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院近四年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围术期应对策略.方法 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368例患儿中,术前合并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重度贫血、营养不良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患儿占92.7%(341例).全组中354例(96.2%)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治,14例(3.8%)行非体外循环手术.结果 全组心血管畸形一期手术根治率为95.1%,总治愈率达到97.8%.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心脏停搏组为(112.11±31.37)min;心脏不停搏组为 (79.37±19.13)min.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18.5±9.3)h;平均ICU住院时间(93.5±33.6)h;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为7.6%;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9%;死亡率3.0%(共11例),死亡原因:9例复杂心脏畸形患儿(其中死于低心排7例、心律失常1例和呼吸衰竭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其他1例.结论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在明确诊断后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合并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营养不良和感染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对此类患儿进行综合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复杂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行体外循环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1 10例复杂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行体外循环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经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93例,完全性房室通道6例,主动脉缩窄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右室双出口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均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55 mm Hg;年龄1~12个月,平均(5.6±6.2)个月;体质量3.6~12.5 kg.术后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使用时间(36.5±10.6)h.术后均使用一氧化氮气体吸入.术前详细评估,术后重点观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控制肺动脉压力.结果 110例患儿监护室停留时间为(3.2±24)d,均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动脉高压危象.平均住院时间19.4 d,均顺利出院.结论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做好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减少ICU停留时间.危重患儿特别是伴有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降低肺动脉压力,术后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儿快速恢复呼吸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8月治疗的33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治愈28例,死亡5例。结论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死亡率高,围术期护理与一般儿童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尤其在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肾功能、体温调节等方面有其特点。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婴儿先心病急症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个月危重先心病息儿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6.7+3.73月;青紫型先心病6例,非青紫型先心病20例,内科治疗无效,经体外循环下手术25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7.69%.术后在监护室监护时间6.75±5.22天,术后住院时间22.25±9.52d.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2例,肺不张4例,气胸1例,术后出血1例,喉头水肺4例,除2例死亡外均治愈.结论:树立婴儿危重先心病急症手术的意识,掌握婴儿先心病急症手术方法,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评价低体重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完全性根治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7年12 J=l,28例低出生体重儿因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低氧血症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外科早期行体外循环完全根治手术.男16例,女12例;平均孕期为34周(30~41周),其中14例为早产儿;平均出生体重2 010 g(1 370~2 500 g).手术时日龄平均27.46 d(1~61 d),手术时体质量平均2 391 g(1 500~2 500 g).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包括:室间隔缺损(VSO)10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佗(TGA)6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5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2例,主动脉缩窄(CoA)2例,主动脉弓离断(IAA)1例,三房心1例,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1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2/28,7.14%).手术后机械通气6~165 h,(113.9±168.9)h,CICU滞留1~56 d,(14.4±12.5)d.平均随访16.87个月(2周至50月),1例晚期死亡,2例需再手术或介入治疗.随访12个月,不需再次手术率约为84.4%.结论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低体重儿,若临床心脏症状危重,药物无法控制,早期行体外循环心内根治手术可有较满意的效果,围术期注意加强重要脏器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6.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42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作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42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婴儿先心病围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2 0 0 2年4月~2 0 0 4年12月共施行婴儿期先心病外科手术42例,其中男2 7例,女15例。年龄2~12个月,平均( 7 6±1 3 )个月,体重4 1~10 5kg ,平均( 8 3±1 6)kg。非紫绀型先心病3 3例,紫绀型先心病9例。体外循环3 9例,非体外循环3例。结果行根治性手术40例,减状手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7 1%。其余患儿随访2~3 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掌握手术时机,注重围术期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婴儿先心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院46例体质量〈6kg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低体质量小婴儿先是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经验。方法 术前给氧,控制肺部感染;术中加强肺的保护;术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拔除气管插管。结果 43例痊愈出院,死亡3例。术后上呼吸机的时间7h-46d,平均为89.8h,无一例再插管。一氧化氮治疗14例,时间为3h-14d,。15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由于小婴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和肺动脉高压的存在,使得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有独特之处,它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0 kg以内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106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治术的围术期处理资料.结果 全组患儿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2.84 h,平均ICU滞留时间为33.4 h;单用儿茶酚胺类药物99例,联合用药7例.延迟关胸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肺不张或肺部感染5例,二次插管2例.死亡2例,病死率1.9%.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结论 应掌握好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术前尽可能调整好惠儿的机体功能,术后应注意呼吸道管理、控制出入量和预防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6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4支[(2.2±0.9)支]。非体外循环手术时间为2.0~5 h[(3.6±1.2)h];术中无改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手术死亡。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胸闷、气短等均有明显缓解,心肌缺血明显改善,随访6~60个月,均恢复良好,心功能Ⅰ~Ⅱ级。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严格掌握手术指证、熟练的外科手术技巧、妥善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本院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先心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全组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术前给予控制感染、纠正心衰、增加心功能储备等处理,术后给予呼吸、循环管理,治疗并发症等处理.[结果]①21例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1.91±3.65)d痊愈出院.12人出现并发症,共32例次,均痊愈出院.死亡3例,病死率8.33%.均为复杂性先心病患儿,死于重度低心排综合征.②比较患儿入院、出院时呼吸频率、心率、肝脏大小,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析患儿术前、术后10 d所做心脏彩超数据,结果表明: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每分钟心输出量、舒张末期左室容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出院时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内径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宜早期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新生儿先心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