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证医学对心血管病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不尽相同,循证医学强调证据和医生经验的结合,否则,对病人不利,近年来,循证医学在我国悄然兴起,目前,心血管方面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调脂等治疗中广泛采用循证医学思想,淘汰了一些对人有害的药物,改善了疗效,当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不仅如此,循证医学对医学界人士和医疗决策都发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作为循证医学的一个分支,已经被广泛引入中医护理之中。文章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进行中医循证护理干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肿瘤治疗由经验模式发展到循证模式,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当今的治疗之本。但是循证模式是基于整个患者及患者群体的大量统计学数据,而患者个体产生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损伤差别都很明显,循证医学发展到多学科、多模态、多元信息综合的个体优化治疗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循证医学的应用空间不断扩展,与医疗实践活动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而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不断融合,其医学思想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医疗思想体系,而职业卫生实践在与循证医学不断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有了循证医学的许多特点。本文主要就循证医学的基本要义进行分析,并结合职业卫生管理与循症医学实践想结合,探讨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际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领域兴起“遵循证据”的新理念。1992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Gordon Guyatt领导的循证医学工作组,将该模式正式命名为循证医学(EBM)。虽然EBM在其形成过程中主要以临床医学为主,但作为新兴的医学科研与实践的方法学,目前已发展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由此提出了循证疫苗学(EBV)、循证保健(EBHC)等全新的概念。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将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是医学界近年提及率最高的词之一。从临床、科研、教学到学术交流,从做什么检查、下什么诊断到给什么治疗……一些医师开口闭口都是循证医学。似乎离了循证医学的医学,就不再是合乎时代的医学。更有些人,虽然也将循证医学挂在嘴上,但实际上却觉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纱,透着些许“阳春白雪”似的高不可攀和神秘,提则提矣,懂却不懂,用更不用。  相似文献   

7.
循证医学是个时髦的词语,它是现在临床医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对于循证医学,目前医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至高无上,而另一种则将它说成一无是处。如何评价循证医学在临床的作用已经成为各科医生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  相似文献   

8.
基于HIS的循证医学支持系统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一、基于HIS的循证医学支持系统的开发思想2 0世纪90年代初,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medicine ,EBM)出现,其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客观的临床科学证据,进行医疗决策[1,2 ] 。目前,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多集中在随机对照实验和Meta分析[3] 。实际上,循证医学并不仅限于此,其核心是追踪当前最好的外在证据以回答临床待解决的问题。基于HIS的循证医学支持系统就是要充分利用新一代HIS系统提供的丰富医疗数据,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客观的临床科学证据,进行医疗决策。目前,在国内已经实际投入使用的HIS中,Med Trak是一个适于在其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9.
循证医学在临床科技期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学期刊只有切实提高论文质量,才能真正肩负起传播医学科学知识的重任,并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循证医学不仅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有助于临床诊断、护理和治疗决策的新的手段,同时也为医学期刊稿件提高编审质量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阐述了医学期刊编辑和审稿工作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介绍了循证医学对病因学研究、诊断性研究、干预性及预后研究稿件的编审准则。  相似文献   

10.
循证医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加拿大学者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并逐渐在欧美发达国家受到重视和普遍运用。19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循证医学协作网”。我国于1998年1月加入世界循证医学协作网,成为全球第15个循证医学中心(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本文将循证医学的有关内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与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循证医学充分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通过对人文精神与和谐医患关系、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以及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与和谐医患关系3方面的阐述,认为医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医学与人文融为一体才能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指出循证医学全程贯穿着医学人文思想,其科学地揭示了"医学以人为本"的人文科学本质属性;强调现代临床医学已经进入循证医学时代,探究和认识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内涵,注重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必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循证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循证医学自 2 0世纪 80年代在临床医学领域应用以来 ,目前已渗透到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包括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正如大家熟知的循证健康促进、循证公共卫生、循证卫生政策、循证预防医学以及人群健康的循证医学等[3~ 4] 。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循证医学被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1] 。临床医生在阅读文献报道时应看它是不是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其结果能否适用于自己的患者 ,是否考虑到所有临床上的重要结果、治疗的…  相似文献   

13.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最早是从临床角度提出来的,当前已成为国际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循证医学虽然被认为是医学一个新分支或新学科,但广义而言,循证医学也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由此,循证医学实践、循证医学方法、循证护理、循证卫生管理等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借鉴循证医学理论,提出儿科循证实习。方法在实习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强化实习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诊断疾病和治疗的主动求证过程的训练。结果有助于实习生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了实习目的。结论儿科循证实习使学生将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掌握了临床诊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求证能力,将其实实在在变成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对现代医院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循证医学对现代医院管理的影响,本阐述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系统地分析了循证医学对现代医院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初探循证医学之人文医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证医学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从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基本要素分析,它不但变革了传统的医学行为方式,而且也顺应了新旧医学模式转换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医学观。现就循证医学中所蕴含的人文医学观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循证医学的发展看临床科研管理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医学信息学的角度介绍了循证医学的发展情况,并从选题和立项,查证和评价,管理和质控,后效评价和管理效流,管理理念及管理程序等浅议了循证医学对临床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作者还结合所在医院引入循证医学,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取得初步成效的实例来说明临床科研管理应重视循证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医疗质量管理中实施循证医学的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介绍循证医学这一概念入手,逐步分析了国内外循证医学在临床队学中的发展情况,同时重点提出了我国在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循证医学存在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最后,再次强调实施循证医学对我国医疗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加快实践循证进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是一种正在全球肆虐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控制其传播,人类社会动用了比任何一种疾病都要多的资源。循证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领域最重要、最活跃、最前沿的新兴学科。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循证决策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循证医学也为艾滋病防治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从循证医学的定义、步骤、分析方法以及艾滋病预防干预中的循证实践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目前,循证医学在我国的艾滋病预防干预领域里才刚刚起步,它的推广还需不断努力探索,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循证医学在促进中医药学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中药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药学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在实践中可为药品遴选和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论述了应用循证医学进行药物遴选的程序:①编制检索策略;②对证据分级;③进行Meta分析并总结成文.最后,讨论了目前将循证医学引入中药学存在的困难: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中药的标准化有待完善、复合型人才匮乏,以及存在发表性偏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