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肾清颗粒对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对60例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减少尿蛋白作用(P〈0.05)。两组患者CD3水平明显提高,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肾清颗粒对乙肝相关性肾炎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HBV-G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联合中药益肾解毒活血汤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NDBDL)、血肌酐(SCr)等肝肾功能指标,CD4~+ CD25 ~+ Foxp3~+ Treg(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计数及其与CD4~+比值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及HBV-DNA转阴率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ALT、ALB、NDBDL、SCr降低,CD4~+ CD25~+ Foxp3~+ Treg及其与CD4~+比值水平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疗效明显,可较好地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且提高病毒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63-466
目的 :观察益气消癥饮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GP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消癥饮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咯痰、乏力、气短症状及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CD8~+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乏力、气短症状及T细胞亚群各免疫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对咳嗽、咯痰、乏力、气短及T细胞亚群各免疫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实体瘤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癥饮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症状和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针灸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对患者的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疗效。方法:乙肝后肝硬化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阿拓莫或易善复,肝病丸Ⅰ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合用针灸疗法。。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前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CD3、CD8明显下降,CD4、CD4/CD8较前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通过针药并用可提高临床治疗肝硬化疗效,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可在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督灸配合中药与单纯西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CD62P的影响。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督灸配合中药组(观察组)各80例、西药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督灸配合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美莎拉嗪片。两组疗程均为40 d,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T细胞亚群及CD62P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CD4,CD8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62P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配合中药汤剂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给予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氯沙坦钾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TNF-α、TGF-β、LKN-1、CD4+、CD8+、CD4+/CD8+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蛋白尿,改善细胞因子TNF-α、TGF-β、LKN-1水平,调节T细胞亚群,提高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肾清肝饮治疗肝肾阴虚证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肾阴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滋肾清肝饮治疗,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12周后的临床证候、肝功能、T细胞亚群、病原学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为5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ALT、AST、TBIL水平、提高CD4+、CD4+/CD8+值及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滋肾清肝饮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恢复肝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益骨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饮食及运动的基础上,常规予以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骨方,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含量(Ag-Nors)、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老年T2DM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补肾益骨方能显著提高患者的CD3、CD4、CD4/CD8、Ag-Nors、NK细胞等各项指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T2DM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补肾益骨方对其细胞免疫紊乱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曾震军  李墨航  郭淑云 《新中医》2020,52(18):108-112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93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 例和观察组4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治疗。比较2 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变化情况,并比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的1 年生存率。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χ2 检验,观察组临床控制率(DCR)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肾等脏器损害、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1 年生存率,减轻免疫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方治疗狼疮性肾炎(LN)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补肾解毒方;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疗效、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补体c3和C4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配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狼疮性肾炎,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整体疗效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较单纯西药在改善某些实验室指标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自身清”配合西药治疗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气阴两虚、毒热内扰证轻中活动度SLE患者,随机分为用中药复方“自身清”为主治疗的治疗组2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21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病情活动积分和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25^+Tr细胞比率及IL-2、IL-10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病情活动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所需激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低下的CD3^+T细胞和CD4^+T细胞比率、CD4/CD8比值、IL-2/IL-10比值、细胞因子IL-2均明显升高,而异常升高的细胞因子IL-10、CD3^+T细胞比率则明显下降;治疗后2组患者CD4^+CD25^+Tr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纽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复方“自身清”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Tr细胞水平来提高SLE患者的免疫耐受能力,纠正CDJCD8比例倒置来调整细胞免疫紊乱.降低细胞因子IL-10分泌的同时促进细胞因子IL-2的分泌而调整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偏移.最终达到控制并缓解病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12):1664-1667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补肾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2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饮食干预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温阳补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尿液中24h尿蛋白定量(24hPro)、血液白蛋白(Alb)、血清IL-8及IL-13、血清IgG及IgA、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水平,并评价两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24hPro、IL-8、CD8~+水平均下降,而Alb、IL-13、IgG、IgA、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75.8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61%低于对照组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补肾汤联合西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病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CAA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对照组以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安雄、司坦唑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生血方中药,疗程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D+3、CD+4、CD+8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与正常健康组比较,两组CAA患者CD+4水平明显降低,CD+8水平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下降,CD+4/CD+8比值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可有效治疗CAA患者,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4):300-303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饮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初步探讨综合疗法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整体调节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化瘀解毒饮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36例单独用光疗仪NB-UVB治疗。结果:观察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较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CD4~+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瘀解毒饮联合NB-UVB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复发间期,调节免疫平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扶正培元法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P或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扶正培元方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的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扶正培元法能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的机制。方法:对确诊的60例脾肾阳虚型CAA患者,随机分组成参萸补血方治疗组和环孢素A对照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环孢素A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2/30)40%,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21/30)70%,中药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两组患者CD3水平明显提高,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CAA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银屑病患者应用消银解毒饮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方法:治疗组给予连续8周消银解毒饮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同刺激分子CD28、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皮损评分降低;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相比CD3+、CD4+细胞及CD4+/CD8+降低,CD8+细胞升高;CD28疗前高于、疗后低于正常组;CD86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正常组;CD80正常组与治疗前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共刺激因子CD28、CD80、CD86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银解毒饮临床疗效肯定;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因子的表达存在异常;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改变是否平行相关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髓补肾方对恶性淋巴瘤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CHO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髓补肾方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 、CD4~+ 、CD4~+ /CD8~+ )、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KPS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 、CD4~+ 、CD4~+ /CD8~+ 、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3~+ 、CD4~+ 、CD4~+ /CD8~+ 、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IgM、IgG、IgA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均>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IgM、IgG、Ig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KP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髓补肾方能显著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益脾涤痰化淤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正常组为健康体检者50例.治疗组予益脾涤痰化淤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分别与正常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CD3显著升高(P<0.01)、CD8显著下降(P<0.01)、CD4/ 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CD8下降和CD4/ CD8比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脾涤痰化淤方对免疫应答干预有效且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固精方结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对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采用强的松加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补肾固精方和黄芪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24h尿蛋白定量、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IL-17变化情况和治疗中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LEDAI和感染事件发生率,下调CD8+水平,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提高CD4+CD25+Treg细胞比率,降低IL-17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固精方结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病情,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