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脏腑辨证是中医学常用的辨证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中医眼科是中医学的一部分,也需在中医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但眼科患者往往全身症状不典型,依据全身辨证困难,同时,由于古医者只能凭借双眼观察病人,古文献记载中对外眼疾病的描述、分析及治疗经验较多,但眼底疾病的治疗经验则相对较少,辨证方法也较模糊.  相似文献   

2.
眼科辨证是在内科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但由于眼在人体具有视觉的特殊功能 ,在解剖生理结构上具有独特性 ,故眼部疾病除用一般辨证方法外 ,还需应用眼科特有的五轮辨证 ,八廓辨证 ,内外障辨证 ,常见症状的辨证等。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直接指导辨证 ,为临床运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眼科辨证 ,急性外障眼病以局部辨证为主 ,慢性内障眼病多以全身辨证为主。1 中医眼科的局部辨证由于眼独特的解剖生理结构和特殊功能 ,所以很多眼病 ,尤其是急性外障眼病仅有局部症状 ,而无全身症状 ,如天行赤眼 ,椒疮 ,金疳 ,胬…  相似文献   

3.
八廓学说是中医眼科学独有学说,自形成以来就存在争议。本文简要回顾八廓学说的形成及演变,并对历代各家学说中关于八廓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八廓学说与五轮学说的异同。经文献回顾及分析,作者认为八廓学说虽然体现中医眼科的"眼与全身相联系"的整体观,但存在如下缺陷:与五轮学说相矛盾、自身概念及脏腑隶属关系混乱、不符合临床实际,故自形成以来罕有八廓学说应用于临床的经验介绍。本文亦分析了八廓学说与眼针疗法的不同。八廓学说可能具有文献及古代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但与五轮辨证及辨眵泪、辨翳膜等其他眼科辨证相比,并无独特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仁从脾论     
黄仁从脾论张爱忠薛丽娜孔令海河南省兰考县中医院(475300)主题词眼脾(中医)中医名词考证治则中医眼科五轮辨证将眼之各部分属五脏,从而为眼科从局部进行脏腑辨证及诊治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然黄仁的归属历有争议:一说应归于肝,因黄仁位于黑睛后方,黑睛之...  相似文献   

5.
中医眼科传统理论重视中眼局部与整体的相关性,文章详述了黄帝内经对眼目的认识、玄府学说、肝窍穴说、五轮八廓学说,对其渊源、发展、应用和后世医家的临床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上述理论均强调局部器官组织生理、病理与全身整体状况关系密,从而提出了消渴病目病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辨证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由著名中医学家陈达夫教授将伤寒六经辨证与中医眼科学科特点有机结合编著而成,它是阐述中医眼科六经辨证的专著,其采用六经辨证为眼病分类的纲领,以经方为经,时方为纬,并与五轮学说结合,创新性提出八廓学说,同时创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对应学说。其创新之处及临床应用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5):923-925
介绍唐汉钧教授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辨证思路。首重辨病,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强调"微观"辨证以治未病,同时注重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运用中医整体观,发挥中医诊疗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肝窍学说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眼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中医认为肝脏其经脉与眼相连,因此,肝在中医眼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肝窍学说进行辨证施治在中医眼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的一大特色——调节整体 改善局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观的运用体现在证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并参考不同体质,辨证施治通过调节整体而改善局部病变,是中医学整体观具体运用,形成了中医药的一大特色。根据中医辨证.分别采用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芳香温通药、温补肾阳药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过度炎症反应、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等局部的病变有显著改善作用,从而体现了中医这一特色。  相似文献   

10.
支楠 《北京中医药》2002,21(2):85-87
常见的视网膜出血、网膜前出血和玻璃体出血是糖尿病、眼科边缘学科亟待解决的一个疑难课题。中医随着现代化检测手段在眼底出血病中的应用,从整体观立论,认识了本病的生理、病理及局部与脏腑经络的有机联系,把中医的辨证内容与西医的诊断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对于本病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治法,选用不同的方药,探讨出最佳的治疗规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眼底出血已引起眼科界的重视,在临床和试验研究上逐步深入,取得进展,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1.
中医眼科辨证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中医眼科的辨证方法从全身辨证到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经历了一个的发展过程。然而,面对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眼科辨证是否还需图新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眼病的中医辨证方法初步探索个人看法如下。至眼科辨证方法的内涵传统的眼科辨证主要以全身辨证和局部辨证为主。眼病的全身辨证:是以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气血、经络等)结合病因病机,把全身症状和体征、舌诊脉象,分析归纳成“证”的临床一一哩论一一一1陆床思维过程。全身症状和体征是全身辨证的原始素材和根基,倘缺如…  相似文献   

12.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与《伤寒论》学术渊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的学术思想与张仲景《伤寒论》学术渊源进行探讨。发现《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从六经的各种现象来辨证的,它从根本上结束了以证命名、辨证论治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临床上有症状无阳性体征的眼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该书在六经辨证体系的统领下,以脏腑辨证为基础,注重六经传变,贯穿八纲、五轮、八廓辨证,创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学说,使眼科六经辨证思维体系成为一套具有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思维体系,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眼病是发生于局部的疾病,现代医学借助仪器和检测手段进行检查,并能指导治疗,局部的针对性较强.但其常常忽略了眼与整体的密切关系,往往因果关系不清.中医不但注重眼局部症状,更注意局部与全身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支楠 《北京中医》2002,21(2):85-87
常见的视网膜出血、网膜前出血和玻璃体出血是糖尿病、眼科边缘学科亟待解决的一个疑难课题,中攻随着现代化检测手段在眼底出血病中的应用,从整体观立论,认识了本病的生理、病理及局部与脏腑经络的有机联系,把中医的辨证与内容和西医的诊断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对于本病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治法,选用不同的方药,探讨出最佳的治疗规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眼底出血已引起眼科界的重视,在临床和试验研究上逐步深入,取得进展,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5.
李菁  林丽珠  王理槐 《中医药导报》2019,25(17):23-25,29
从整体观出发,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实践体会,认为带瘤生存、三因制宜、心身同治、药食同源的思想是整体观在中医肿瘤学的理论延伸,着重指出中医整体辨证与西医微观辨病有机结合治疗肿瘤,可通过调节整体可改善局部病变,以更快达到减瘤增效、带瘤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结膜炎采用辨证施治配合局部用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09年01月至2011年叭月收治的慢性结膜炎的患者80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并结合西药局部联用的方法治疗,并与单纯西药局部治疗的80例慢性结膜炎患者就临床疗效做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结膜炎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并结合西药局部联用的方法治疗,在临床上方便易于使用,眼部5ml 0.3%氧氟沙星滴眼药、2.0g0.5%红霉素眼膏的使用,可达到眼局部消炎的目的,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明显的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天行赤眼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爱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2):176-176,F003
天行赤眼俗称红眼病。也是眼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可分为风盛型、热盛型。发病因素主要为:内有积热,复受风热毒邪外侵,风热相搏上犯于目。临床治运用祛风清热、泻火解毒中药内服加自配人奶黄连液滴眼等局部用药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认为,辨证施护也是提高疗效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幼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47-1648
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部分 ,由于近年来眼科的快速发展 ,眼科检查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 ,也为眼科的中医辨证提供了新的手段。五轮辨证就是应用五轮理论 ,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 ,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五轮本身在辨证中主要起确定病位的作用 ,临证时尚需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结合应用。五轮辨证是眼科局部辨证中一种独特的方法 ,自宋至今 ,眼科医家普遍采用。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 ,证的实质将被进一步揭示 ,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将进一步被证实 ,同时也将使辨证更加标准化 ,从而更加易于实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观及阴阳五行学说在现代消化疾病的作用,以期为临床上诊治消化疾病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115例消化系统疾病,运用中医整体观及阴阳五行学说进行辨证。结果治疗前后在纳呆腹胀、便溏肢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内脏下垂、食少懒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上,治愈69例,好转3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7.83%。结论中医整体观及阴阳五行学说符合中医学的局部和整体结合的辨证观点,有助于提高消化疾病效果。  相似文献   

20.
表层巩膜炎是眼科常见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1周~3周内自行缓解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但会定期复发[1],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点眼和口服消炎痛能加速炎症消退.笔者对一些不能接受消炎痛治疗或用之疗效不佳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