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妊娠4个月以后,铁的需要量逐渐增加,所以,在妊娠后半期约有25%的孕妇可因吸收不良,或因来源缺乏致使铁的摄入量不足,产生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较常见、孕妇尤甚,主要原因是铁的摄入不足、生理需要量增加或慢性失血,晚期妊娠时25%的孕妇因铁摄入不足而发生贫血,若诊断明确(排除了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红蛋白病)及时给予补充铁剂,同时予以止血,有肯定的疗效,对于轻、中度贫血者,一般给予口服或肌注铁剂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李文胜  赵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551-3552
贫血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合并症。国内资料显示,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达30%以上。临床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约占68%[1]。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沿用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总数<3.5×1012/L或血细胞比容<0.30。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的特点:孕妇血容量比非孕期增加30%,其中血浆增加约45%,红细胞增加约30%,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血液稀释现象。若孕妇不合理调节膳食结构,易引发贫血或使已发生的贫血加重,尤以缺铁性贫血显著。1妊娠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育龄妇女规则的月经,每月失血25 ml30 ml,等于每天平均由血中丢失铁0.5 mg,这些铁若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根据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给予孕妇预防性补铁对妊娠期铁缺乏、贫血、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同时监测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当血清铁蛋白<30μg/L时给予预防性口服补铁73. 6 mg/d,对照组监测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110 g/L时给予治疗性口服补铁220. 8 mg/d,比较两组孕妇产前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铁缺乏、贫血发生率、补铁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产后贫血发生率。结果:截至分娩前,试验组孕妇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孕妇的铁缺乏、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补铁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孕妇产后贫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孕期根据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给予孕妇预防性补铁对增强孕妇补铁依从性、降低孕期铁缺乏、产前产后贫血发生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血宁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生血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妊娠结局;比较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及总铁结合率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及总铁结合率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血宁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张宪华 《当代医学》2008,14(22):70-70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妊娠高危因素之一,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为此要加以重视.女性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在月经、妊娠、分娩等情况下,铁的需求量增大,所以女性缺铁性贫血要多于男性.患缺铁性贫血者,成年男性只占10%,非孕妇女约占20%,妊娠期妇女占40%以上.说明妊娠妇女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育龄妇女每日需铁量为1.5~2mg,孕妇则需要4mg左右.  相似文献   

6.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约占妊娠期贫血的95%.正常非妊娠妇女,铁的微量排泄和代偿摄取量保持着动态平衡.妊娠期,血容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约1300~1500ml,由于血容量增加而需铁 500~600mg,胎儿生长发育约需铁200~300mg,胎盘发育约需铁70~75mg.分娩时失血,产后哺乳的需铁量尚未计算在内,仅妊娠期约需铁1000ml.每日饮食中含铁10~15mg,吸收率10%左右,妊娠晚期,虽然铁的吸收率可达40%,仍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在妊娠期铁的需求量增加,约有25%的孕妇可因吸收不良,或因来源缺乏致使铁的摄入量不足,产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妊娠期的品学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于高危妊娠范畴.目前国内确定妊娠合并贫血的标准为红细胞计数<3.5× 10/L、血红蛋白<100 g/L、血细胞比容<0.30.最近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再生障碍性贫血更少见.  相似文献   

8.
缺铁性贫血孕妇19例的围产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世菊  江露 《重庆医学》2004,33(10):1593-1593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给孕妇及胎儿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贫血诊断标准:RBC 3.5×1012/L或Hb在100g/L以下,或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下[1].国内统计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为10%~20%,以缺铁性贫血为主.为减少缺铁性贫血对产妇及胎儿的危害,应加强缺铁性贫血孕妇的围产期护理.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贫血是指在妊娠期孕妇血红蛋白<100g/L,或红细胞<3.5×1012/L,或血细胞比容<0.30。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为70%~80%,而且以妊娠后3个月为多见。主要是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尤其是血浆增加较多,红细胞增加相对较少,出现妊娠期生理性贫血。妊娠期间孕妇对铁的需要量增大,而普通的饮食不能供给孕妇足够的铁。因此,缺铁性贫血是孕妇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严重的贫血会对孕妇、胎儿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我们对872例贫血的孕妇在分娩及产后恢复过程、新生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力蜚能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妊娠在16-18周,无合并妊娠期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研究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干预治疗;对照组未服铁剂,两组孕妇分别于孕26-28周、34-36周检测血红蛋白及铁缺乏指标并分析妊娠期干预性补铁的疗效及意义.结果干预性补铁组Hb RBC HCT SI均高于对照组,孕晚期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用于预防妊娠缺铁性贫血效果良好,无副反应,可作为孕期常规补铁制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妊娠高危因素之一,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为此要加以重视。女性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在月经、妊娠、分娩等情况下,铁的需求量增大,所以女性缺铁性贫血要多于男性。患缺铁性贫血者,成年男性只占10%,非孕妇女约占20%,妊娠期妇女占40%以上。说明妊娠妇女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育龄妇女每日需铁量为1.5~2mg,孕妇则需要4mg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常妊娠     
021604孕妇缺铁性贫血561例调查及体内铁状况分析/张珠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一2002,18(6)一339一341 目的:调查了解孕妇体内铁代谢状况及影响贫血发生的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561例孕妇进行血红蛋白(Hb)、血清铁(Fe)、血铁蛋白(SF)、运铁蛋白饱和度(TS)、血锌叶琳(ZPP)进行测定,并对有关影响因素实行专人问卷调查。结果:妊娠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17.29%,随着孕周的进展贫血发生率增高,孕20周后贫血发生率上升显著,SF、Fe、TS下降明显,孕28一36周时贫血发生率最高达29.组%,铁缺乏症发生率高达82 .05%,此阶段孕妇的Fe、SF…  相似文献   

13.
李春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15-116
目的观察铁之缘片改善妊娠期轻中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符合妊娠期轻中度缺铁性贫血的128例患者,其中78例孕周为12~27周、90g/L≤血红蛋白≤110g/L;50例孕周为28~35周、80g/L≤血红蛋白≤100g/L,均给予铁之缘片治疗,每日3次,一次4片,共30d,治疗前后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及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及肝肾功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实验室检查,同时观察治疗过程药物的副作用情况。结果口服铁之缘片治疗妊娠期轻中度缺铁性贫血,不同孕周的妇女其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中期妊娠与晚期妊娠即孕周不同,贫血指标改善情况无差异;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全部患者服药期间均未出现通常口服其他铁制剂常见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结论铁之缘片对中晚期妊娠轻中度缺铁性贫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孕妇长期服用依从性好,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妊娠与贫血     
四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一家医院的产科门诊候诊区,坐着许多等待就诊的孕妇。其中有两个面色苍白、疲乏倦怠、皮肤干燥的孕妇吸引了大家的视线。攀谈中大家了解到:张女士24岁,怀孕6个月,血红蛋白8克,升;王女士26岁,怀孕7个月,血红蛋白7.5克/升,二人均为妊娠合并贫血的患者。张女士为缺铁性贫血,王女士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缺铁对孕妇和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约‘~sg,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铁在机体中参于氧的运抽、交换组织呼吸过程,作为过氧化氢酶的组成成分。铁有利于机体健康,铁的缺乏可以导致体内的许多组织改变、功能失调,尤其是缺铁对孕妇及胎儿、幼儿有很大影响,常可发展成为缺铁性贫血。1军用营养状况、孕期营养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而妊娠期妇女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所以有必要了解孕期贫血。孕妇铁的营养状况与孕期仅自因素及铁缺乏症有密切关系。育龄妇女体内的铁贮量低于男性,而孕妇体内的铁既…  相似文献   

16.
缺铁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最近WHO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约50%孕妇合并贫血。世界每年约50万名孕产妇因贫血死亡。在贫血疾病中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因为妊娠期铁需要量明显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妊娠的需要。所以妊娠妇女更易出现铁缺乏症及贫血。我们对正常妊娠及产后妇女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清铁蛋白的变化进行研究。找出规律,为加强孕期保健提供科学根据,以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妊娠期妇女铁缺乏(ID)和缺铁性贫血(IDA)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武汉地区医院收治的妊娠期妇女2275例,统计ID和IDA发病率,比较不同孕周妇女ID、IDA的发病情况和贫血程度。结果武汉地区妊娠期妇女ID患病率为28.79%(655/2275),IDA的发病率为24.79%(564/2275)。孕晚期孕妇ID、IDA的发病率高于孕中期和孕早期,各孕期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妇女IDA轻度贫血患病率高于中、重度贫血患病率(P0.05)。结论武汉地区妊娠晚期妇女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中度贫血为主,应给予妊娠期预防性补铁。  相似文献   

18.
妊娠与贫血     
<正> 妊娠时,机体有一系列完整的生理改变来调节这个过程,因此,孕妇能预期的顺利分娩,胎儿也在母体内健康发育。在正常妊娠过程中,红细胞容量虽有增加,但不及血浆容量的增加显著,因而红细胞被稀释,红细胞压积反而降低(从41%减至37.5%),血红蛋白也下降至100~104g/L,从而造成了所谓“妊娠期生理性贫血”,这种贫血在妊娠晚期更为显著。妊娠期由于受机体内外的某些因素影响,大约有半数以上的孕妇会发生程度不一的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多见,其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而妊娠初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少见。现就妊娠与贫血的关系,防治贫血的措施,讨论如下: 一、缺铁性贫血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约占非生理性贫血的80%左右。据研究,一次妊娠所丧  相似文献   

19.
王晓燕 《中原医刊》2006,33(10):80-80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00例孕妇在做产前检查时,同时检测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Hb)、MCV、RDW及空腹血清铁浓度、总铁结合力等指标。按检测结果分为缺铁性贫血80例,非缺铁性贫血70例,正常对照组550例。结果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及非缺铁性贫血组相比较,非缺铁性贫血组RDW显著上升,而MCV显著下降(P<0.01);非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相比较,MCV和RD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V降低和RDW升高为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性改变,检测MCV和RDW有助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血红蛋白(Hb),血清铁(PI),血清铁蛋白(SF)三项指标对正常孕妇铁营养状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一部分正常孕妇有铁营养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提示孕期应对孕妇进行铁营养状态监测,及早预防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