺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也是重要的激素物质。其分泌量的增减,标示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机能兴奋性的状态,且被诸多学者认为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病寒证、热证发生的物质基础。探寻中医学临床证型相结合的物质基础,是突破中医药学动物实验结果真实反映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实际的关键一环,故对胃溃疡寒/热辨证中儿茶酚胺的变化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寒证与热证大鼠肠道菌群差异。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8只、寒证组和热证组各11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寒证组和热证组复制CIA寒热证候动物模型。从造模第2周起,每周测量1次大鼠右后足踝体表温度,造模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凝血因子,取肠道内容物,进行总DNA提取,V3-V4可变区PCR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测序的有效数据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聚类,根据OTUs进行物种注释、Alpha与Beta多样性分析,得到样品的物种信息。结果造模第2周时,寒证组、热证组大鼠右足温度较正常组均不同程度升高,3~4周时,与正常组和寒证组比较,热证组大鼠右足温逐渐升高,寒证组大鼠右足温度逐渐降低,第4周时,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热证组;寒证组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组和热证组;测序后得1 213 914条有效序列,聚类后正常组、寒证组及热证组分别获得206、335、304个特征OTUs;正常组、寒证组及热证组间菌群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优势菌种有拟杆菌门、苏黎世杆菌目、苏黎世杆菌科、梭菌科、莫氏杆菌科、伯克氏菌科,寒证组优势菌种有柔膜菌门、α-变形菌门、巴斯德菌科、根瘤菌目、巴斯德菌目、皮杆菌科、肠球菌科,热证组优势菌种有变形菌门。结论寒证和热证CIA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且寒证与热证之间菌群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喘哮康口服液的中医辨证用药与证候禁忌的适应性。方法:分别采用寒、热性药物灌胃给药建立寒、热证动物模型。结果:喘哮康口服液能改善寒证模型大鼠体温降低、尿量增多、血清皮质醇含量降低的症状;加剧热证模型大鼠尿量减少等症状。结论:喘哮康口服液具有散寒解表的功能,热证者慎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中医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以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腹腔注射消炎痛法和水浸应激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受试大鼠血清中NO和ET含量的影响。结果 NO在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和消炎痛型溃疡寒证中含量降低,在热证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5或P<0.01)。水浸应激型和消炎痛型溃疡寒证中ET含量升高,热性方剂理中丸能降低ET含量。结论 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热证、理中丸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证的预防作用,及二者对消炎痛型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调节大鼠血清中NO的水平,降低ET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关联系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培晶  朱兵 《针刺研究》2005,30(4):238-242,245
目的:探讨心源性牵涉痛区(沿上肢内侧面分布)和心经与心相关的神经科学机制。方法: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刺激心经和肺经穴位对心交感神经诱发反应及刺激大鼠心交感神经,在心经的“青灵”“少海”和肺经的“侠白”“尺泽”穴位上记录的反射性肌电反应。结果:左心经穴位刺激诱发心交感神经发放的阈值低于右侧心经引起心交感神经反应的阈值,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相同强度的串脉冲分别刺激心经和肺经穴位,可诱发心交感神经不同强度的激活反应。在左侧和右侧心经穴位上刺激诱发心交感神经放电高于同样强度刺激肺经穴位上诱发的心交感神经放电(P<0.05)。刺激心交感神经引起同侧心经反射性肌电反应的阈值低于引起肺经反射性肌电的阈值(P<0.02)。刺激左心交感神经,不同强度的刺激可引起心经穴位明显的肌电反应,而肺经穴位的诱发肌电反应则很弱。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两经穴位肌电活动都呈上升趋势。结论:和肺经穴位相比,相同强度的电针刺激心经穴位可引起更大的心交感神经兴奋;反之,心交感神经刺激可引起心经穴位最大的肌电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三黄汤和知石汤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黄汤(黄连、黄芩、黄柏)和知母、石膏汤有相似的清热作用,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前者偏于燥湿,后者侧重泻火。我组曾用知母、石膏制造寒证模型。本文研究了这两组复方对大鼠交感神经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垂体-肾上腺系统、垂体-性腺系统机能的影响和神经递质的变化,以比较两复方作用的异同。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痛安胶囊(TAC)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大鼠辐射热刺激甩尾法、家兔鼻部辐射热测痛法、小鼠电刺激法、大鼠足跖定压法、大鼠脑室内给药辐射热刺激甩尾法等多种实验动物疼痛模型观察痛安胶囊的镇痛作用,并通过其对小鼠自发性活动及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作用的影响观察其镇静作用。结果:痛安胶囊能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提高大鼠辐射热刺激痛阈值、家兔辐射热刺激痛阈值以及小鼠电刺激痛阈值,还可提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炎性疼痛的痛阈值;大鼠侧脑室内给药,能明显提高辐射热刺激痛阈值。另外,痛安胶囊能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提高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睡眠率,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结论:痛安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部位主要是中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寒、热证候大鼠大肠癌启动时ATP酶和SDH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将156只大鼠随机分为寒模组、热模组和空白组。寒模组和热模组分别制作寒证、热证模型。第6周开始于大鼠颈背部注射DMH制作大肠癌模型,同时从寒模组中随机取一半大鼠额外给与反左金丸汤剂灌胃,作为寒模反左金丸组;从热模组中随机取一半大鼠额外给与左金丸汤剂灌胃,作为热模左金丸组。期间定期分批处死大鼠,取肠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肠组织ATP酶活性、SDH酶活性。结果:大鼠在注射DMH 12周及持续每日冷、热刺激后,寒模组与热模组的SDH和ATP酶活性皆出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而寒模反左金丸组和热模左金丸组相对平稳,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寒证模型和热证模型大鼠在大肠癌启动时皆会出现阶段性热证,考虑与肿瘤启动时的炎症发热有关,而对应给与的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对阶段性热证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222-227
目的:建立稳定、客观的中医寒证和热证的动物模型。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寒证模型组和热证模型组。寒证模型组予冰水(0℃)灌胃和冷水(10℃)泡浴,热证模型组予乙醇溶液(0. 1 mg/ml~0. 3 mg/ml)和辣椒素(0. 2 mg/ml~0. 9 mg/ml)溶液灌胃,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均予10 ml/kg灌胃,每日1次,连续5周。每日测定大鼠体征评分(R)、饮水量及摄食量,每周检测体重,取材前1 h测量大鼠肛温。造模结束后,测定大鼠大肠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大肠组织学形态改变,并对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寒证模型组6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五倍子与百药煎对寒、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揭示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的药性变化和归属。建立左甲状腺素钠片灌胃给药诱导大鼠热证模型和冰水刺激诱导大鼠寒证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五倍子和百药煎不同剂量水煎液15 d,观察记录体征指标的变化,测定大鼠肝脏中丙酮酸(PA)含量和ATP酶活力,血清中大鼠多巴胺(DA)、甲状腺激素(T4)、磷酸腺苷(cAMP)、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热证模型组大鼠肛温、饮食饮水量及体质量升高,模型组cAMP,NE,17-OHCS,TRH,PA含量显著升高(P0. 05),TSH,Na-K ATPase,Ca-Mg ATPase含量较空白组极显著升高(P0. 01),5-HT含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 05);五倍子高剂量(WG)及百药煎高剂量组(BG) T4,DA,NE,TSH,TRH,cAMP,17-OHCS含量极显著降低(P0. 01),PA,Ca-Mg ATPase较模型组含量显著降低(P0. 05),且五倍子高剂量组(WG)含量低于百药煎高剂量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五倍子高剂量组及百药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5-HT含量较模型组均升高,且五倍子高剂量组含量高于百药煎高剂量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热证模型组大鼠各脏器指数与空白组比较未出现明显改变,给药组大鼠脏器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寒证模型组、五倍子组和百药煎组大鼠均出现肛温、饮食饮水量及体质量降低,DA,T4,cAMP,NE,17-OHCS,TRH,TSH,PA,Na-K ATPase,CaMg ATPase含量较空白组均显著降低(P0. 05),5-HT含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P0. 05),心、肺、肾脏指数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 05)。五倍子和百药煎均能明显改善左甲状腺素钠所致的热症模型大鼠症状,且五倍子的效果优于百药煎,但均不能改善冰水刺激引起的寒证模型大鼠症状,提示五倍子与百药煎药性同为寒凉,但百药煎寒性弱于五倍子,发酵炮制的百药煎寒性缓和,结合临床应用药性归属"微寒"比"平"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