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评价凤翔县碘乏病健康教育成果,探索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在全县随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村及村小学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并对学生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凤翔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学生—家长—知识行为改变为主要模式,干预方式既要大众化,又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评价凤翔县碘乏病健康教育成果,探索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在全县随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村及村小学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并对学生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翔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学生—家长—知识行为改变为主要模式,干预方式既要大众化,又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西省2015年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水平,总结山西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期间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知晓率调查方案的抽样方法,在全省11市抽取11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取150例调查对象,使用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5条核心信息)知晓情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三方面内容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共调查1 692人,问卷全部有效。结果 5条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晓率为48.2%(815/1692);总知晓率为81.8%(6 923/8 460);单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第1条传播途径为86.6%(1 465/1 692)、第2条肺结核症状为91.8%(1 554/1 692)、第3条就诊机构为96.0%(1 625/1 692)、第4条优惠政策为66.4%(1 124/1 692)、第5条治疗可能性为68.3%(1 155/1 692),5条核心信息中优惠政策信息知晓率最低(χ~2=849.05,P<0.05);58.4%的人群以前接受过有关结核病的宣传教育。结论山西省2015年公众结核病防治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1.8%,充分证明了我省十二五规划期间各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本研究于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对邢台山区(涉及沙河市、邢台县、内邱县、临城县4个县市区,共计36个乡镇,935个行政村)农村空巢老人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山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邢台西部山区4个县及其乡(镇)、村为抽样框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其中36个乡镇中,随机抽取25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发一种用于调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师头孢菌素皮试原因、可靠且可行的定量工具(调查问卷)。方法:结合客观能力、机会、主观动机-行为(COM-B)模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根据定性资料饱和原则,对方便抽样选取的医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医师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根据访谈结果开发定量工具(调查问卷),编制调查问卷初始版本。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检验2种方式完成问卷的质量检验和修订,制定正式问卷。结果:10名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医师参加了半结构化访谈。定性研究确定了3个影响医师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的主题,即能力、机会和动机因素。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副主题组成,主题“能力因素”包括2个副主题:头孢菌素皮试预测价值认知情况和院内皮试相关文件知晓情况;主题“机会因素”包括4个副主题:科室常规“要求”或护士干预、患者意愿或要求、上级医师经验传授、皮试制度或指南缺乏;主题“动机因素”包括1个副主题:自我保护心理。基于访谈结果,采用7个副主题作为框架,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基于专家建议和预调查填写反馈完成问卷的修改,制定正式问卷。结论:该研究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从医师角度开发了一种可行的定量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居民的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居民自测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内五区的居民小区按高、中、低档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随机抽取3个社区,每个社区再随机抽取50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2500人,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调查对象的自测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50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自测健康评定量男性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SRHMS测试结果为(7.98±1.17)(、8.05±1.48)(、7.41±1.58),女性分别为(7.84±1.16)、(7.81±1.53)、(7.22±1.61),P<0.01;男、女总分分别为(7.84±1.18)、(7.66±1.1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上,18~29岁调查对象的健康量表总分最高,为(8.43±0.86)分。多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有无职业、婚姻状况、政治面貌、经历分层、饮酒习惯、有无疾病、职务分层、Constant等方面进行SRHMS测试结果显示,其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有相关性。结论人口学特征对职业人群各方面的健康状况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更好的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1999年9月作为全国试点省参加的居民户碘盐供应现状横断面调查,发现有1411户(即4%的)居民食用的是非碘盐。现就这部分居民食用碘盐方面的知识和行为进行了一次调查,报告如下。方  法在全省64个县(市)及连云港市市区的所有乡(镇、居委会)选择两个村,一个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另一个村为距乡政府较远的边远村,在这两个村内随机选择10个居民户,每个居民户抽取1个盐样,如该农户家中有1种以上的盐样时,则分别检测记录。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一提供的盐碘半定量检测试剂盒,对所抽取的盐样作半定量检测,若变色即判为有碘盐,若不变色即判为非碘…  相似文献   

8.
张凤举 《首都医药》2006,13(4):33-33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2005年全市乡镇计划免疫工作现况,促进计划免疫工作健康发展,江苏省宿迁市对全市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根据省、市免疫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制定统一调查表格,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走访和组群抽样方法,每个县、区随机抽查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查2个村,每个村随机走访7名12~24月龄儿童的建卡、建证及接种情况。2.调查结果2.1建卡、建证及卡痕率情况全市共抽查30个行政村,入户走访12~24月龄儿童207名,建卡205人,建卡率99.0%:建证200人,建证率…  相似文献   

9.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县碘缺乏病(IDD)病情和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推动实现消除IDD目标进程,按照《福建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要求,我们分别于1995年1997年和1999年开展了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抽样方法:分别于1995年、1997年和1999年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0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取8~10岁儿童40名进行甲状腺检查,又从40名中随机检查7名学生家中食用盐及随机检查7名学生尿样。1999年按东、南、西、北、中五方位设点,每点调查6名家庭妇女,30名五年级学生作健康教育问卷调查。1.2 监测方法:甲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组合在公共卫生信息传播的干预效果,探讨适合公共卫生信息传播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逐级整群抽样,随机抽取6个工厂各100名工人,分别做为5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5个干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5个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组合效果是不同的,传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传统健康教育+网站>传统健康教育+健康文艺>传统健康教育+健康短信>传统健康教育。结论传统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竞赛、网站式和健康文艺的结合方式,在公共卫生信息传播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飞宇 《江西医药》2013,(12):1296-1297
目的:了解我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掌握程度,为我县在农村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全县9个镇、4个乡中抽取5个乡镇,从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50名16-49岁村民,共抽取500名。结果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4.8%-85.0%;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82.0%-94.0%;对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共同用餐、握手等知识对答率分别为61.4%-92.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知识薄弱点进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吴利侠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53-1654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就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研究,使用的工具为问卷调查,由笔者对受试对象逐项询问填写.结果:98例住院肝硬化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比较全面,需求程度各不相同.结论: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全面并且要有针对性,重要的内容要反复讲解.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对我镇10个行政村儿童进行了锌营养状况的调查,旨在探讨农村学龄前儿童缺锌状况及造成缺锌的主要原因。1 对象、方法及资料1.1 对象 按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我镇10个行政村3~6岁100名儿童进行调查。其中男56名,女44名(剔除慢性感染,肝肾疾病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息儿)。1.2 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并按统一格式填写健康调查表格及体格测量。膳食调查:用称重法对100名儿童进行膳食调查5天。按食物成份表计算人均每日摄人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并参照中国营养学会1988年10月修订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  相似文献   

14.
我们最近调查了苏州市所辖26个乡镇76个村卫生室,通过村卫生室近年来门诊量和用药量的分析,探讨办好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加强村级卫生组织建设的问题。1 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苏州市辖区26个乡镇,每个乡镇抽查2~3个村卫生室,共76个,通过实地调查,填写《村卫生室专题调查表》,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全市碘盐分装、加工企业和居民层次碘盐的合格及食用情况。方法分装加工企业每批次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采9个样品,居民用户每个县市按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随机抽取9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4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8份居民用户盐样。使用定量法测定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为食盐中含碘量为(35±15)mg/kg,非碘盐判定标准为食盐中含碘量<5mg/kg。结果碘盐加工分装批次质量合格率100%;居民碘盐合格率为99.36%,合格碘盐食用率99.02%,非碘盐率0.34%。结论全市的碘盐批质量稳定,供应正常,全民食用加工碘盐的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认知状况,分析影响其认知的相关因素,探讨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县区经济状况优、良、差分为3级,每级抽取6个乡镇,共抽取18所乡镇医院,将分娩24 h后的农村产妇(排除严重心身疾患和残障者)作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农村产褥期妇女对个人卫生、饮食及营养、休息与活动的平均认知率分别为37.71%、34.34%、43.45%,其中不知道产后避孕时间及方法、性生活恢复时间和产后复查时间者分别为76.93%、52.39%、60.81%。结论农村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陈巧玲 《淮海医药》2003,21(6):483-483
为了解蚌埠市郊区农村乡村医生 (村医 )在医疗活动中能否实施安全注射 ,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笔者在2 0 0 0年 4月对 1.5岁以下儿童进行安全注射情况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在郊区 8个乡随机抽取 94名乡村医生及 5 6名 1.5岁以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1.2 调查方法 采取预先设计的《乡村医生安全注射情况调查表》、《儿童安全注射情况调查表》 ,随机抽取逐点逐人进行询问 ,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 :(1)村医注射器配备及使用情况表。 (2 )儿童接受注射情况。2 结果2 .1 注射器配备使用情况  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普及厦门市群众鼠疫防治知识,评估近年来鼠疫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方法 开展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后,通过发放宣传小册子、宣传画及出版墙报等开展鼠疫知识健康教育后,随机抽取目标人群采用同样的调查问卷进行干预后调查,并与基线进行比较.结果 目标人群鼠疫防治知识总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68.40%上升到89.73%.群众获得鼠疫防治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以为宣传单为主.结论 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可以强化群众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9.
周灵美  陈筑 《贵州医药》2016,(11):1141-1142
为了解贵阳市三甲医院口腔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的状况,笔者于2014年9-12月对贵阳市三甲医院口腔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对贵阳市三等甲等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和口腔专科医院进行整群抽取,共抽取120名,纳入标准:(1)知晓并自愿参与本研究;(2)工作时间≥1年注册护士.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因故不在岗;(2)工作年限<1年.1.2调查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由调查者在相关科室护士长的协调下进行发放,采取匿名填写原则,受查者独立填写,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即性别、学历、人事情况、年龄等.(2)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即护理工作环境的自我评估表.每个条目中答案均包括四个答案(“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依次计分依次4、3、2、1分,得分越低,护理专业工作环境视为越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国东北地区某村安钠咖滥用情况.方法:在东北某省应用多阶段系统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或确定调查地区(社区/行政村).调查对象为被抽中的社区(行政村)的所有15至50周岁的现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临时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调查的目标人群是一生中有过药物滥用(包括"偶尔"、"经常"药物滥用)经历者.采用不记姓名方式对所抽中社区(村)以户为单位整群(挨户)访谈调查.在现场调查中,如果发现15至50周岁范围以外的药物滥用者,也要求一并登记,填写调查表.结果:在所抽取的某行政村762位符合条件的被调查者中,共调查出有安钠咖滥用经历者40例,其中男性39例,平均年龄47.6±8.9岁,均为"偶尔"使用安钠咖,注射方式滥用38例,主要滥用原因为"治病"(占4.5.0%)和.好奇心驱使"(占32.5%).结论:安钠咖使用是一种群体性非医疗目的的药物滥用行为,鉴于多数为注射方式使用,并有共用注射器行为,由此带来的感染传播包括HIV、肝炎等经血传播疾病的威胁极大.建议:1.严格对安钠咖管理,防止药品非医疗用途的流失;2.加强对当地群众的禁毒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