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在使用退黄药的同时,加用妈咪爱佐治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母乳性黄疸患儿66例,均符合王慕逖主编《儿科学》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  相似文献   

2.
茵栀黄联合四磨汤佐治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笔者应用茵栀黄联合四磨汤佐治母乳性黄疸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本院新生儿室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 ,均为足月产 ,纯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依据《新生儿急救学》(张家骧 ,魏忠伦 ,薛辛东主编 .北京 :  相似文献   

3.
我院应用茵栀黄及妈咪爱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我院 1 997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共收治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 1 4 2例 ,血清胆红素值均在2 1 6 4 μmol/L以上。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78例 ,男31例 ,女 4 7例 ;日龄 ( 1 4± 4 2 )d ;出生体质量 ( 31 2 0±32 0 )g ;胎龄 ( 38 2± 2 1 )周 ;其中早发型 4 1例 ,晚发型37例。对照组 6 4例 ,男 37例 ,女 2 7例 ;日龄 ( 1 5±4 9)d ;出生体质量 ( 334 0± 34 5 ) g ;胎龄 ( 37 8± 1 8)周 ;其中早发型 36例 ,晚发型…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西医常用光疗、酶诱导剂治疗 ,虽然疗效肯定 ,但这种方法见效慢 ,并有嗜睡等副作用。而且 ,治疗过程中要求母婴分离 ,以致影响母乳喂养。因此 ,选择一种既能迅速加强胆红素分解和排泄 ,减少肠肝循环 ,降低血胆红素 ,又能兼顾母乳喂养的治疗方法 ,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中医疏肝利胆、清利湿热的法则 ,采用中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70例 ,并与使用西药治疗的 5 0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2 0例均为 1997~ 2 0 0 0年的住院及门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7…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同时加用丽珠肠乐、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我院新生儿科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6月期间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1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98例 ,男 50例 ,女 4 8例 ;日龄 1~ 2 6d ,出生体重 2 80 0± 350g ,胎龄 35± 3.6周 ;主要病因为溶血性黄疸 6 0例 ,其中ABO溶血 15例 ,G6PD缺乏症4 5例 ,血管外溶血 8例 ,红细胞增多症 3例 ,母乳性黄疸 2 0例 ,感染因素 7例。对照组 6 2例 ,男 33例 ,女2 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思连康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62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思连康口服和茵栀黄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及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思连康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满意,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 1月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 69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9例中男婴 38例 ,女婴 31例 ;日龄 2~ 6天 ,其中母乳性黄疸 1 5例 ,早发性 2 2例 ,晚发性 1 0例 ,其它均为生理性黄疸。治疗方法四磨汤口服液新生儿首次 3ml,每日 3次 ;若用药后无腹泻 ,次日改为 5 ml,每日 3次。 7日为 1个疗程。并增加喂水次数 ,注意观察大便次数 ,每日2~ 5次 ,黄色稀便属正常。治疗效果全部患儿的黄疸均在 4~ 5天内消退 ,黄疸指数每日平均下降幅度为 0 .7~ 1 mg/dl。体会四磨汤口服液主要成分为木香、枳壳…  相似文献   

8.
母乳性黄疸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因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对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报道较少,2000年6月~2001年12月,我们采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和中药制剂四磨汤对母乳性黄疸进行干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42例,诊断标准符合:(1)母乳喂养足月新生儿;(2)黄疸在2天~2周出现,并持续不退;(3)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4)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不大,肝功能正常;(5)除外溶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以下简称高胆 )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由感染、溶血、围生因素等引起。近年来 ,母乳喂养的提倡以及人们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我院于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高胆患儿 12 0例 ,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凡符合病理性黄疸标准 ,即黄疸出现过早 (2 4h内 ) ;黄疸过重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 0 5 μmol/L ,早产儿 >2 5 6 μmol/L) ,且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进展过快 ;持续时间过长 (足月儿 >2周 ,早产儿 >4周 )均列入其内。本组共 12 0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灌肠疗法治疗母乳性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正常足月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应用茵栀黄注射液灌肠治疗母乳性新生儿黄疸3 d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显效33例(94.3%),有效2例(5.7%),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中药茵栀黄注射液灌肠治疗母乳性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常见病,我院1998年6月-2005年6月应用茵陈蒿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0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85例,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新生儿溶血症2例,败血症7例,肝炎综合征3例,母乳性黄疸38例(以上各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年龄最小18h,最大56d;平均血胆红素302.6mmol/L,无一例核黄疽。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新生儿溶血症2例,败血症8例,肝炎综合征2例,母乳性黄疸23例;年龄最小1d,最大40d;平均血胆红素280.5mmol/L,核黄疸1例。  相似文献   

12.
近 2年来 ,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0例 ,并与常规西药治疗 40例作对照观察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 3 0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王慕逖主编 .儿科学 .第 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90例 ,男 48例 ,女 42例 ;日龄 1~ 2 7天 ,平均 6.5天 ;胎龄 3 8.1± 4.2周。其中溶血性黄疸 8例( ABO溶血 6例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7例 ,肝炎综合征 1 1例 ,新生儿败血症 40例 ,母乳性黄疸 2 4例。血清总胆红素 3 0 8.0 8±56.62 μmol/ L。对照组 40例 ,男 2 …  相似文献   

13.
抚触对母乳性黄疸干预治疗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抚触对母乳性黄疸实施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患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 ,在常规母乳喂养的基础上 ,分组采用抚触和非抚触的治疗和护理等措施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和每d大便次数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抚触可作为母乳性黄疸干预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8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我院儿科采用光照配合虎杖煎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8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将我院 1 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收治的 1 6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随机分为治疗组 88例和对照组 80例。治疗组的总胆红素平均 2 90± 32 μmol/L,直接胆红素 1 .0 2± 0 .5μmol/L ;对照组总胆红素2 92± 36μmol/L,直接胆红素 0 .92± 0 .42μmol/L。两组的性别、日龄、伴随症状及化验检查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用兰光灯照射 2 4 h~ 48h,病情较重者加用白蛋白或…  相似文献   

15.
王海红  罗世杰 《山西中医》2009,25(10):15-16
目的:观察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4例停止母乳喂养加用退黄颗粒口服;对照组96例单纯停母乳喂养治疗3天。结果:治疗组显效85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19%(95%CI=91.08%~99.30%);对照组显效46例,有效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8.13%(95%CI=69.86%-86.4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4.3199,P〈0.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优于单纯停母乳喂养方法,其收益为OR=0.18(95%CI=0.07~0.50),NNT=6(95%CI=3.79~12.92)。  相似文献   

16.
白梅 《四川中医》2006,24(1):96-97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检测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及观察平均治疗天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减少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使用方便,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败血症至今仍为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该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常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自 1997~ 2 0 0 0年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尤以黄疸为主的 81例患儿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1例患儿按“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1] 确诊。采用随机抽签对照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2例 ,男 2 2例 ,女 2 0例 ;其中重度黄疸 30例 ,中度黄疸 12例。对照组 39例 ,男 2 0例 ,女 19例 ;其中重度黄疸 2 1例 ,中度黄疸 18例。1.2 中医辨证分两型 [2 ] :1阳黄湿热熏蒸型 ,证见面目…  相似文献   

18.
四磨汤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 12月~ 1999年 8月 ,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四磨汤治疗 9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并与常规西医治疗的 5 9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王慕逖主编 .儿科学 .第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0 6〕。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91例 ,男 44例 ,女 47例 ;日龄 2 1h~ 2 7天 ,平均 5 4天 ;出生时体重(2 93 0± 2 70 ) g ;胎龄 (3 8 1± 4 7)周 ;主要病因 :溶血性黄疸 6例 (其中ABO溶血 4例 ) ,婴儿肝炎综合征 11例 ,新生儿败血症5 0例 ,母乳性黄疸 1…  相似文献   

19.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主要是间接胆红素增高 ,可造成新生儿中枢神经损伤 ,及早纠正可预防胆红素神经毒作用[1、2 ] 。我们于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用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 96例 ,按 2∶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 4例 ,男 34例 ,女 30例 ;日龄 1d者 18例 ,1+ ~ 3d者2 5例 ,3+ ~ 7d者 12例 ,7+ ~ 2 8d 9例 ;出生时体重 (2 45 0±12 5 0 ) g ,胎龄 (34 9± 6 7)周 ;主要病因 :早产儿 11例 ,ABO溶血 7例 ,新生儿窒息 10例 ,母乳性黄疸 9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3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4-10d.结论: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总胆红素〉220.5μmol/L时,未结合胆红素有可能透过生物膜及血脑屏障引起轻度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对母乳性黄疸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