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改进1%磺胺嘧啶银乳膏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提高乳膏中药物的分散均匀度,降低乳膏的稠度,以方便临床使用。方法通过改变乳膏中油相及水相的配比,采用分散法将磺胺嘧啶银研磨混悬于甘油中,然后缓缓加入乳膏基质中,按同一方向搅拌至凝。结果此法制备的磺胺嘧啶银乳膏药物分散均匀,膏体细腻,粘稠度适中,性质稳定。结论经改良处方,磺胺嘧啶银乳膏的质量明显优于传统《中国医院制剂规范》方法配制的制剂质量,更加方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王劲  杨天燕 《医药导报》2003,22(12):876-877
目的:考察不同pH值的磺胺嘧啶银乳膏稳定性.方法:观察不同厂家的硬脂酸配制的磺胺嘧啶银乳膏外观变化及不同pH值的磺胺嘧啶银乳膏的外观变化.结果:pH<8.0时,磺胺嘧啶银乳膏的稳定性较好.结论:磺胺嘧啶银乳膏应检查其pH值.  相似文献   

3.
2%磺胺嘧啶银乳膏制备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书 《天津药学》2002,14(3):47-48
目的:改进2%磺胺嘧啶银乳膏的制备工艺,提高乳膏中药物的分散度,降低乳膏的粘稠度,方法:采用分散法将磺胺嘧啶银粉末加纯化水,研磨制成混悬液,采用溶和法,将此混悬液加入乳膏基质(O/W)中,搅匀,结果:此法制备的2%磺胺嘧啶银乳膏,药物粉末粉末分散均匀,膏体细腻,粘稠度适中,性质稳定,结论:制备工艺改进后,2%磺胺嘧啶银膏质量优于常规溶合法配制的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4.
4种磺胺嘧啶银乳膏处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不同处方配成的磺胺嘧啶银乳膏进行实验比较,优选处方。方法:进行多方面的稳定性试验比较(包括加速试验和留样观察)和临床疗效观察。结论:由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二版)选出的处方(即处方①)所配成的磺胺嘧啶银乳膏最稳定,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锌银乳膏 ,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将氧化锌及磺胺嘧啶银制成乳膏 ,分别采用络合滴定法及银量法测定氧化锌及磺胺嘧啶银含量 ,建立质量控制方法 ,并进行稳定性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制备的锌银乳膏质量稳定 ,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 ,采用对照法进行临床观察 ,平均治疗时间为 10天 ,优于对照组 ,疗效确切。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合理 ,质控方法可靠 ,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锌银乳膏,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将氧化锌及磺胺嘧啶银制成乳膏,分别采用络合滴定法及银量法测定氧化锌及磺胺嘧啶银含量,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稳定性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制备的锌银乳膏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采用对照法进行临床观察,平均治疗时间为10天,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控方法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传统磺胺嘧啶银乳膏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制备复方制剂,以降低乳膏的黏稠度,提高制剂稳定性,增强乳膏抗菌、生肌效果。方法采用研合法,按照等量递加原则将药物粉末与乳膏基质(O/W)调和均匀后制成乳膏,观察60例烧、烫伤患者的疗效。结果改进后产品黏稠度适宜,易于涂布,质量可靠,临床有效率达100%。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磺胺嘧啶银乳膏剂基质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本忠 《海峡药学》2003,15(3):10-11
目的:降低磺胺嘧啶银乳膏剂成品的稠度,以方便临床使用。方法:改进乳膏剂基质组分,优选适宜的基质处方。结果:改进后的磺胺嘧啶银乳膏组方合理,成品稠度适宜,容易涂布和洗除。结论:处方合理,质量稳定,临床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马备娟 《医药导报》2003,22(4):267-267
目的:改进磺胺嘧啶银乳膏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被测溶液加热煮沸,然后在搅拌下于冰浴中冷却至20℃以下,再滴定.结果:回收率99.89%,RSD 0.91%.结论:该方法测定磺胺嘧啶银乳膏含量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朱功新  郑本忠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2):96-96,F003
目的 解决磺胺嘧啶银乳膏的质量问题 ,寻求其稠度适宜的处方及配制方法。方法 将原处方与新处方中油相所占的比例进行比较 ,改变所用原料及比例。结果 用新处方配制的乳膏稠度适宜 ,易于涂布均匀 ,适用于各种烧烫伤的治疗。结论 新处方的组成与制法适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入硝酸煮沸破坏乳膏基质,改进了磺胺嘧啶银乳膏含量的测定方法,解决了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和南京《医院制剂规范》规定的方法在测定磺胺嘧啶银乳膏含量时,测定结果明显偏低之问题。改进后的方法不仅操作简便,回收率高,重现性好,而且测定结果准确,适合于磺胺嘧啶银乳膏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银锌乳膏中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富尔哈特法测定磺胺嘧啶银,计算法或配位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锌含量,并按药典规定从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和专属性方面对测定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高、中、低三种浓度中磺胺嘧啶测定值的RSD<0.49%;磺胺嘧啶银测定值的RSD<0.79%;磺胺嘧啶锌计算值的RSD<1.2%,实际测定5份中浓度,RSD为0.66%。加样回收率试验测定结果,磺胺嘧啶为100.18%、磺胺嘧啶银为98.68%、磺胺嘧啶锌为98.70%。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拟订的方法用于本乳膏的测定,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磺胺嘧啶锌为国内新合成的治疗烧伤、创伤的外用药物.我院外用制剂室将其制成O/W型乳膏,用以替代磺胺嘧啶银乳膏,临床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及其他创伤.磺胺嘧啶锌的分子式为C_(20)H_(18)N_8O_4S_2Z_n·2H_2O,其结构中的芳伯氨基可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故我们采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锌乳膏的含量,以检测其质量.  相似文献   

14.
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波  周红叶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57-1659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DF)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2例D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换药的同时加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换药,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有效治疗DF,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吕小芳 《海峡药学》2016,(12):229-231
目的 对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透明防水敷料在Ⅱ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治的80例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选择磺胺嘧啶银乳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选择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透明防水敷料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做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对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透明防水敷料在Ⅱ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Ⅱ期压疮护理中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透明防水敷料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和非常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银锌霜配制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锌霜是我院烧伤科最常用的抗感染制剂之一,它是在磺胺嘧啶银(SD-Ag)霜的处方基础上添加磺胺嘧啶锌(SD-Zn)而成,其目的是在不增加创面刺激性疼痛的前题下增强抗菌效果,同时通过局部用药给机体补锌,促进创面愈合.可是最初我们在配制银锌霜时发现制剂不稳定,常发生乳膏出水以至完全破裂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单一的SD-Ag霜的配制过程中未曾发生.于是,我们对处方和配制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磺胺嘧啶锌乳膏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临床上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均使用磺胺嘧啶银(烧伤宁)治疗,但由于该制剂制备时使用银,成本较高,而且制剂受氧化后生成氧化银而变黑。我们参照国外有关文献,将磺胺嘧啶银改成磺胺嘧啶锌,并将制成乳膏,现报道如下:磺胺嘧啶锌的制备:取磺胺嘧啶加至稀氨水中,使成磺胺嘧啶铵溶液,加热至60~70℃,在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原磺胺嘧啶银达克罗宁壳聚糖复层膜的处方及工艺。方法以膜剂的柔韧性、氧化性、湿润性、均匀性、脱模性的综合得分为考察指标,以影响膜剂质量的5个因素为可变因素,选用L16(45)表进行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磺胺嘧啶银达克罗宁壳聚糖复层膜的最佳工艺。结果优化的处方所制得的膜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铺展性及可涂膜性,膜剂稳定,抗氧化性强,均匀性佳。结论本实验优化了磺胺嘧啶银达克罗宁壳聚糖复层膜的制备工艺,为医院制备复层膜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化磺胺嘧啶银乳膏中磺胺嘧啶银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其在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8∶92,V/V),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采用复合式盐雾试验箱模拟高温、高湿、高盐环境,考察0、2、4、6、8、10、12周磺胺嘧啶银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磺胺嘧啶银在4.00~2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47% (RSD=2.33%)。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磺胺嘧啶银乳膏在4周以后含量开始显著下降。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磺胺嘧啶银乳膏中磺胺嘧啶银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磺胺嘧啶银乳膏在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不稳定,在其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执行长远航任务时应考虑对其外包装增加防护措施,或更换具有类似药效作用的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20.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自行研制的医院制剂磺胺嘧啶银、地塞米松尿素乳膏等水包油型乳膏已在临床使用多年,疗效确切。但是乳膏剂易失水,尤其在夏天,保湿性是困扰生产者的难题。为保证制剂疗效,不宜对处方作大幅度的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